news-details
知名球星林書豪的媽媽吳信信姐妹,分享主題為愛的教養。(圖/林書豪FB)

15日,AWA社團法人奇妙愛協會(Amazing Women Academy)舉辦講座,邀請到林書豪的媽媽—吳信信姊妹,以「量身訂製愛的教育」為題,分享教養智慧與經驗談。

 

作為家長,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分?家長如何認識孩子,在愛中因材施教?

 

因彼此對愛的理解不同,吳信信曾與孩子有過多次爭吵,後來決定開始改變自己,因為關係比對錯重要太多了!

 

「在這件事情上是我的出發點重要,還是他怎麼認為比較重要?」雖被誤解會感到難受,但當她再次回到神面前,找回被愛的身分,便開始能以耶穌的愛與眼光來看待孩子。特別,每個孩子都是相當獨特的。

 

吳信信鼓勵:「做父母的需要踏出第一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和改變!

 

那麼,其中的秘訣是什麼呢?

把孩子帶到神面前

在教養路上,吳信信坦承,其實自己有很多失敗例子,但其中有「兩件事」做對了:

 

第一,把孩子帶到神的面前

父母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只能交給神,讓神去教導;讓孩子學習對神負責,遇問題時,他會去思考神如何看待此事?

 

舉例來說,過去林書豪剛加入NBA時,曾有隊友邀其去較複雜的場所,林書豪知道,自己去了後將無法把持住,因此禱告,希望拒絕此邀約。後來,對方果真不再邀約,他順利逃離誘惑。

 

第二,讓孩子知道媽媽很愛他們

吳信信會與孩子發生爭執,但3個孩子長大後,都深知「媽媽愛他們」,遇到問題時也願意第一個打給母親。

  • news-details
  • 林書豪的母親—吳信信姊妹分享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圖/記者王詩瑜)

看見神要孩子做什麼,而非加諸父母自身夢想

過去吳信信在上班時,服務組別為公司重點栽培,當中有一名不到20歲、非常具天分和聰明的年輕男生,在公司做了3年未曾請假,沒想到,有次去度假,回來的前一晚,對方卻選擇舉槍自盡...

 

此事帶給她很大衝擊,實無法想像,若有天換成是自己的孩子如此做,會有多心疼?吳信信藉此提醒,就算把孩子培養的很優秀,也無法阻止他可能會想不開、結束生命。

 

於是開始重思,該如何做一個好父母?

 

後來體會到,孩子是屬神的,是神託付父母管理的產業,因此,父母只是「管家」,不當把所有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做東做西,而是應看見:神要孩子做什麼?神造他的目的是什麼?

  • news-details
  • 林書豪一家人全家福。(圖/林書豪 FB)

每個孩子皆獨一無二

她發現,每個孩子都很不同,例如:老大個性溫順,可以照書養;且個性敏感,當他把對己的敏感,用在對他人身上的細心,就成為教會裡溫和大哥哥,使人喜歡與其接近。

 

老三則是大家的開心果,個性溫柔,但與世無爭、不在乎輸贏的個性,令吳信信認為他不適合打籃球;直到後來,他也投入籃球運動,並開始在乎輸球這件事,她才較為放心。

 

老二林書豪的個性呢?吳信信形容:聰明活潑、調皮搗蛋,還有些固執、直率、愛幫助人,特別是有點隨心所欲的個性;但感謝神,林書豪認識神之後,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因此可隨心所欲但不逾矩。

 

喜歡幫助人、多管閒事的林書豪,後來慢慢學習好的時間管理,使其在哈佛就讀時,又要念書、又要練球,而能有所平衡。

 

再者,神給林書豪一個極特別—「四兩撥千金」的個性。有次在主日學的會議裡,父母與老師起爭執,老師把林書叫來,問:「某某某是不是在課堂上不乖?」林書豪巧妙答:「我覺得我們班上的孩子都很幸運,五個學生有兩個老師!」

 

而,當林書豪加入NBA,隊上公關甚至表示,他不需要上媒體課,反可以「教」媒體課。

  • news-details
  • 吳信信表示,因應三個孩子不同個性,也有不同教養方式。(圖/林書豪 FB)

親子多次爭執後決定先改變自己

因「關係比對錯重要太多了!」

吳信信坦言,曾與林書豪發生多次爭執,一次大吵中,林書豪表達,認為媽媽覺得自己很笨、沒像尊重哥哥一樣尊重自己,令她開始思考,為何會讓兒子產生如此感受?

 

舉例,對吳信信來說,看到一堆臭衣服就想清洗,但林書豪不喜歡母親主動幫他洗衣,他會覺得:「我沒有叫妳洗,為何妳要洗呢?」且認為,自己已表達過此事,媽媽仍執意幫忙,是一種「不尊重」。

 

後來,吳信信體會到:「在這件事情上是我的出發點重要,還是他怎麼認為比較重要?」因而決定,關係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必須先做出改變,因為「關係比對錯重要太多了!並發覺到,在爭吵中,彼此沒有真正「聽懂」對方的想法。

  • news-details
  • 左為吳信信,右為AWA社團法人奇妙愛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Susanna。(圖/AWA 提供)

找回被神所愛的身分

學習上帝無條件的愛

被孩子「誤解」自己的愛,吳信信深感委屈,如此衝擊下,她選擇來到神的面前,看見自己是祂寶貝的兒女:「不論我是多麼不稱職的媽媽,我還是神所愛的。

 

「我是祂照著自己的形像所造,祂愛我,愛到連我的頭髮有多少根都數過,祂愛我不是因為我有多好,而是祂就是愛這樣不堪的我。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

 

一邊,是用盡全力去愛孩子卻被誤會,另一邊,是不論做的多不好,神仍無條件愛自己,於是吳信信問神:「我該如何回應祢的愛?」

  • news-details
  • 許多父母專心聆聽吳信信的分享。(圖/AWA 提供)

用耶穌的眼光來愛孩子

吳信信領受到路加福音6:31:「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我希望孩子尊重我,那我就需要尊重他。

我希望孩子理解我,那我就需要理解他。

 

如果孩子不要她洗衣服,她需要予以尊重,選擇不去碰觸。

 

原本,吳信信總會帶一堆食物到孩子家中,但林書豪不希望冰箱塞滿食物,因吃不完需清理掉,因此,她開始不再帶過多食物前去,離開前會將食物帶走。

 

改變的過程中,吳信信其實仍會感到不舒服,但是,神讓她看見:「應該要用耶穌愛我孩子的眼光去愛他們!

 

即使,孩子的反應不如自己所期待,她仍選擇「接納」,因為,當看到自己如此不足,神仍愛自己,她又有何可挑剔的呢?

  • news-details
  • 吳信信來到神面前重拾身分,學習以「耶穌的愛」來愛孩子。(圖/林書豪 FB)

父母開始改變,孩子會跟著改變

林書豪看見母親的改變—開始會尊重、理解自己;一次對話中,母子關係出現轉捩點。

 

當林書豪不斷詢問媽媽從小到大的經歷,包含原生家庭、戀愛結婚、移民、有小孩之後的感覺,他第一次深深了解母親的過去,也因此完全改觀,開始理解為何她總是等到打折才買東西,為何會那麼「控制」孩子……

 

聽完媽媽的故事後,林書豪發覺:「如果我走一樣的路,我可能會用一樣的方式管教小孩。」於是,他開始能「換位思考」,甚至對媽媽說:「妳的動機都是因為,加上過去經歷,這比起妳做了什麼更重要!

 

吳信信總結道,林書豪的翻轉,使母子關係有很大改善,但勿忘記,很大的前提是:做父母需要踏出第一步」,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以及父母的改變

 

吳信信禱告:

求神,讓我們有屬神的智慧來發覺孩子的獨特性;

  求神,讓我們能從神眼光來接受和愛我們的孩子;

  求神,讓孩子們知道我愛他們,原諒、接受我的不完全,而且他們因耶穌的愛而能夠愛我;

  求神,讓我們能夠有智慧培養出『有自信,快樂和充滿愛的孩子』!

  • news-details
  • 現場小組分享。(圖/AWA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