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4月4日高雄民生醫院發生「開錯刀」醫療疏失,根據院方調查,是因主刀醫師未按照開刀流程,才不幸鑄成大錯。(圖/shutterstock)

本月4日,高雄民生醫院爆出名醫「開錯刀」,相關人員遭懲戒。根據院方調查,此次醫療疏失主要是因主刀醫師未按「開刀流程」,才不幸鑄成大錯。

 

一瞬間就可能出現的醫療疏失...手術前的SOP(標準流程)為何?本報專訪基督徒麻醉護理師解答,並指出台灣醫療現況和兩點代禱。

百密「醫」疏,開錯刀?

高雄民生醫院爆開錯刀事件,經調查發現,主刀醫師不僅開錯刀,事後還要求「補簽同意書」,涉嫌病歷登載偽造,遭記兩大過免職,其他相關人員也遭懲戒

 

副院長張科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事件發生在醫護人員大夜班、白班的交接班時間,主刀醫師未按照開刀標準作業流程,自己打電話給醫護站,相關人員也未確實辨識病患

 

過程中,病房護士、手術室護士,到麻醉醫師、外科醫師都沒發現推錯病患,直到一名護士到病房給藥,發現病患不在病床上,才發現此事;該病患有中風狀況,所以被推進手術室時無法自我表達。

 

透過院方新聞稿,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對該事件表達深切檢討及歉意,目前兩位病患身體狀況平穩,生命跡象穩定,沒有明顯後遺症,醫護團隊將加緊留意並妥為照護受影響的兩位患者之健康。

 

不禁令人探討,一般手術前的流程該為何?較能確保疏失風險降低呢?本報專訪基督徒「麻醉護理師」黃慧蓉解答。

  • news-details
  • 護理師擔任病患和醫師間的溝通橋樑,病患及其家屬第一時間的需要也會直接和護理師反應。(圖/shutterstock)

護士在台灣醫療界所扮演之角色

於手術室擔任麻醉護理師的黃慧蓉指出,根據過去接受的裝備,護理大致分為兩種:臨床護理、學術研究的護理

 

而在她耕耘逾20年的臨床護理上,護理師主要扮演病人和醫師間的「橋梁」,轉達病人及其家屬的需求,此外,也承擔衛教責任和義務,如:分享手術後的照護須知、麻醉後可能有哪些狀況。

 

雖然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不過,護理師在臨床上,也會和病患、醫師有溝通與專業判斷的摩擦,加重工作重擔。

 

她舉例,當病人期待全身麻醉,無痛感接受手術,然而因身體、心臟問題,只能半身麻醉,此時就會因專業判斷與病患家屬期望不符,而引發一些探討、爭執。

 

面對醫師時,則有專業意見上的摩擦。黃慧蓉的護理師同事曾分享,手術時曾發生主刀醫師,與其他護理師、麻醉醫師意見相左,以致病患血壓過低,手術到一半要實施急救。

 

對該事件,院方請他們撰寫報告陳述、討論,但她發覺,所處單位並無針對問題檢討,反而較多是比拼誰說話比較有份量、背後關係較多。

 

上述舉例,呈現出台灣醫療工作問題的冰山一角。黃慧蓉慶幸自己有基督信仰,因此不致失去盼望,力求每日做好該做的事情,並相信神將上位者放在該位置上,定有美好旨意。

  • news-details
  • 圖非當事人。黃慧蓉分享,臨床上醫護人員基本上都超時工作、工作量超載。(圖/shutterstock)

手術前標準作業流程

高雄衛生局發布新聞稿表示,麻醉師、開刀房護士、病房護士及運送工友,未依規定「落實病人辨識」,均記過1次。

 

黃慧蓉指出,手術標準流程為的是保障手術安全,因每項手術都有其風險、可能併發症,並且,在手術前、中、後,醫護人員都會針對病人身體和心理反應給予適度支持。

 

針對新聞她分享,手術前醫護人員要解釋手術過程、請病患填寫手術同意書(填寫者須年滿18歲)、卸掉指甲油與禁食。

 

手術當天,當手術室控台通知護理人員,主要護理者就會請人力作業員去推送病患,護理師、人力作業員都會核對病人身份和手圈。

 

接著,病患被推送到手術房,流動護士、麻醉護士又會再次確認身份。接著,麻醉醫師來上麻藥後,外科醫師會再次核對,並打開電腦,與全部醫護人員確認病人的手術同意書及手術部位。

 

手術前後,核對病人身份超過八次以上。

 

不過,黃慧蓉認為,自己並非當事人,不瞭解該事件整體真實內容,有時外科醫師趕刀時,為了爭取時間,會自行去病房叫人。

 

追根究柢,發現問題的多是基層醫護,然而,有權推動改革的是上層長官,因此,若要改善問題,需視各家醫院及相關政府機關,是否能透過該事件,針對問題提出政策改進。

 

否則,大多只是推一人出來當代罪羔羊,事件因相關人員被記過處罰而落幕,而問題仍存在醫療環境。

  • news-details
  • 圖非當事人。她邀請大家,為台灣醫療環境、醫護人員禱告,使願意付出的人可以繼續留在臨床上。(圖/shutterstock)

為台灣醫療、醫護禱告

從事醫療工作逾20年的黃慧蓉表示,學生時代身邊有很多優秀的護理人員,但不少人未來不想從事護理工作,主要是因醫療環境問題產生無力感,然而,面臨高齡化社會,「護理人力短缺」勢必是台灣未來的挑戰之一

 

因此,她提出兩點,邀請肢體們為台灣醫療環境、醫護人員代禱,相信眾人編織的禱告網絡,可以翻轉台灣醫療環境,並成為醫護們的力量。

 

1)為臨床上醫護人員的精神、健康和身後家人禱告

臨床上,醫護人員基本上都超時上班、工作量超載,且薪資和國外相比少很多倍,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這也是很多人想離開的原因之一,專業沒有受到多一點尊重。

 

甚至,醫護人員因長時間暴露在輻射、汙染裡面,所以生的孩子都有些小缺陷,或因而更容易生病、罹患癌症,她有3位同事都相繼罹患乳癌

 

2)求神給予上位者智慧

「希望醫療環境可以越來越好,讓願意付出的人留在臨床」,她希望大家能為上位者禱告,讓長官有從神來的智慧和憐憫,可以看見基層的需要,進而改善醫療環境。

 

縱然環境有許多問題,不少人感到無力而離開,但黃慧蓉持守崗位、做好每件小事,是因相信,之所以將上位者擺在該位置,定有美好的旨意

 

採訪尾聲,她以兩段經文與大家共勉,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

 

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或感覺自己快撐不下去,趕快呼求主!讓神的喜樂和力量充滿你心,因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