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成立53年、位於花蓮新城鄉的協同會山廣教會,有服事超過30年的父老、長輩,也有在教會長大、充滿活力的青少年與兒童。(圖 / S.G.C 提供)

「我的教會『外面』可以不時尚,但『裡面』的DNA一定要很時尚。」花蓮新城鄉的協同會山廣教會陳皓翔傳道宣告:教會要走在時代的最前端

 

花蓮偏鄉、山區、原民部落成立超過50年的S.G.C,透過使用「我的教會App」,用電子服事表「我的服事」,讓教會老、中、青三代都搭上時代浪潮,用手機將福音傳進社群,也用「我的教會App」打開慕道友的心。

歷史悠久,成立53年、位於花蓮新城鄉的協同會山廣教會(簡稱S.G.C),是一個會眾之間凝聚力非常強的地方教會。教會雖不大,但教會中各族群都有,有服事超過30年的父老、長輩,也有在教會長大、充滿活力的青少年與兒童。

 

在S.G.C 長大的陳皓翔,2022年接任駐堂傳道,他回應神的呼召,在完成神學院神學裝備、訓練後,回到花蓮,起來承接山廣教會的產業,繼續深耕社區、建造教會。

 

陳皓翔嚐試各種辦法,要把教會建造起來。

 

地處花蓮原鄉的S.G.C ,要追趕時代浪潮,教會也要M化(mobilize,手機化、行動化),於是在手機上建了三個平台。

 

LINE官方帳號 成為社區萬事通

「我們可能是全花蓮唯一門口放『販賣機』的教會,還有『充電寶租借站』,也跟『宅急便』合作,讓社區可以來教會領貨。」陳皓翔說。

 

S.G.C 成為社區的便利站,教會官方LINE帳號就像「地下里長」,不時有社區居民LINE一下,詢問「包裏到了沒?」、「聽說有補助,要怎麼領?」教會因此產生許多與社區居民接觸的機會,社區的居民也更習慣「來教會逛一下」。

 

LINE線上社群 教會肢體聊天交心園地

教會的肢體都在LINE社群裡。弟兄姊妹們平時會問安、送上早安圖;噓寒問暖、彼此關懷,甚至拌嘴吵架,都發生在LINE社群裡。線上社群讓教會的肢體,24小時隨時可互相連結、關心問候、彼此代禱。

  • news-details
  • 教會在門口的角落設置販賣機,教會裡還和充電寶租借站、宅急便合作,因而成為社區中心。(圖 / S.G.C 提供)
  • news-details
  • 在S.G.C 長大的陳皓翔傳道,積極推動教會「M化」,在此之前,他招聚團隊,實驗測試各種解決方案,經過一年多的測試,才向全教會推廣。(圖 / S.G.C 提供)

教會的服事、報告,都在「藍色房子」裡

第三個就是「我的教會App」,S.G.C 的弟兄姊妹都叫它:「藍色房子」。

 

「S.G.C 雖然是地方教會,但仍然有很多服事。」陳皓翔表示,自從他承接教會之後,就發現,原本使用紙本的、LINE群組裡轉貼的服事表,一有異動,前後資訊因而有落差,造成教會和同工的困擾。於是想找一個App,來解決「服事表」公告問題。

 

「我要找到一種『我可以移交給同工,同工可以很快學會』的解決方案!」於是,陳皓翔招集青年同工,傳遞教會必須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一定要更新教會服事的負擔。進而,用一年的時間,以「團隊測試」方式,模擬教會真實使用場景,選定幾個App來實驗。

 

2022年6月試到2023年12月,最後,選定了「我的教會App」。

 

因為核心同工已試用一年多,所以對各種功能都十分熟悉。陳皓翔決定在2023年底的年度餐會上,向全教會推廣,2024年正式啟用。

 

「一開始是有點半強迫性的。」陳皓翔說。其實,他也擔心長輩不喜歡改變、害怕新科技,或是因為不在乎就成為社群邊緣人。

 

所以在年度餐會上,陳皓翔不但一步步介紹App裡的各種功能,更請一開始參與測試的青少年同工們,下去幫助長輩一個個下載、安裝、註冊。

 

「為什麼要搞這個?」陳皓翔回答弟兄姊妹們的疑惑:「因為怕資訊重疊!找不到正確的資訊。」於是,全教會因為「我的服事」線上服事表,都加入「我的教會App」。

 

從此,S.G.C 將三個平台區分開來:LINE官方帳號是針對非信徒使用,裡面有很多生活功能教會社群是聊天的,聊什麼都可以教會內部的,比如讀經、服事安排,都在「藍色房子」裡。

  • news-details
  • S.G.C 雖是地方教會,但有很多服事。(圖 / S.G.C 提供)

三代合一 同心使用APP興旺福音

一開始,阿公、阿媽會說:「我們是老人家,不太習慣啦。」對於使用手機新科技仍有些抗拒,但是,身為手機世代的孫子們突然找到自己的價值,為阿公、阿媽當起小老師,教長輩們用藍色房子讀手機聖經、福音見證、查服事表等等

 

長輩們也在孫子的「關愛」中,無痛進入手機世代。也因為使用手機裡「我的教會App」來讀經、禱告、分享福音見證,而開始明白「拿著手機不一定就是在玩,也可以用手機做正經事。

 

長輩們也不會在小孩一拿起手機,就開罵:「整天玩手機!」因為,現在教會的阿公、阿媽是社區裡非常「高調」的一群人,時不時就拿起手機來讀聖經、禱告。「因為孫子們會好奇,『阿媽你在讀什麼?』『阿媽你的教會怎麼不一樣?』,這讓會友們會很興奮的向大家介紹教會。

 

現在,長輩是教會裡最常拿起手機的族群,他們用「我的教會App」裡的線上聖經來靈修,和「陪你一起禱告」功能來一起靈修、禱告。

 

「通勤族、學生,就讓他們用搭車通勤的零碎時間,點開App來聽。「你們讀完後,要留言、貼圖、回覆,讓我知道你讀完了。」陳皓翔以「強制鼓勵」的方式,培養門徒們有屬靈的紀律、穩定靈修。

 

在S.G.C ,為了推廣「陪你一起禱告」功能,陳皓翔在主日會前的禱告,改請弟兄姊妹輪流上台,使用「陪你一起禱告」功能,帶大家一起禱告。

 

透過如此推廣,山廣教會的會眾們真正做到虛實整合,把「我的教會App」融入到生活、小組,大家隨時隨地可拿起手機、連結禱告。

  • news-details
  • S.G.C推動教會的M化,不是人人都拿手機來用,是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拿起手機來禱告、讀經,不再只有實體聚集時才能禱告、築壇、發動教會權柄。(圖 / S.G.C 提供)

將信仰帶進手機社群 也在社群經營真實信仰

「『我的教會App』裡面其實還有很多關於讀經、禱告、親子關係等等的好文章,可以轉傳、分享。我自己讀完會轉傳到聊天的LINE社群裡。」

 

陳皓翔表示:雖然,一開始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教會內部資訊」,比如服事表等等。但實際在生活中,App裡的文章分享,也一點一滴「拉近」新朋友和福音的距離。

 

其實花蓮人口組成穩定,大部份人際網絡都是認識幾十年的朋友。「面對老朋友,要面對面談福音,其實很多人是因為會怕『破壞關係』,而開不了口的。」陳皓翔說。

 

「原鄉最怕面對面傳福音,因為怕被拒絕!」陳皓翔表示,不是以福音為恥,雖然朋友都知道「我是敬虔的基督徒」,但若對方沒有表達對福音的需要,實在難以找到切入點,只能默默為對方禱告。

 

「有位教會的執事,他不會『分享』的功能,但他就拿著手機,秀文章的截圖給他認識幾十年、卻傳不了福音的同事看。就因為這樣,福音的門打開了!」陳皓翔指出,「我的教會App」不只融入大家的生活,也成為傳福音、破冰的好工具。

 

「我們教會也和其他單位有合作『課輔班』、『陪讀班』、『年長者小組』等,也因此接觸了很多非基督徒的志工朋友。」陳皓翔就邀請他們也來使用「我的教會App」裡「我的服事」功能,從中安排班表、統合志工服務。

 

「會有志工問我:『我又不是基督徒,下載這個做什麼?』,我就回他:『省錢』!」陳皓翔表示,我的教會App」雖是免費的工具App,卻能很有效率地讓大家清楚自身服事。

 

「一開始目的不是為傳福音,但他們進去App就看到:『原來教會不是我想的這麼無聊』,就開始對信仰產生興趣。」」也因此,有慈濟大學的大學生,對陳皓翔說:「傳道,App裡有一個『陪我一起禱告』,那個我可以看嗎?」這位大學生在此前已沒有聚會很久了,因此回到教會聚會。

  • news-details
  • S.G.C也有許多公益服事,接觸很多非基督徒的志工。(圖 / S.G.C 提供)

「自從我們開始使用『我的教會App』,年輕人會願意去幫忙長輩熟悉手機功能,像線上報名、小家聚會、線上選時段;長輩開始和年輕人有話題,可以彼此互相了解。」藉此,兩代合一」很意外地透過使用「我的教會App」經營起來。

 

「我的教會App」雖是免費平台,卻為教會提供很多實用功能。陳皓翔不是積極推動大家使用這些「功能」,而是透過推動這些功能,幫助教會全會眾,成為格局突破、善用科技新工具的國度人才。

 

成立超過50年S.G.C,透過引進「我的教會App」之策略,正在不斷更新、復興中。陳皓翔期待自己教會的經驗,能給其他原鄉、偏鄉教會參考,一起抓緊M化的浪潮,進到網路社群,一起經營國度復興。

 

教學研習會邀請—探索「我的教會App 3.0 全新升級版」

前往活動網頁 https://inj.bz/8csefzz1M(連結可點)

活動日期:2024年05月27日

時間:下午02:30至04:30

地點:透過Zoom與Teams線上進行


研習會亮點:

1.介紹「我的教會App 3.0」全新功能

2.學習「建立牧養群組與對話」的重要性與實用性

3.聆聽「來自使用過2.2版本的教會的使用心得分享」

4.瞭解「未來線上課程教學的安排」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