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24上半年全台兒童服事研討交通聚會,於台中市召會復興大樓舉行。(圖/記者林稚雯)

深信「兒童是個大的福音」,只要基督徒願意走出去傳兒童福音,不僅有機會帶領兒童信主,更有機會因孩子而為主得著整個家庭!

 

為此,台灣眾召會長年投入兒童服事,除了透過在公園向兒童傳福音,也積極開拓福音朋友來源,並鼓勵聖徒們將家打開、舉辦兒童聚會,甚或為著不方便前來聚會者,協助接送聚會、或將福音送至門前。

 

目前,召會也注意到小五、小六孩童就算已經在兒童聚會中,但因年齡與就學階段的緣故,會有斷層、未能持續聚會的情形出現,呼籲需找到更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正常的教會生活。

本(5)月11日,眾召會的兒童服事者從四面八方齊聚台中市召會復興大樓,舉辦「2024上半年全台兒童服事研討交通聚會」以送會開排開拓來源小五六銜接三大主題為軸,分享信息與見證,也預留一段時間讓與會者有機會依照最有負擔的項目進行分組研討。

 

回應託付,完成福音使命

會中由全時間訓練中心教師-江奇榮弟兄分享信息「走出去傳兒童福音,家打開得一萬兒童」。首先,提到傳福音是神給召會最大的使命,也是惟一的使命;聖經中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最後,三處聖經都記載,當主耶穌復活,將要升天時,祂最後的託付就是要傳福音。

 

福音的內容就是真理,真理的中心點在於:主耶穌把自己分賜到我們這些有罪的人當中,使我們的罪得赦免、得著神生命,變化成為神的兒子,這樣的恩典讓我們每人都該去傳福音、傳講從主而來的真理。

  • news-details
  • 聚會開始前,眾人一同唱詩〈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圖/記者林稚雯)
  • news-details
  • 弟兄姊妹們也透過禱讀,讓真理得以更加進入。(圖/記者林稚雯)

因此,勉勵眾人要下定決心,每週分別一段時間出去接觸人、傳福音,而且是要能細水長流的不斷堅持下去。

 

江奇榮也提到,李常受弟兄曾分享信息,提到我們都該如此禱告:「主啊,興起三分之一的聖徒傳福音。讓這三分之一的人下定決心,接受負擔實行傳福音的路,並將此視為責任,是日常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教會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被興起,只要一年的時間,就能看見真正的復興;若有三分之二的人被興起,必定會看見每年至少有百分之百的擴增。

 

願家家戶戶打開、投入兒童福音

更進一步來看,神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創世記1:28)」當人不斷生養繁增,出生後的孩童,就都是福音結果子的契機。

  • news-details
  • 江奇榮分享信息,願更多人投入兒童福音事工。(圖/記者林稚雯)

年年都會有新生兒出生、有嬰孩長大為兒童,也年年都有兒童成為青少年;假若一年有一萬名兒童都曾接觸過福音,雖不保證每名兒童都信主得救,但只要有八成,那就是有八千人成為基督徒。

 

既然「傳福音」是惟一使命,單只有個人傳福音是不夠的,需要把家打開、讓主使用,讓家成為福音的出口。人人去傳!

 

使徒行傳中,也讓我們看見門徒們不僅「挨家挨戶擘餅(使徒行傳2:46)」並且「挨家挨戶傳耶穌是基督的福音(使徒行傳5:42)」。在希臘原文中,「傳」是福音的動詞型態,意思是把「耶穌是基督」當作福音來傳;挨家挨戶傳福音之餘,若是把家打開,家家都說基督,就更有機會讓人人得救。

  • news-details
  • 全台各地兒童服事者聚集,一同研討如何更好進行兒童事工。(圖/記者林稚雯)

依照李常受於1985年對「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分享,提到信徒的家打開主要有四種用處:「家庭傳福音」「作學校工作的接應站」「傳各界、各階層福音」「作兒童工作」,家打開可以有四管齊下的效用,讓我們從家庭、學校、各階層與兒童收得莊稼。

 

針對家中有兒童,也願意打開家接待他人的家庭,建議可以讓孩子去邀請鄰居小朋友,一起觀看兒童聚會的影片、唱兒童詩歌、說故事,每週一次,就已經是兒童聚會的開始。

 

另外,若是較年長的家庭,兒女都已長大離家,家中只剩夫妻二人,環境許可的話,不妨也試著邀請幾位鄰居孩童,就在家中的客廳,善用教會的兒童事工教材,就能開始兒童聚會。

  • news-details
  • 信息分享後,由各地召會同工分享服事見證。(圖/記者林稚雯)

多方開展、處處蒙恩

開啟兒童聚會的方法仍有許多,只要記得兒童都聯於他們的父母,藉著得著兒童,家庭就有機會福音化,鼓勵更多人一起投入兒童工作。

 

緊接信息之後,各縣市召會的兒童服事者,各自分享並交流當地的兒童聚會見證。

 

草屯召會》就是有一位姊妹從去年3月開始推動給幼兒的聚會,每週三用半小時,帶著兩歲的兒子到一位一歲孩童的姊妹家一起唱詩歌、說說故事給孩子聽;後來有全時間服事者加入,除了在家聚會,也有幾次選擇到外面用餐。

 

草屯召會的張姊妹也分享,幼兒聚會不免會因孩子打預防針需休息、感冒不宜聚集,或參與的家庭成員另有行程不在當地而暫停;但只要有持續服事的心願,「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13)」

  • news-details
  • 各地召會皆因地制宜,以諸般智慧傳揚福音。(圖/記者林稚雯)

主耶穌仍幫助張姊妹在公園遇到2個對福音敞開的家,媽媽願意帶孩子參加聚會,來了一次後孩子也覺得內容很有趣,主動要求媽媽帶著他繼續來參加,甚至會玩到不想離開,「這位媽媽後來也跟我們說,孩子來參加聚會後,比以前更喜歡聽故事,好像也學到接待人、主動收玩具、與人分享的好品格!」

 

張姊妹也勉勵與會者「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哥林多後書8:12)」邀請大家一起領受負擔、投入兒童事工。

 

新北市召會55會所張弟兄分享,因住在新莊頭前重劃區,有很好的居住環境、社區空間優美,但家長們下班後就都只想回家休息,晚上街道上通常沒什麼人,所以在與配搭服事的同工們討論後,就決定以白天外出傳福音、週末開始公園兒童福音為主,這種「因地制宜」的福音策略,也讓兒童聚會平均有12位孩子參加,後續也再聯合其他會所,一起舉辦了親子講座,目前已有3個穩定進行的兒童聚會,未來也將持續共同配搭、同心服事。

  • news-details
  • 每組見證分享人也都精心準備簡報,讓大家對於所聽內容可以更身歷其境。(圖/記者林稚雯)

嘉義市召會最特別的是,一位來自嘉義市召會的惠萍姊妹帶著孩子一同上台見證。惠萍表示,她信主得救9年,近一年開始投入兒童服事,每週大概有4到8位小朋友參加。

 

惠萍有2個女兒,其中大女兒出生時就送入加護病房,後經檢查發現是染色體異常、生理上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因身體受限,大女兒的食衣住行都需要媽媽的照料,再加上惠萍的先生尚未信主,諸多考量下,本以為要在家舉行兒童聚會是天方夜譚,卻沒想到單純的答應邀請,開始後就有一連串的幫助。

  • news-details
  • 惠萍姊妹帶著女兒一同分享服事見證。(圖/記者林稚雯)

首先是有許多聖徒會按時前往配搭,也因惠萍迫切向主禱告,幼稚園中班的小女兒竟也成為重要同工,會主動邀請同學和家長參加聚會;甚至大女兒也明白媽媽的心願,每逢聚會,就會一同來到家門前歡迎每個人,甚至,連先生也不再排斥福音,相信不久的將來,先生也將得救歸入主名,見證「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

  • news-details
  • 台中市召會資深的年長弟兄陳濤(右),也上台簡短分享與勉勵,呼籲兒童福音家家都可實行。(圖/記者林稚雯)

  • news-details
  • 陳洵弟兄透過線上分享,做最後的總結與加強。(圖/好東西集散地 YT截圖)

而本次聚會中,全時間訓練中心教師-陳洵弟兄也透過線上參與的方式,總結信息並期勉興起更多兒童服事者。

 

陳洵表示,基督身體的建造非常需要材料,召會長期以來就是有迫切的負擔,希望年年都能得著大批的孩子進入教會生活中,提醒弟兄姊妹們為此迫切禱告,把握兒童這個大的福音,透過多樣方式、多種時間安排,靈活的邀人參加,也藉著更多關心、彼此交通,讓孩子們在不同年齡層的轉換中,都能繼續在教會生活中穩定聚會。

  • news-details
  • 會中也分別一段時間,讓弟兄姊妹們可以就著更有興趣的領域,加以研討。(圖/記者林稚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