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三一食農久美據點」與小農烏瑪正以環境永續為目標,為養殖農業開啟新篇章。(圖/ 芥菜種會 提供)

「養雞生蛋、販售所產出的農產品。」乍聽之下好像只是個古老傳統的農業運作;但在今日,已有新方法、新思維導入當中,在友善環境與適養雞隻的前題下,也讓生產者從中大得幫助!

 

居住在南投信義鄉部落的小農烏瑪,就見證了改變的發生,也藉由不斷的努力,逐夢踏實、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想望……

改善氣候問題刻不容緩

1995年開始,聯合國每年一次定期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簡稱《氣候公約》)締約方會議,一起為氣候運動樹立全球里程碑,制定減少碳排放、加速全球能源轉型…等多項標準,並幫助各國適應和建立應對複雜氣候問題的能力。

 

去(2023)年12月閉幕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中,會議進行了《巴黎協定》後,首次「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GST),指出全球減碳進度緩慢,若要達成限溫1.5°C的目標,需要在2030年減碳43%(以2019年為基準)。

 

又因「化石燃料」為碳排的主要根源,決議要推動逐步淘汰「未用碳捕捉技術的」(unabated)化石燃料。

  • news-details
  • COP28會議進行了全球盤點,並指出全球減碳進度緩慢,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圖/ wikipedia)

另外,有鑑於極端氣候越發劇烈,聯合國秘書長甚至曾於去年的7月和9月,分別以「全球沸騰時代(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氣候崩潰(Climate breakdown)」來呼籲:「改善氣候問題刻不容緩。」

 

與此同時,氣候變遷實則也為人類健康帶來多樣化衝擊。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的《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所述,氣候災害帶來食物、水資源、身體及心理健康等層面之複合型健康衝擊;氣候變遷造成溫度與雨量的改變,使病媒傳染快速傳播、風災水災易引發水媒與食媒傳染病,諸多層面都待進一步作為,方能減少對民眾健康之威脅。

  • news-details
  • 烏瑪受訪分享個人經歷,並由芥菜種會同工李美賢、陳美君(左至右)協助補充。(圖/ 芥菜種會 提供)

開啟友善自然與友善後代的夢想

回應氣候變遷、土地與環境永續相關問題,南投布農族人烏瑪(Umav Dakismuuzan)姊妹接受芥菜種會培力協助,成立「三一食農久美據點」,要用善待環境的方式,導入自然農業友善飼養模式,以生產雞蛋。

 

而「三一食農久美據點」的遠大夢想,是要成為培育部落小農的示範基地,更希望能透過魅力與前景兼具的產業,成為支持部落青年返鄉生活和工作的夢想根基;讓更多想要回家的部落青年們,真能安心的留在部落中,甚或能讓這樣的模式在各地推展。

 

烏瑪表示,常年生活在部落中,對於自然環境變化、作物生長期成的改變份外有感,再加上信仰的關係,聖經中的諸多教導,都讓她深信,需要有所改變,以友善自然與友好後代的方式來耕種與養殖。

  • news-details
  • 三一食農久美據點成立後,烏瑪隨著顧問夏禾.達利改善雞舍環境。(圖/ 芥菜種會 提供)

「當然,也必須誠實的說,對於基督信仰,我還在更多認識神的階段。」

 

烏瑪說,雖然她出生在基督化家庭中,但過去卻沒有非常認真對待信仰,直到於南投信義鄉久美長老教會,接受時任伍宗信牧師的造就,讓烏瑪與先生再次回到主面前,不僅生命更新變化,家庭也受神祝福、再次恢復。

 

從遠離信仰到重新聚會,再到成為服事者,烏瑪說全家都因此領受到許許多多的恩典。包括孩子曾罹嚴重疾患,卻在生命最軟弱時蒙神親自造訪,進而得著醫治恢復;烏瑪的先生同樣是透過神的救贖,能從鎮日酗酒、被酒精綑綁的日子中脫離,繼而擁有勤奮工作的穩定生活。

 

「除了先生與孩子,我自己也因著神奇妙的帶領,脫離過去的種種惡習,目前就專注在工作、事奉與家庭當中。」

 

另一件讓烏瑪同樣感恩的事,則是過去的家庭財務狀況並不穩定,曾有數次面臨極大經濟危機,在人看來眼前無路、不知如何是好時,同樣是蒙神拯救,讓全家經歷一連串的奇妙作為,得以平安度過難關。

  • news-details
  • 據點也透過自製飼料、提升品質,讓雞隻有更好的生活與營養。(圖/ 芥菜種會 提供)

學習成為土地好管家

當烏瑪重新靠神站立,讀經時她看見創世記 1:31記載:「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然而後續的經節卻陸續揭示,人類因貪婪、想要追求個人利益的心,造成許多紛爭與傷害。

 

讀經所見讓烏瑪不禁心想,「耕作與養殖的工作也應該按照聖經教導,順應原有的自然法則,而不是單憑己意的為所欲為。」

 

依照目前的農作方式,為要防止病蟲害,農人能選擇噴灑農藥,但依據農業部的宣導,在調配農藥、噴灑藥劑一定要做好正確防護措施、要逆風倒退噴灑,避免與藥劑接觸,才能保障自身安全,「然而,身為農夫,一定會很常看見,有朋友在噴完藥後自己也全身不適,這些情形都更深刻提醒,過度的干預自然,會影響土地與人體的健康,我們需要有所改變,讓土地、產物與人都回到受造之初的美好。

  • news-details
  • 久美據點飼養的雞隻毛色和體型都很健康,脖子有一點鼓鼓的,是代表開心吃飽的意思。(圖/ 芥菜種會 提供)

帶著這份心志,再加上芥菜種會持續在多個地區開辦培力課程,致力為部落青年創造工作機會,烏瑪報名上課,進而有了學習、改變現況的機會。

 

透過芥菜種會原鄉產業發展顧問夏禾.達利的幫助,「三一食農久美據點」建構標準化的作業流程,並善用部落內隨手可得的天然資材,像是竹葉、蛋殼、糙米,經過適當處理後,成為優良飼料的來源,幫助改善雞隻胃腸健康、產出無毒健康雞蛋。

 

回顧建置標準化作業流程前,烏瑪已有多年的養殖經歷,雖然已經嘗試採用自然農業的方式,在整體養殖環境仍有可以改善之處。

 

再加上除了蛋雞的飼養,烏瑪也善用空間,在養雞場旁邊開拓了菜園,為要種植蔬菜,連帶也就有鋤草、鬆土等田間管理事務必須定時進行,一整天的時間幾乎都被工作排滿。當遇到雞隻大量下蛋,卻因時間不足,無法打造良好銷售通路,最終只能讓產出的蛋不斷堆積,無法在賞味期限內賣出,反倒也成為食物的浪費。

  • news-details
  • 「三一食農久美據點」希望吸引部落青年返鄉,讓更多人有機會在家鄉安居生活。(圖/ 芥菜種會 提供)

芥菜種會產業發展計畫主持人主任李美賢、專員陳美君也幫烏瑪做出補充,表示以協助眾多小農的經驗來說,小農很常遇到的困境,乃是時間有限、個人心力與資源同樣有限,實難為自己養殖/種植出來的農產品,建構出完善通路,所以就現況來說,芥菜種會除了協助小農們獲得農作知能的更新,更重要的是芥菜種會能以組織並結合多方資源的力量,幫助小農推廣他們辛苦產出的優良產品。

 

另外,陳美君再作補充,氣候變遷的影響遠不只在台灣或某地部落內發生,這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全球共同課題。但以部落族人的角度來看,藉由種植作物,確實更能切身體會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陳美君說,在過去,投入農事時按照農民曆的24節氣來安排要種什麼、每個時間點要做什麼,大抵上都蠻準確的;直到最近,就會發現作物生長期程,時常超出農夫的掌握。

  • news-details
  • 眾人各司其職,共同維繫「三一食農久美據點」的運作。(圖/ 芥菜種會 提供)

以泰雅族為例,過去只要看到櫻花萌芽,就知道種小米的日子到了,這時間點以西曆來看,多半是在2月或2月中,現在卻時常發生櫻花早開,或是感受不到有冬春之間的時節變化,開花時間就整個亂掉了。

 

另一個例子是水蜜桃,長年以來已經發展出一套適合的種植方式,近幾年來卻突然發現,氣候變遷導致地球變熱,果蠅隨之大量繁殖,對水蜜桃造成嚴重的蟲害影響。

 

「當水果受到嚴重蟲害,就算有結出果子也賣不出去,直接讓務農家庭因此入不敷出,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分享傳承、共生共好

烏瑪與「三一食農久美據點」,在改變養殖工法的同時,也為每日辛勤產蛋的雞隻打造快樂生活的環境。有別於籠飼雞只能在狹小空間中活著,每日遭遇就是不斷被餵食、不斷產蛋,部落有足夠空間,可以讓雞隻在園內自由活動奔跑,也因雞舍是有屋頂的建築,同時可以避免天空中飛鳥的糞便滴落、帶來禽流感散播危機。

 

烏瑪表示,因著芥菜種會有協助建立標準作業流程,盡量讓步驟簡化、操作提示明確,讓人有高機率可以照著順序進行,也因管理規則明確,目前雞舍不僅是雞隻活得健康快樂,環境也非常乾淨宜人,不再有大量飼養時的難聞氣味,來訪的大人小孩都非常願意踏進園中,參觀每個細節,並近身觀察雞隻的活動。

  • news-details
  • 向來到據點的訪客解說,傳遞友善農業理念。(圖/ 芥菜種會 提供)

「從雞隻的活力、牠們日常活動時的反應,可以看出來,我們確實正在善待自然萬物。」烏瑪表示,「雞飛狗跳」這個常見的成語,描述的就是動物們在遇到高壓環境時慌亂的表現;而在「三一食農久美據點」生活的雞隻,看得出來牠們都過得很平靜,不會隨意的噴氣或啼叫。

 

李美賢也說,「三一食農久美據點」於年初正式成立,越來越步上軌道後,秉持芥菜種會在扶助弱勢族群的同時,以「培育、成長、分享、傳承」為核心理念,同步倡導知識技能的培力與推動;久美據點一則是新的養雞方式示範點,同時也擔負推動食農教育、吸引部落青年返鄉的重要任務。

 

在台灣,《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正式立法、頒布,希望藉由農業生產、農產加工、友善環境、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動物福利等議題資訊的傳遞,讓國人更加重視自身健康與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

  • news-details
  • 「三一食農久美據點」成立後,也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讓大小朋友都能藉此親近自然、促進健康。(圖/ 芥菜種會 提供)

目前若有訪客來到「三一食農久美據點」,烏瑪與據點同工就會帶著大家走進自然,體察部落族人從大自然中取得所需的生活智慧,「依照每個族群的生活地點,有些族群的『冰箱』是高山,有些則是海洋,但就照著我們如何從自然的賜予中生活,和來訪的每一位分享,上帝造物的智慧奇妙,天地萬物都是神美好的心意。

 

詩篇148章提醒:「天上地上都要來讚美耶和華。」既是如此,不只是肉眼可見的動物與花草,包括存於地底下的生物、微生物,都該受到我們的珍惜尊重。

  • news-details
  • 藉由認識環境、留心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將能更深看見天地萬物都是神美好的心意。(圖/ 芥菜種會 提供)

「當我們做到友善愛護大地,實則也在這樣的互動中,重新恢復了人與環境、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從信仰的眼光來看,這才是食農教育的重要核心。」李美賢說。

 

為此,烏瑪也發出邀請,在歡迎眾人走進自然的同時,也很希望有生活在都市,但想要回到家鄉居住的年輕族人朋友,「聖經中的『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沒有往肥沃的平原去,但上帝賜福智慧祝福,如今以色列是最大的花卉出產國,彰顯上帝的榮耀。」因著有芥菜種會資源的進入,為部落創造工作機會,期盼更多人一起來投入無毒健康的自然農業,為土地和文化產業帶來永續的價值。

  • news-details
  • 烏瑪與孩子們分享部落知識,希望讓他們更加認識大自然。(圖/ 芥菜種會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