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6月6日下午首度於教會舉辦的「壯世代研討會」,眾人共襄盛舉,期能以新壯世代思維邁向未來。(圖 /記者吳旻樺)

台灣有個族群,過去極少被注意到,然而隨著高齡、少子化的趨勢,人口越來越多之際,誰來為他們發聲!?

 

相信是神的靈感,吳春城弟兄創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並呼籲這群被貼上「弱勢標籤」的銀髮族、老人,其實是未來將掌握台灣大新經濟命脈的「壯世代」…

若沒有新思維,社會巨變下,超高速的超高齡化,將帶來怎樣的現況呢?

6月6日下午,首度於教會舉辦的「壯世代研討會」,許多教會、機構同工共襄盛舉,可見壯世代已是未來大趨勢。

 

台灣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博士,現任立法委員,盼望台灣政府社會、教會、企業都能正視高齡化社會,不再以過去社會人口結構的觀念傳承,期能以全新認知來面對未來的壯世代思維。

 

為民眾福利把關的現任立委吳春城弟兄,開口就問:「你們認為幾歲才算是銀髮族?」、「好像該有麼樣子呢?」

  • news-details
  • 左至右:壯世代學院院長吳春來弟兄、現任立委,台灣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博士及壯世代學院副院長林志平弟兄。(圖 /記者吳旻樺)

研討會前,壯世代文教學院副院長林志平分享,壯世代學院的宗旨就要興起壯世代新觀念!所謂,壯世代之春,就是倡議從法令、個人、企業等三方面齊努力。他說道:「理事長吳春城於今年擔任不分區立委,加強地從公部門法令規章來努力,所以,普世還需要『更多人』更新思維,讓還在觀望的企業,提升投入意願。

 

由於自身是基督徒,他觀察教會年齡結構也以壯世代占比為多,認知觀念需要先翻轉,從銀髮族思維到壯世代思維,才能真實創造「第三人生」

 

有感於高齡、少子化的趨勢,吳春城於2020年提出「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思維!

  • news-details
  • 基督教今日報舉辦「壯世代研討會」現場,眾人抱著高度的期待一同參與。(圖 /記者吳旻樺)

人生價值關鍵字是什麼?

吳春城解釋,社會上的「認知系統」,不是學習而來,大部分都是「灌輸」來的。比如:有一回,他的孫子畫圖,畫面上有一位拄著杖的老人過馬路,而孫子告訴他畫的老人就是「吳春城」,而實際上他雖已升任祖父,可是健步如飛,腿腳有力的人。

 

所以很多的「認知」,都是前人累積而灌輸的。

 

過去社會文化,大部分人認知人生價值就是要追求:錢、要拼、夢想,玩樂,快樂…吳春城結論說,0-50歲代表字即是要「強(高人一等)」,人生歷程充滿著比高下、比資歷,比才幹,甚至為要累積高度,不敢妄動,放棄了夢想。

 

到了60歲以上,已屆原認知上的退休年齡,可以進入「自我實現」階段,除了求安心、穩定、健康以外,心想來日不多了,還要求啥?

 

他笑問:若是還能再活30年,你會想要「安度餘生」還是開啟不同的「第三人生」?

 

吳春城分享,疫情前,曾受邀擔任國發會顧問,針對長者的安排他覺得了無盼望,就算自己已屆長者世代也並不想參加這些政府舉辦的樂齡、長照養生的照顧。神卻突然來使用他,開啟壯世代之春。

 

基督教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魏悌香牧師,稱其為「現代版摩西」,要帶領人過思維紅海,壯世代的800萬人口,都要走進全新的壯世代…

 

吳春城說,其實,全民對於60-100歲以上者應認知:「壯」,是一種生命寬度、經歷的壯闊、有腦袋,有資產,可以自我實現的人生。因為上帝給人更長壽命與健康,乃是這個時代才有的,人竟然不歡喜,也沒有善加利用?

 

現階段,人口結構已經進入:每5個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者,明年2025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他直言,很多學生一畢業,一腳就踏進高齡社會,雖然教育政策總倡導他們未來的青春無敵,而該如何面對高齡社會呢?沒人有答案。

  • news-details
  • 吳春城弟兄,猶如現代版摩西,率先帶領更多人走出思維紅海,進入狀世代美地。(圖 /記者吳旻樺)

長壽時代是銀髮海嘯?或上帝的禮物?

吳春城回憶孩童時就接觸兒童主日學,幸而出身窮鄉,而能有悲天憫人的心,更自曝小時候不愛講話,被家人認為「自閉」;30歲又罹患當時的絕症,後接受新藥才得救治。

(相關新聞:不受限年齡「壯世代之春」革命正展開!生命盡頭神開啟他「第三人生」)

 

走過不說話的童年、死而復活、創業打拼多年經歷以來,他深知,一路都有上帝的恩典與憐憫,帶領他每一步,至今才能再更高的影響地位上,被神使用,如同約伯記8章7節: 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

 

值得一提的是,他60歲後突啟蒙,開創了「壯世代」,成了撞時代先鋒!他深知,這一切都在神的恩典之路上,他願意以迦勒為榜樣,俯伏神前:「神啊!我當如何成為您使用的僕人?」

自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話的時候,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使我存活這四十五年;其間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地給我;那裡有亞衲族人,並寬大堅固的城,你也曾聽見了。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

—約書亞記14:10-12

他信神要使用他成為管道來宣揚,不只給他完整的藍圖,更將他拉到「高位」,發揮政治影響力,得以真正發揮動員能量。

 

進入公部門體系後,更發現:政府認知的60歲後的社會,是一片荒漠,仍停留在1970年代的認知,著重點仍為「長照」、「樂齡」一路,而這群戰後嬰兒潮世代之族群,走過台灣民主化、經濟起飛等重要階段,具備高壽、高學歷、高資產等特質的這群人,掌握台灣2/3財富,未來將掌握台灣長壽經濟的鑰匙,絕非過去被貼上「弱勢標籤」的銀髮族、老人。

  • news-details
  • 社團法人台北市傳神關懷傳播協會,擔任長期志工的湯媽媽湯邱德荃(左藍衣)已經80多歲,以及94歲的陳芸女士(右)兩人皆健壯開朗,共同與會,堪稱壯世代絕佳典範。(圖 /記者吳旻樺)

壯世代之春,將如軍隊般興起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以正面積極的「壯世代」標籤與思維,發起一系列活動、調查、倡議等行動,來翻轉舊有形象,期許社會各界別再「脫離實際情況」,此新思維正引動媒體、公務機關、企業、大學、教會、社團等單位紛紛響應。

 

過去三年,「壯世代之春」的革命,激勵一班中高齡的人口起來,他們如同龐大的軍隊,若沒有起來,就會倒下去,紛紛如骨牌一般,至終則會壓垮整個社會。

 

因為過去社會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因此「壯世代可說是一個新人種,高壽高智能高資產,過去是社會上被歧視的一群。」

 

吳春城為了翻轉老年的負面印象,於2015年,開始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創辦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2016年成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2022年出版《壯世代之春》一書,描繪新的未來,透過「壯世代三枝箭」,從個人覺醒、企業參與和政府政策思維改變,三箭其下,翻轉新社會思考,創造大健康經濟時代,不再只是養生、養病、養老,讓高資產者進到台灣社會,讓需要工作者,不受退休年限的限制,成為快樂工作的社會能量等。

 

壯世代學院已進行數百場「壯世代之春」演講及培訓,當他看見到台下聽眾熱切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吳春城期許,壯世代思維能持續透過行銷、傳播、公關等行動影響個人、政府及產業,將過去僅重視醫療、照顧的銀髮產業,翻轉成百花齊放的「時尚」產業,包含教會事工、娛樂旅遊、產業顧問等。

  • news-details
  • 現場分組討論,眾人熱烈迴響。(圖 /記者吳旻樺)
  • news-details
  • 五組的五項議題,都讓不少人發現新的啟示。依序上台分享。(圖 /記者吳旻樺)

研討會中,「壯世代」回應

研討會最重要的就是研討,現場分組進行五個小組的討論,回響熱烈。

 

經營必倍得整合行銷公司的簡郁峰弟兄,目前於台北市召會聚會,承接臺北基督學院公關事宜,他雖未達「壯世代」年紀,積極回應壯世代與教會信仰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先前所提的「迦勒」就是不停長進的壯世代,年長的摩西才能成為神的僕人,而「松柏樹」最能代表壯世代的特質,常青發旺。

 

他受訪提起,如同臺北基督學院這幾年推動《大齡學生專案》,今年,首位畢業生王燕莉姊妹(60歲)與兒子生命鬥士宋修宏(台大外文系大四)母子都是應屆畢業生,傳為美談。可見,教會弟兄姊妹,應早早認知並落實推廣壯世代理念。

 

南港區聯禱會主席張其嵩牧師,年輕有為,服事台灣基督傳道會復生教會,關心「長青事工」,帶領教會肢體一同關顧年齡較長者的一環。他上台以活潑的「呼口號」:壯世代!壯世代!先領著教會弟兄姊妹,加強「稱號」的轉變,不再稱長青、銀髮、樂齡,應總稱「壯世代」。

 

從稱號,進而轉變思維,帶進事工體系裡。因為銀髮政策,需要從上而下,以政策立法行政,中心到地方以擴大翻轉社會思維與實行的路。

 

來自江子翠行道會楊荊生姊妹,亦擔任傳神顧問,雖已80歲,仍然神采奕奕來參加,現場許多傳神志工一同來到現場,不乏超過80歲、90多歲的資深志工。她開心表示,傳神關懷傳播協會,早已超前部署落實執行華人社區的「老老介護」,平均年齡80歲以上的「壯世代」志工去關懷許多獨居者,有些人甚至比志工更年輕,而傳神多年來,可謂是壯世代基地。

  • news-details
  • 享譽國際的導演李靖惠(左圖左者)帶著電影新作「愛子歸來」,也正是主角楊媽媽,於壯世代的年紀,發揮信仰能量,開創出一段關心更生人事工的紀錄片作品,引人感動並深省。她與臺北基督學院公關負責簡郁峰弟兄合影。(圖 /記者吳旻樺)

6日下午首度於教會舉辦的「壯世代研討會」,許多教會、機構同工共襄盛舉,可見壯世代已是未來大趨勢,針對高齡化、少子化,不再是未知數,而是以個人覺醒、政策文化覺醒到產業覺醒等面向,共掀壯世代新浪潮,成為社會改變的重要關鍵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