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今(2024)年恰好為世界捐血人日20週年,各捐血地點、捐血時間及最新血型庫存量,可查詢台灣血液基金會之網站。(https://www.blood.org.tw/)(圖/shutterstock)

每年6月14日為世界捐血人日(World Blood Donor Day),今(2024)年恰好是節日20週年,不少縣市、公司行號與協會等單位,號召大眾響應捐血活動、紓解血荒。

 

《聖經》提到「血」是生命,那麼,基督徒可以捐血嗎?護理師牧者接受本報專訪,針對這點從信仰、醫學角度提出見解。

世界捐血日之由來

該節日由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紅新月國際聯合會、國際輸血者組織聯合會及國際輸血學會等,於2004年共同發起,旨在鼓勵世界各國的健康人群無償捐血,並通過「值得紀念的這日」宣傳和推動全球血液安全規劃的實施。

 

節日訂於6月14日有特別意義,因這天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得主卡爾.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生日。

 

1974年,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成立,台灣逐步走向自願無償捐血時代,在這之前,台灣醫療用血幾乎靠職業賣血者(血牛)供應,不少人為了生計隱忍病情,讓輸血者暴露於風險中,從中也衍生出「血牛頭」抽仲介費、剝削等問題。

 

而今,在各界共同努力下,自1991年起,醫療用血已百分之百由國人自願無償捐贈供應,血牛在90年代後消聲匿跡,2022年國人捐血率達8.08%,是近十年最高,也是世界第一

  • news-details
  • 1974年,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成立,台灣逐步走向自願無償捐血時代。(圖/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洪素寬牧師分享,以成份觀點來說,其實捐血一袋不只救人一命。(圖/shutterstock)

基督徒可以捐血嗎?

針對該問題,本報專訪「中華晨光全人關懷協會」護理福音關懷事工牧師洪素寬,她同時也是臺中科大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兼任講師,曾獲全國資深護理人員表揚紀念獎牌。

 

她分享,《聖經》上並無提到「捐血助人」的經文,也沒有直接對「輸血」的描述、準則和教導,可能是因聖經時代醫學,並未如現在這麼發達(醫學上人類成功的輸血紀錄在19世紀)。

 

但福音書中,有很多耶穌醫治病人的實例,可見耶穌憐憫病人,願意幫助、醫治病人,是今日捐血助人、救人的典範。

 

以及,《聖經》有對「血」代表生命的寓意描述(創世記9:4)、禁戒人不可吃血(申命記12:23),然這些都與「輸血」沒有直接相關

 

因此洪素寬認為,基督徒當然可以捐血,不僅能拯救生命,又可促進血球代謝,加速造新血,促進自身新陳代謝

  • news-details
  • 洪素寬牧師與臺中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應屆畢業生合影。(圖/洪素寬 提供)

  • news-details
  • 捐血需注意上述事項,捐血前勿食用油膩食物,並記得攜帶具照片及身分證字號之證件。(圖/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

捐血助人,亦是愛人的實質體現

琅琅上口的捐血標語:「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以成份觀點來說,其實捐血一袋不只救人一命

 

洪素寬指出,輸血用於治療各種醫療狀況,以補充流失的血液成分,早期輸血使用全血但現代醫學會根據病人不同需求,給予所需血液成分,例如:紅血球、白血球、血漿、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一袋血可以幫助更多傷病患

 

她又說,主耶穌在十架上流血拯救世人,與我們挽袖捐血救人,兩者是完全不同層次的事件,因只有耶穌基督的寶血才有贖罪功效,世上沒有其他人可以如此不過,捐血是種助人、愛人的實質行動

 

如果傳福音是基督徒的使命,那麼行公義、好憐憫便是基督徒生活的準則;若「愛上帝」是愛人的基礎和動力,「愛人」就是愛上帝的實質體現。

 

因此,關懷社會並非基督徒的使命,而是基督徒生活的本質,不是基督徒的事工,是基督徒生命的流露,因路加福音10:27說,「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愛肢體,為評斷一個人是否為真基督徒的依據之一,然不僅向肢體表達,更要愛我們的仇敵,為逼迫我們的禱告,如此就可以做天父的兒女(馬太福音5:44-45)。

 

整合上述論述,洪素寬認為基督徒可以捐血,且是愛人的實質行動。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馬太福音5:44-45

  • news-details
  • 洪素寬牧師認為,捐血是愛人的實際行動(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