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近年來,台灣「博愛座議題」不斷被拿出來討論,原本制度的立意良善,卻未料易演變為糾紛。(圖/shutterstock)

博愛座的設置原本立意良善,然而,近日糾紛再添一樁!

 

11日晚間,臺北捷運上一名年輕女子,因上班12小時身體疲累、坐在博愛座上休息,卻被一名自稱70、80歲婦人要求讓坐,隨後另一名男性長者也加入指責,雙方發生肢體衝突,經站長介入協調達成和解,不料女子一時情緒激動,將頭撞於站內柱子3下、導致血流滿面,嚇壞一旁民眾。

 

一定要讓座給「長者」嗎?幾歲才算「夠老」?

 

台灣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博士認為,博愛座是給「有需要的人」,並呼籲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莫為自己貼標籤,因為,第三人生精彩可期!

北捷博愛座傳糾紛

「請優先禮讓座位給需要的旅客!」臺北捷運上,經常聽見此廣播,呼籲旅客發揮同理心,將座位禮讓給年長者、孕婦、行動不便、抱小孩、身體不適或有其他實際需求者等。

 

有民眾在Threads發文分享,自己在捷運站直擊「一場讓座糾紛」;一名剛下班的女子於博愛座休息,另一名自稱80歲的婦人上車後,就要求對方讓座。

 

「女子當下有告知,上班12小時很累、需要座位休息一下,結果老婦人一直以『年紀』倚老賣老、逼著對方讓位,後來又出現了另一位老人和老婦人一搭一唱,用手指直指女子的鼻子、逼要讓位,最後女子受不了,雙方扭打在一起。」

 

站長隨後介入、協調達成和解,男性長者表示,只要女子道歉便不追究,未料女子道歉後情緒激動,竟朝站內柱子撞了3下,導致血流滿面,站長趕緊通知救護車和警方前來協助。

 

貼文一出,有網友留言表示:

 

「…很多年長者也是能體會通勤者的辛苦,我們除非必要,很少在通勤時間搭乘,避免造成上班族的困擾…」、「真的很心疼⋯12小時應該已經精疲力竭了」。

 

「我爸爸也是八十幾歲了,但他很討厭去坐捷運,因為怕人家讓座給他,覺得很造成別人困擾…」、「幹嘛一定要讓博愛座,有需求就坐啊,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顯而易見,你不會知道誰正在生理痛、誰剛開完胸腔、腹部手術,誰又低血糖等...讓座是美德不是義務」。

 

一定要讓座給「長者」嗎?幾歲才算「夠老」?台灣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博士,現任立法委員提壯世代」全新思維鼓勵壯世代不要自我歧視、貼自己標籤。

  • news-details
  • 吳春城認為,全民對於「60-100歲以上的人」應認知:「壯」,是一種生命寬度、經歷的壯闊、有腦袋,有資產,可以自我實現的人生。(圖/吳春城 提供、shutterstock)

博愛座讓座不是法律

而是「素養問題」

吳春城分享對這則新聞的感想,首先會關心的是該位年輕女子,可能因壓力或情緒激憤,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他也認為「博愛座」不應以年齡區分讓座,而是應禮讓給「有需要的人」,因年齡容易製造仇恨對立

 

「因為我活到70、80歲了,所以理應讓座給我!」、「年輕人沒有需求」等觀念,會讓社會產生歧視眼光,也會引發世代衝突。

 

「壯世代不要貼自己標籤!」其實全民對於「60-100歲以上的人」應認知為:「壯」,是一種生命寬度、經歷的壯闊、有腦袋,有資產,可以自我實現的人生。

 

壯世代擁有許多資源,是有能力的給予者,60歲後不是「安度餘生」,而是可以開創幸福的「第三人生」,因此他建議,不需要博愛座就不要坐,在能力範圍內盡量給予。

 

他又說,博愛座不是法律問題,而是素養問題,深信台灣的品德教育是到位的,假若取消博愛座,年輕人看到需要的人也會讓座,如此就不限定只有博愛座需讓座,每個位置都可以

  • news-details
  • 博愛座上常有圖示貼紙,呼籲讓座。(圖/shutterstock)

推廣壯世代的「三支箭」

吳春城指出,過往,銀髮族、長輩常被貼上「弱勢標籤」,然而,他們其實是未來將掌握台灣大新經濟命脈的「壯世代」!就其觀察,教會年齡結構也以壯世代居多,因此首先要翻轉認知觀念,才能真實創造第三人生。

 

為了翻轉老年的負面印象,他在2016年成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2022年出版《壯世代之春》一書,描繪新的未來,並透過「壯世代三枝箭」來推廣:

 

1)個人覺醒

在這方面,台灣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已培育一千名受證講師,目標是:每個上完課程的人去影響200人,期望攪動社會,有機會變成社會運動。

 

2)企業參與

因為社會氛圍、既有觀念,企業多不喜歡雇用長者,不過,長者不只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更能帶動「長壽經濟」。

 

據聯合國推估,至2050年,全球長者市場商機將高達每年162兆元!相當可觀,目前協會仍不斷到各大企業宣講,希望翻轉企業對壯世代的觀念。

 

3)政府政策思維改變

過去,政府多以「長照」思維看待長輩,視作社福照顧對象,但那是因過去長輩較少,大家會覺得是少數、弱者,因此需要特別照顧,但現在,戰後嬰兒潮的長輩們擁有高壽、高學歷、高資產等特質,未來將掌握台灣長壽經濟的鑰匙,絕非過去被貼「弱勢標籤」的銀髮族。

 

這正是他在立法院所推廣的事情,行政院已承諾成立壯世代跨部會專案小組,期望推動政策與法案,將一場「銀髮海嘯的災難」,轉化為「國家發展的動力」。

  • news-details
  • 臺北捷運上經常廣播:「請優先禮讓座位給需要的旅客!」不過有些身體不適者,從外觀難以看出來。(圖/shutterstock)

長壽是神的禮物

身為基督徒的吳春城認為,除了聖經中紀錄的百歲人瑞外,「長壽」很可能是神創造人以來最大的恩典,因清代華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如今卻超過80歲!且並非少數,許多人都很長壽。

 

既然獲得這極大恩典,更要活出高齡者的長壽光輝!因此,壯世代要不斷學習,成為教會年輕人的模範,活出高齡的光彩,讓青年知道第三人生是美好的。

 

然可惜的是,不少人放棄第三人生,自我歧視是社會的負擔、依賴者,吳春城以約書亞記14:10-11,迦勒所說的話共勉:「自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話的時候,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使我存活這四十五年,其間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

 

他並祝福長者,無論幾歲都時常「被神充滿」、對自己不放棄,要像40歲那樣強壯、有活力,心靈常保年輕!

 

相關新聞》

超高齡化有解方嗎?現代版摩西吳春城,跨越思維紅海,踏進壯世代美地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