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因全球暖化加劇,野火成災的程度已益發嚴重;巴西「潘塔納爾濕地」上,散布著野生動物焦黑的乾屍。(翻攝/VVolunteer 官網)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為全球最大的熱帶濕地,今年6月發生火災的數量,已打破歷史記錄;對比去(2023)年同期(1至6月上旬),火災通報事件為127起,今(2024)年數量已達1,315件,增幅逾10倍!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警告:2024年可能將成為潘塔納爾濕地「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地球最大熱帶濕地火災數創記錄

相較去年同期,通報數逾10倍

今(2024)年6月,地球上最大的熱帶濕地「巴西潘塔納爾濕地(Pantanal)」發生火災的數量,已打破了當地的歷史記錄。

 

據路透社所發布的照片可見,該濕地多處煙霧升起、火光燃燒植被呈亮橙色,焦土般的地面,散布著野生動物焦黑的乾屍,包括:鱷魚、猴子和蛇等;降雨量少於往年的情況,也使該地火勢更容易蔓延。

 

據當地媒體稍早通報,已有近32,000公頃的土地被大火燒毀,週末時的強風更阻礙了滅火工作。

 

「2020年」是目前當地火災最嚴峻的一年,「2024年迄今的火災案件,則是2020年以來最高的數字;對比去(2023)年同期(1至6月上旬),火災通報事件為127起,今(2024)年數量已達1,315件。

 

增幅逾10倍!如此野火頻繁的上升趨勢,令人擔憂。

 

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INPE)表示,當地旱季實則從七月開始,至八到九月方為高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警告,由於旱季才剛要開始,2024年可能將成為潘塔納爾濕地「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巴西國家氣象局(INMET)則稱,潘塔納爾濕地占六成的南馬托格羅索州(The state of Mato Grosso do Sul),目前正面臨熱浪「危險」警告,預計近日氣溫將比平均水平高出攝氏5度。

 

野火成災的程度日益加劇

有必要迅速行動以免浩劫

其實,潘塔納爾濕地偶爾發生野火是常態,該地區的植物也因此發展出一些對火災的抵抗力,例如:生出厚厚的樹皮或硬殼般的種子。

 

然野火成災的程度,已益發嚴重

 

2020年時,當地發生摧毀獨特棲息地的大火,並破壞了許多原住民社區的生計,而據巴西環保組織ECOA稱,去(2023)年該濕地已開始降雨不足,情況也因持續的聖嬰現象(又稱:厄爾尼諾現象)而加劇。

 

WWF巴西分會環保分析師辛西婭·桑托斯(Cynthia Santo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有必要迅速採取行動,增援消防救災以避免浩劫。」

  • news-details
  • 地球上最大的熱帶濕地巴西「潘塔納爾濕地(Pantanal)」,多處煙霧升起、火光燃燒呈亮橙色,焦土般的植被上有野生動物焦黑的乾屍。(翻攝/VVolunteer 官網)
  • 受訪者表示:「到處都是火災。」對比去(2023)年1至6月上旬,火災通報事件為127起,今(2024)年數量已達1,315件,然7月才是正式的旱季開始,WWF因而警告:2024年可能將成為該濕地「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影片來源:Reuters)

潘塔納爾濕地獨特生態區

對維繫地球生命至關重要

潘塔納爾濕地的特殊性,在於其為科學家所說的「洪水脈衝(flood pulse)」

 

當地在11至3月為雨季,有四分之三的區域將在期間被水淹沒,而大部分的水,要直至4至9月時才會流失;大片土地,週而復始從陸地變成水生棲息地,而這週期性,使得潘塔納爾濕地形成一個獨特的生物群落

 

據WWF稱,該濕地擁有南美洲最密集的野生動物,密度甚至高於北方知名的亞馬遜河流域;ECOA執行長安德烈·路易斯·西凱拉(Andre Luiz Si​​queira)表示:「潘塔納爾濕地非常重要,擁有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的獨特生態區。」

 

這是「數千種瀕臨滅絕或不尋常物種」的家園,包括:美洲虎、水豚、黑凱門鱷、巨水獺、巨食蟻獸和藍金剛鸚鵡等,也是約180種候鳥遷徙的重要中途停靠站。

 

面積約佔全球濕地3%

為地球上有效率的碳匯

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的潘塔納爾濕地約佔全球濕地3%,其生態系統所吸收和儲存的碳,多於釋放出的碳,可謂地球上有相當效率的碳匯(Carbon sink,又名:碳吸儲庫),在碳循環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編按:碳匯能無限期累積及儲存碳化合物,特別是二氧化碳,有如碳化合物的天然倉庫,形式有:森林、土壤、濕地、海洋、凍土等,為溫室氣體增加時的緩衝區,然近年已漸飽和。)

 

然而,當這片生態系統被燃燒時,將轉而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加劇溫室效應。

  • news-details
  • 法蒂瑪·布蘭妲(Fatima Brandao)出生當地,她表示自己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我們吸著煙霧,氣味很刺鼻,家裡到處都是灰塵...這裡以前從來沒有煙霧,天空總是藍色的。現在整座山都著火了,煙霧籠罩了整個地區。」(翻攝/Reuters影片

全球暖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

「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12日所通過的氣候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

 

要旨包括: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低於攝氏2度」的範圍內,並同時努力實現「攝氏1.5度」的更安全限制。

 

據法新社報導,本月5日時,由50多位知名科學家所組成的團體,於《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期刊發出警告:全球暖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

 

該報告觀察「10年平均值」,「2014年到2023年」氣溫上升了攝氏0.26度,比1850至1900年工業革命前高出了「攝氏1.19度」增溫幅度比去年(截至2022年的10年間)的「攝氏1.14度」還高

 

至2023年底,人類活動已導致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了攝氏1.31度;該研究報告,引發了人們對「國際能否遏制氣溫上升」的擔憂,因增溫幅度不減反增,達標的機會看似越來越渺茫。

 

詩篇25:6,「耶和華啊,求你記念你的憐憫和慈愛,因為這是亙古以來所常有的。懇求神用真理引導凡屬祂的兒女、教導你我來贖回這地,求神按其恩惠慈愛憐憫世人,以自己的良善正直,指示罪人走正路;願你我得智慧來治理、盡其所能保育環境,好在所踏之地安然居住。

 

(參考資料:CNNBBCnoviniteReutersdw.brasilVVolunteerINPE

 

相關閱讀》

【張文亮專欄】只要學會幾招「物理降溫法」!夏天幫你省冷氣電費

氣候成最大無聲殺手! 高溫再次敲響警鐘,基督徒更應加入祈禱和行動

2月竟熱到開冷氣?極端氣候升級為全球第一風險,未來10年仍主導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