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愈成熟,在教會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然而,教會事工是否能交由人工智能來管理?基督徒對於教會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又有多少呢?
一項關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指出,美國至少有一半的成年基督徒相信,人工智能可應用在組織敬拜音樂、規劃教會預算和執行行政任務上,其帶來的成效甚至能超過人類。然而,聚會佈道、擬定講章、靈性輔導及心理健康諮詢等事工,仍傾向由人類親自完成。
人工智能進步發展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開啟科技進步的新時代,不只帶來前所未有機遇,同時帶來複雜的「倫理問題」。而隨著該技術愈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可能超越人類的認知能力。
巴納集團(Barna Group)的一篇文章指出,當談到人工智能的「生成藝術」時,許多平台和應用程式提供AI生成藝術的功能,其中,圖像、聲音和文字只是其創造眾多內容類型的一小部分,而當中的真實感有時可與人造藝術相互媲美。
然而,儘管有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47%)相信人工智能可為藝術、音樂或故事等創意領域做出有意義貢獻,但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對此表示反對(27%)、或不確定(26%)。
另外,對於應用人工智能的擔憂,不僅反映在藝術創作上,宗教信仰也面臨著首當其衝的影響。
據統計,超過五分之三的美國基督徒、宗教人士及上教堂的成年人(63%)同意,「若從宗教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技術倫理令人擔憂。」
為了衡量人工智能如何影響教會事工,以下為美國成年基督徒的一些觀點數據。
教會事工交由人工智能?
美國基督徒觀點各有利弊
巴納集團和格洛公司(Gloo)的一項關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指出,美國至少有一半成年基督徒相信,人工智能可應用在組織敬拜音樂、規劃教會預算和執行行政任務上,其帶來成效甚至能超過人類。然而,聚會佈道、擬定講章、靈性輔導及心理健康諮詢等事工,仍傾向由人類親自完成。
該數據顯示,針對人工智能協助教會事工應用上,53%基督徒相信其能有效組織敬拜音樂;50%基督徒則認為其能在教會預算中提供財務建議;67%的基督徒更同意其在調度和規劃等管理事務中有卓越表現。
相較對於人工智能的樂觀期待,上述三項教會事工,分別也有41%、39%和28%的基督徒堅稱,人類才能真正完成這些任務。
此外,40%基督徒認為,人工智能有更大機會吸引網路受眾,29%基督徒堅持人工智能無法超越人類,23%基督徒則相信兩者帶來的成效大致相同。
在靈性輔導方面,86%基督徒更傾向人類從事這項事工,僅3%基督徒表示人工智能可比人類提供更好靈性服務,也有7%基督徒認為兩者持平。
同樣的,84%基督徒認為人類擅長心理健康諮詢,只有6%基督徒表示人工智能可做得更好,有6%基督徒認為兩者持平。
最後,針對擬定講章,63%基督徒對人類有更高評價,11%基督徒傾向使用人工智能,21%基督徒則認為兩者表現一致。
如何取得平衡?人工智能、人性與靈性
巴納首席研究員艾克梅(Ashley Ekmay)指出,該研究顯示,從倫理考量到提高應用層面的期望,個人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正逐漸轉變,尤其隨著AI不斷發展,有跡象表明「人們越來越重視科技的影響」。
格洛人工智慧主管比林斯(Steele Billings)於數據發布後表示,大多數成年基督徒普遍認為,舉凡諮商輔導、信息講道和帶領敬拜等「需親自接觸個人的事工」,應由人類完成。然而,令大多數教會領袖驚訝的是,許多基督徒對於其他教會事工使用人工智能持樂觀態度。
綜合來看,這些數據描繪了一幅謹慎樂觀的景況。「基督徒願意接受人工智能,因它可以提高教會的運作效率,但也需要維護『靈性中的精神和關係』。」
隨著人工智能不斷發展,倫理影響的討論依舊至關重要。尤其,關鍵挑戰來自於人工智能的應用,以及教會事工中的靈性與人性基礎,兩者間如何取得平衡,將會是一大挑戰。
(參考資料:Barna、Brnow、Religion Unplu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