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潘劉玉霞牧師表示,「沉默的400年」中,包含了耶穌基督的出生、以及以色列的亡國,這些都在魔軍影響最厲害的(時代)範圍。(圖 / 全國禱告網絡)

全國禱告網絡8/23-24舉辦「祭司總聚二」,本次主題為「洞見先機、撥亂反正」,信息七由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分享「神之子與撒但之子世代對決」。


但以理提到的「金像」牽涉到末後時代,對照史料來看,「沉默的400年」是整個希臘化非常蓬勃的時期,可謂是邪靈運行最厲害的時代;國度的更迭在這段時間由邪靈在操縱。

 

而在這400年當中,最偉大的歷史是——耶穌基督的誕生。

 

事實上,邪靈運行中非常可怕的事,包含了當時到處屠殺嬰孩,且在主後70年(羅馬帝國時期)發生聖殿被毁。此前,以色列國家已亡於主前586年的巴比倫時代。

 

由此可以明白,「沈默的400年」實非可以忽略的聖經歷史。

 

「須要去注意到,到底撒但藏在什麼地方,」因而,此次大會主題期盼引領基督徒——洞見先機、撥亂反正

 

400年間,大約從波斯帝國的尾巴到耶穌基督降生的主前4年,期間,猶太百姓經歷了非常多之事,如,神的選民重建聖城,以及以斯拉和以斯帖記,都在魔軍的影響之下。

 

如果仔細看魔軍工作的時間,是包括了整個以斯帖記(的時代)——撒但要把整個猶太民族全殺掉;牠也要殺掉耶穌基督。

 

1054年,天主教發生重大變革,分割成東正教和天主教,直到馬丁路德改教,產生新教(基督教);中間還發生了,313年時,羅馬第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等衝突的歷史。

 

猶太人經歷了什麼?

在波斯時期——

1.猶太教成形

2.敬拜獨一真神

3.會堂(Synagogue)出現

4.文士興起

5.希伯來聖經開始正典化

6.猶太公會(Sanhedrin)逐漸成形

 

猶太教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聖書、聖殿、聖所,直到耶穌道成肉身明言——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裏頭嗎?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哥林多前書 3:16-17 )

 

此對猶太人而言,實為非常大的挑戰。

 

而從歷史來看,以色列整個國家基本上就在波斯的年代,要回來建聖城聖殿,當聖城沒了,最後就是擁抱妥拉和拉比。

 

這整個變化過程,也在沉默的4百年中。

 

潘劉玉霞表示,末後的時代,是關於聖城、聖殿、聖書的爭奪戰。

 

在保羅的整個神學架構裡,一再提醒基督徒,今天我們成為時代性的基督徒,還是在「想像的基督教」中嗎?意即,參與服事、奉獻、禱告,僅此而已嗎?

 

面對「婦人即將生產的陣痛時期」,世代有許多從未有過的挑戰,可謂已經到了一個連教會界都沒有遇過的經驗。此外,福音要傳回耶路撒冷的這條路上,更是要面對到佛教(異教)、伊斯蘭教、聖戰組織等等。

 

一個最大的震動,是耶穌告訴神的百姓:你們是神的殿。

 

此觀念對一輩子努力重修聖殿聖城、把握聖書的猶太百姓而言,幾乎無法理解和接受。


但波斯國的魔君攔阻我二十一日。忽然有大君中的一位米迦勒來幫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諸王那裏。 他就說:「你知道我為何來見你嗎?現在我要回去與波斯的魔君爭戰,我去後,希臘的魔君必來。(但以理書 10:13, 20 )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以弗所書 2:2 )

 

今世的風俗已經在我們中間,加上今天地球村的影響,很多的東西傳播速度很快,在物質界、靈界皆如此。

 

這些我們當如何去防堵?並非去圍起一道宗教的牆,乃是要更加堅固我們裡面的真理。

 

以賽亞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說:「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 (羅馬書 9:27 )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啟示錄 21:7 )

 

上帝每一次在一個轉折的裡面,從聖經裡可以發現,祂從來都不是使用「大數」,都是使用「餘數、少數」。

 

神兒女今天面對的是這時代的一個改變,上帝在預備的是屬靈的貴重晶片,以讓祂的整個工作能完工。

 

你我要經過什麼樣的挑戰?在末後,撒但之子跟神之子如何面對這場戰役?

 

神之子——彼得、保羅

撒但之子——西門、掃羅

 

彼得以前叫西門,保羅以前叫掃羅,從前的他們都是違背神的,但是當他們變成彼得、保羅的時候,是被神所用。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 他是抵擋主,高擡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帖撒羅尼迦後書 2:3-4)

 

教會建造的根基?

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於開場表示,心中一直有強烈的負擔,以「一個基督的身體」眼光來看,每個神兒女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而你我與使徒、先知們(如保羅、摩西、大衛等)一樣,都為一個基督的身體。

 

以弗所書2:20指出,教會當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從近期7.2強震事件,也能反思到「根基的問題」。

 

「一個強而有力的教會,一定是一個根基強盛的教會。」潘劉玉霞表示,教會需要栽培出更多的祭司;從聖經中得以明白,當祭司行使其正確職任時,整個國家、列國會進入上帝同在的光景。

 

「一切始於我們跟神話語的認識。」神的話就是人生命的糧,且要能實踐、應用出來。

 

現今世代,戰爭、各樣災禍等頻繁發生,人類正處於「末期中的某一時段」,而聖經但以理書中所指的「金像」(歷史軸),當中提及已發生、且即將發生的事情,能以之檢視。

 

並且,從但以理書可知,「國度的更迭與魔君有關」,即,牽涉到「邪靈 、風俗」;基督徒必須知道,魔君是表現在「當時代(不同世代)的文化中」。

 

同時提醒,若基督徒習慣不讀聖經,只求問牧者、先知來找答案,此信仰模式其實非常像古時候人與神的關係,又類似算命,「這都是靈界運作的習慣」。

 

自馬丁路德改教運動後,聖靈已打開「人人讀聖經」的時代,且切不可忽略,教會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聖經已明明提醒,金銀寶石、草木禾秸的工程,經不起風吹日曬、各樣震動的試驗,因而,基督徒必須受聖經裝備,以成為健壯的祭司,真正成為合格的祭壇,向神獻上合格的祭物。

 

基督徒(教會)一定要有好的「基礎建設」。換言之,每一次的建造,也當從聖經的價值,除掉個人生命裡許多不合神心意的想法和行為。

 

當基督徒對於神的話語越透徹,針對很多事就越能快速明辨,以致能快速做出正確反應與實踐。

 

過去,禱告網絡多次帶領眾人看「巴比倫如何影響歷史發展」,此次要看的是「保羅四次宣教路徑」。

 

識破魔君思潮,反思你我信仰

巴比倫金象的魔軍,對今天的台灣教會界、以及世界的教會,影響仍然存在。

 

潘劉玉霞牧師特別以「保羅們 興起!」共勉。

 

會中,從亞歷山大得國的歷史,撇見整個地中海、波斯文化,盼望今日基督徒重新再讀使徒行傳13章之後的內容,擁有更新的眼光。

 

從歷史發展與事實來看,當時亞歷山大深受巴比倫、波斯、希臘文化所影響。

 

影響的價值觀包括:相信一切都在眾神(靈)的控制中、只求自己的福、沒有異象的民、談和與不付代價等等。

 

波斯是個機會主義者,相當利己、無忠誠度,一切財富都致力建設巴比倫。從而反思今日的教會、基督徒,是否也是以「利己」的出發點來追求神?

 

「我去到教會、我做這件事,對我有好處才這麼做!」若如此,就是一名機會主義者。

 

舉例而言,你是否只是想:「教會給我的好處是什麼?」或是聽說哪間教會有復興,就跑去那裡。

 

還是會思考:「教會對我的門訓和建造是什麼?」以致打好生命的根基,得著真正的自由與真正的福音。

 

「機會主義者是受波斯魔軍養大之下的思維者,」這一點在教會的裝備門訓上,實為非常嚴肅的課題。

 

此外,波斯國對國家沒有高度忠誠(沒有異象的民),在享樂中失去奮鬥意義。

 

波斯魔軍有一特色:賄賂。

 

反思,身為基督徒,當給你一名好的伴侶、一個好的工作時,是否就遠離了神?

 

「賄賂向來是仇敵所做的,使你失去忠誠度。」

 

而波斯國擅長談和(不付代價),反思到,仇敵也時常跟神兒女「談和」,例如:不用這麼認真讀經。但是,神所要訓練的一群人,是具有「高度的忠誠」。

 

最後,從「亞歷山大又為埃及的信仰所吸引」,提出屬靈反思。

 

保羅們,興起!

保羅的四次宣教行徑,也就是保羅所寫的13卷書信內容,傳遞重點為何?

 

列王紀下17:33

他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自己的神,從何邦遷移,就隨何邦的風俗。

 

以賽亞書2:6

耶和華,你離棄了你百姓雅各家,是因他們充滿了東方的風俗,作觀兆的,像非利士人一樣,並與外邦人擊掌。

 

以弗所書2:2

那時,你們在過犯罪惡中生活,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領袖,就是現今在悖逆的人心中運行的邪靈。

 

潘劉玉霞指出地圖而言,保羅宣教的地域,都受這些「風俗(希羅文化思潮)」影響。從而提出「基督徒極深的挑戰」,你我是屬於哪一種?

 

1.獨一神論(沒有神兒子耶穌)

2.泛神論

3.三位一體

4.半神半人

5.唯物崇拜

6.異象與國度

 

面對希羅文化思潮,保羅是怎麼做的?保羅在證明,所信的不是一神、泛神、不是半神半人,乃是三位一體真神,那一位神就是耶穌、就是基督。

 

保羅非常強烈的在辯論「耶穌基督就是神」。

 

回到當時代背景,猶太人為何如此恨耶穌?因為耶穌跟人們所想的神非常不一樣。

 

百姓所認知的神一定要大有能力,然而耶穌身為木匠的兒子,令人非常疑惑。

 

當時耶穌所行的各樣神蹟令百姓稱奇,猶太人無法否認此事實,但心中過不去、無法接受耶穌是神的兒子(獨一神論);且當時耶穌常與不被社會所接受的痲瘋病人、稅吏、妓女等族群談話,猶太人視之為不聖潔,進而對耶穌起了「殺心」。

 

使徒行傳3:10-13

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那人正在稱為所羅門的廊下,拉著彼得、約翰;眾百姓一齊跑到他們那裡,很覺希奇。

彼得看見,就對百姓說:以色列人哪,為什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什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或作:兒子)耶穌;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

 

藉著此段經文反思,今天我們是否以為,神的僕人能禱告行出能力,是因「人的敬虔」?

 

潘劉玉霞表示,人的敬虔並不能帶下神的能力,那完全是出自上帝的能力。意即,神的能力不受到人的敬虔與否影響,人的敬虔也無法要脅、賄賂神來做什麼。

 

若我們以為,人的敬虔能帶下神的能力,這叫做「行功德」,屬於「宗教」行為。

 

使徒行傳14:8-18

(節錄部份)眾人看見保羅所做的事,就用呂高尼的話大聲說:有神藉著人形降臨在我們中間了。於是稱巴拿巴為丟斯,稱保羅為希耳米,因為他說話領首。

 

巴拿巴、保羅二使徒聽見,就撕開衣裳,跳進眾人中間,喊著說:諸君,為什麼做這事呢?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

 

從上述經文可見,眾人看見保羅所做的事,視其為「半神半人」。

 

提醒每個基督徒,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我們是蒙恩的罪人,是神的能力在我們身上,不是自己能發出能力;連一個人的敬虔,也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的做工。

 

人的稱義與成聖,一切都是神的作為,非人的行為。神兒女本該敬虔度日,但敬虔與能否撼動天地,為兩回事。

 

使徒行傳16:18-19

他一連多日這樣喊叫,保羅就心中厭煩,轉身對那鬼說: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從他身上出來!那鬼當時就出來了。

使女的主人們見得利的指望沒有了,便揪住保羅和西拉,拉他們到市上去見首領

 

從上述經文可見,人即使拜「鬼」也無所謂,因最在乎的是「自身得利」,這就是信仰中的「利益交換」,也是當時代希臘文化的「思潮」。

 

使徒行傳17:16-18

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於是在會堂裡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什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

 

當時滿城都是偶像,保羅傳講耶穌的內容,反而被視為胡言亂語、外邦鬼神。

 

保羅身處這樣的地方,滿是「得利、為己」,充斥巴比倫魔軍的思想,反思今日的教會是否也是如此參雜?

 

保羅在所到之處,向其同胞致力辯論神的道。時至今日,我們傳講的福音,是否與保羅一致?有否在魔君風俗充斥的世代,把三位一體真神傳述清楚?

 

潘劉玉霞再舉歷史反思,基督徒追求聖靈,是否是為了得著超自然能力(特異功能)?若存有如此動機,也要非常小心,因為恐想把自己變成「半神半人」。

 

當整個時代浸泡在巴比倫的思維中,保羅所辯論的是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

 

保羅曾言: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1:8)

今天,在魔君參雜、混雜異教的世代中,教會應當持守純正的福音,並往上建造,而非傳講「信耶穌得好處」的福音。

 

求主幫助我們,在末後的時代,願『保羅們興起』!——把福音講清楚。

 

潘劉玉霞鼓勵基督徒,讀保羅書信、使徒行傳,配合「地理」去讀,會有一個大開啟,將有完全不一樣的眼光。

 

想一想,保羅去到各地宣教,許多人都想「殺」他,為什麼?

 

今日願你我甦醒,對得起這個世代,傳講靠近上帝所告訴我們的福音內涵。

 

願我們有一樣的心志,效忠耶穌基督的國,坦然無懼地傳講福音!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