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沒有國外宣教士,台灣就沒有基督信仰」,大概不會有人反對。
台灣基督信仰始自大航海時代的17世紀,由荷蘭宣教士帶入,後因統治政權轉移,基督信仰在台灣曾中斷許久,但隨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台灣正式「開港」,各國宣教士的到來,又再一次將基督信仰帶入台灣,發展至今。
上週六(9/28),新北市八里的樂山教養院歡慶90週年院慶,院區內廣闊草地上的攤位與人潮眾多,快樂氣氛在人與人之間渲染,而舞台上的講者們不約而同地都提及一個人:戴仁壽醫師…
「今天祢賜給我們一個涼爽的天氣,陽光剛好,微風剛好。」活動一開始,樂山基金會董事游宗仁在禱告中感謝上帝,別於前幾日的連續下雨,新北市八里當天的天氣,在院慶過程中舒適宜人,有如上帝也為這以祂名所建立的佳美之地歡慶一般。
以基督的心,疼惜被社會拋棄的人
90年前,加拿大醫療宣教士戴仁壽醫師因著聖經的教導「叫長大痲瘋的潔淨」(馬太福音10:8),在觀音山麓依山傍水處購入19餘甲地,只為了給被社會拋棄的「痲瘋病患者」一個生命重生的機會。
樂山教養院原名「樂山園」,是戴仁壽醫師參照國外痲瘋病療養院所設計規畫的「家園」,只在五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築屋舍,為的是讓他們在樂山園也能有勞動、休閒與交際空間;如90週年院慶場地下的大草原,曾是院民耕作的田地。
戴仁壽將「家」的概念,透過各式各樣設計,使園區成為重建這些人,使其再次回到社會的盼望之地。
早期的樂山教養院依山傍水,坐落於稻田當中,有著「紅磚聚落」稱號。戴仁壽醫師藉著環境條件,讓痲瘋病患者「生活」在院區內。(圖/樂山教養院 官網)
1934年,樂山園落成後,除當時仍位於新莊舊址,由日本政府管理的樂生療養院外,樂山園成為當時北部唯一一家收治痲瘋病患者的私立療養院。但平靜的日子並不長久,幾年後,時代挑戰接踵而至。
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當時在台的外國宣教士處境變得艱難,戴仁壽因此短暫離開台灣。
緊接著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撤退來台,各式各樣改革出現,樂山園廣闊土地因此成為某些人眼中覬覦目標,在戴仁壽四處奔走、請願下,最終才成功保住該土地。
時至今日,樂山教養院經歷許多危機,從土地所有權到調整服務對象,在一次又一次挑戰中,時代改變了它的許多部份,但唯一不變的是,一直有一群人,用自己的生命服務社會中最需要幫助的人們。
樂山教養院目前以成人身心障礙者為主要服務對象,院內共收容118位院生,除基本生活照護外,並引進非傳統治療方式,如:繪畫、音樂治療等,使院生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耶穌)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 10:10)
樂山教養院90週年院慶,展出院生在藝術治療課程中的繪畫作品。(圖/記者高昕正)
肢體間連結,成就愛的擴張
本次樂山教養院院慶參與義賣的攤位總共有50攤,其中,已連續十幾年都來擺攤的新莊浸信會姊妹蘇美樺,今年帶著丈夫、兒子、兒媳與孫子,祖孫三代一起參加,她說:「我的孩子、孫子都來了,只要一直這樣傳下去,樂山就不會斷了。」
蘇美樺同時帶著教會弟兄姊妹一起響應義賣活動,她說,教會的人需要走出去,才有辦法使人認識上帝。
「志工要做一輩子,不是一下子,因為他們(樂山教養院)有需要,我們就來幫忙。」蘇美樺談起最一開始來到樂山教養院的原因,只單單因為它也是基督教機構之一,而如此單純的出發點,結出了今日祖孫三代與教會肢體一同服事的甜美果實。
台北新莊浸信會姊妹蘇美樺(右一)帶領一家人與教會肢體一同參與義賣活動,至今已超過十年。(圖/記者高昕正)
在新莊浸信會後面——台北真道教會的攤位上,廖唯嬌姊妹正整理擺在桌上的商品。自退休後,她就覺得,應該支持最偏遠地方的機構,而當時,位於新北市八里的樂山教養院成為首選,沒想到一做就是17年。
「我本來都跟著真道教會(擺攤),但越做越大,今年是第一次自己規畫了一個攤位。」中原校牧室的同工姊妹,介紹著自己是如何來到樂山教養院參與義賣活動。
其攤位上,結合了學校附近早午餐店、中原大學校務研究暨評鑑中心,與她自己服務的中原大學校牧室三方人馬,一同為樂山教養院一年一次的院慶義賣活動付出心力。
透過樂山教養院一年一次的院慶義賣活動,台北真道教會姊妹廖唯嬌(右三)與好友們彼此連結,服事反而成為眾肢體凝聚關係的管道。(圖/記者高昕正)
回應社會需求,需要更多「樂山」
活動現場,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並感謝樂山教養院一直以來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照顧。
李美珍提及,在新北市404萬人口中,光是身心障礙者的人數就高達18萬人,是全國最多身心障礙者的城市,而新北市除了提供這些身心障礙者機構式、居家式及社區式的照顧外,也希望他們在人權上能得到更多維護。
面對接下來社會中的長照需求,李美珍表示,因應政府即將推出的「長照3.0」計畫,新北市政府將會與政府和民間單位協力合作,全方位照顧有失能照護與長照需求的民眾。
樂山基金會董事長莊焜明同樣看見社會中的長照需求,他表示,在安養、長照方面,若能得到政府幫助,樂山基金會願意在未來發展長照服務。
「我們有土地,若政府需要,我們可以配合,照顧社會中有需求的同胞。」莊焜明盼望,藉著上帝賞賜給樂山的土地,來回應時代需要,如同90年前戴仁壽,照顧社會中最小的弟兄一般。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耶穌)身上了。』(馬太福音 25:40)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左二)與樂山基金會董事長莊焜明(左三)、義賣單位合影。(圖/記者高昕正)
展望未來,今年五月剛上任的樂山教養院院長楊詠麟,於活動後的受訪中表示,她已積極著手改善目前樂山教養院中的「四老」問題:機構老化、服務對象老化、家屬老化及師資老化,並以「主動出擊」方式,透過人力銀行網站的推薦,邀請更多願意加入樂山團隊的人才,解決目前各地機構都會遇到的「人力缺乏」問題;而從今(2024)年五月至今,樂山教養院已增加了8位專業服務人力。
談及迄今走過90年的樂山教養院,楊詠麟回憶起自己因著「希望更多幫助樂山」,而重新回到學校就讀社工專業的日子,期待以自身微薄力量,幫助樂山教養院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樂山基金會董事長莊焜明在受訪最後,引用約翰福音13章35節經文指出,身為一位基督徒,最重要的便是「彼此相愛」,無論是過去90年,又或是面對接下來社會中的長照需求,樂山以基督的愛來對待眾人的心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