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前陣子展開國際牧靈訪問,於9月26日抵達盧森堡,呼籲該國應作為歐洲的和平燈塔,並發揮信仰的關愛創建家園,以接待逃離戰爭地的難民。
方濟各表示,「我鼓勵你們忠於這項信仰遺產,並繼續讓盧森堡成為友好家園,服事那些敲門尋求幫助和接待的羊群。」同時再次呼籲,所有人都要在教堂裡受到歡迎。
方濟各於9月26-29日展開其任內第46次國際牧靈訪問,分別造訪盧森堡和比利時兩個國家,談論包括和平、移民、氣候變化和青年未來等主題,同時關注當地教會發展,試圖重振因世俗趨勢和虐待醜聞而正萎縮的天主教徒。
曾經,聖約翰保羅二世於1985年展開10天訪問之旅,沿途造訪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等歐洲國家,並發表近60場演講,受到數十萬虔誠信徒歡迎。為追隨聖約翰保羅二世的旅程,此次方濟各的牧靈訪問有相似行程,盼能與歐洲天主教徒有更多對話。
宣揚福音,期待盧森堡向歐洲展示和平
方濟各於訪問首日抵達歐洲大陸中心的盧森堡,並會見該國大公、首相和其他政府官員。
演講中,方濟各呼籲,歐洲要成為戰時的和平燈塔和溫馨家園,並指出,盧森堡位於歐洲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該國曾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皆遭到入侵,誇大的民族主義和有害意識形態都帶來嚴重後果。
「我們不要忘記,戰爭永遠是失敗的。非常可悲的是,在一個歐洲國家,產生最多收入的投資是武器製造。」
「意識形態永遠是民主的敵人。」方濟各重申教會當致力促進福音、啟發和平與愛的承諾,並強調盧森堡可向所有人展示和平的好處,而非戰爭的恐怖。
當中也讚揚,盧森堡向外國人敞開大門為歐洲的典範,及重申各國團結一致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支援較貧窮國家方面。對此,方濟各希望該國能運用其財富幫助這些國家,以減少歐洲難民問題發生。
「福音是個人和社會更新的生命源泉,以及永遠新鮮的力量。」方濟各鼓勵,盧森堡作為重要「文化十字路口」,應繼續履行其促進全球合作的使命,使所有人都可成為國家整體發展重要角色,並與教會的社會訓導相互呼應。
拜訪盧森堡聖母院
隨後,方濟各拜訪盧森堡聖母主教座堂(Cathedral Notre-Dame),該教堂是由方濟各所屬耶穌會於1600年代初期投入建造,成為基督教在歐洲歷史上悠久且核心的紀念碑。
方濟各與該國天主教團體會面時,給予他們為有需要人們的歡迎與付出的極大肯定,並鼓勵忠於這項信仰遺產,以及讓盧森堡成為友好家園,服事那些敲門尋求幫助和需要被接待的羊群。最終不斷重複對天主教會的呼籲,「所有人都要在教堂裡受到歡迎。」
教宗在盧森堡停留不到一天,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並給予當地天主教信徒鼓勵及安慰,隨後飛往比利時。
盧森堡天主教會的挑戰
曾經,盧森堡是一個天主教國家。1985年,盧森堡人認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約為79%,其中90%是天主教徒。如今,大部分的盧森堡人都認為自己「沒有」宗教信仰,而信仰天主教的人口下降至41%。
據統計,盧森堡66萬居民中只有一半是本地人,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其他歐盟國家,僅約10%來自歐盟以外國家,其中,該國境內約有4,255名非歐盟公民逃離戰爭而受暫時保護。對此方濟各強調,許多移民處在不人道及危險條件下,期勉彼此:「擁有財富也伴隨著責任。」
作為盧森堡的唯一紅衣主教,霍勒里奇成為教宗造訪當地的重要顧問,除以朋友兼導遊身分帶領訪問團,並邀方濟各一同前往當地一家足球主題咖啡廳。
「面對移民、不同信仰和無信仰的人民紛紛湧入盧森堡,成為當今盧森堡教會面臨極大變化和挑戰的主要原因。」霍勒里奇在一篇報導中提出,人們不再能修復半個世紀前所存在的教會,而是必須努力在當前世俗化中尋找上帝的蹤跡。
(參考資料:RNS、euronews、Vantic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