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美國巨型教會馬鞍峰教會創始人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受邀成為第四屆洛桑大會的講者之一、分享信息。(圖/ Fueled by Hope FB)

今(2024)年已屆齡70歲的華理克牧師全職服事逾半世紀,在此屆洛桑會議中,他向與會者分享,相信神所定的大使命是個可以實踐的目標,但需要有「忠心信徒」、「眾人同工」兩大因素方能成就。

 

為此,華理克擘畫願景,願用未來10年的時間幫助新世代領袖,也提供10點建議,期許更多基督徒領袖一起奔跑天路!

為福音的緣故、彼此配搭

第四屆洛桑大會於9月22日至28日在韓國首爾盛大舉行,吸引全球上萬名信徒共聚一堂,同心探討當前普世宣教 的不足與契機。

 

為此,本屆會議以「讓教會一起宣揚並彰顯基督」為主題,邀請50多位講者與會,希望促進全球眾教會一起關心職場宣教、跨世代門訓、信仰受迫害地區、新興科技帶來的影響的多個主題,期許放眼2050年,全球教會都能同心同工、在宣揚福音的大使命上彼此緊密配搭。

 

美國巨型教會馬鞍峰教會創始人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也參與此次盛會,會中,他在適逢事奉54週年之際宣布,將用接下來10年時間幫助新世代教會領袖「奔跑並完成他們的天路賽程」,樂見有更多人走入命定、回應主的託付與大使命。

 

華理克也於會中分享,自己在帶領馬鞍峰教會時,如何透過單單跟隨耶穌、行出好見證,而帶出「教會人數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 news-details
  • 華理克預計用未來10年時間,幫助新世代教會領袖。(圖/ Finishing the Task FB)

同心奔跑屬天賽程

此外,華理克也提供10大祕訣,作為彼此同工時可一起投入的目標:

 

1.向神支取力量

服事者都需要禱告,從神支取屬天的大能。聖經《使徒行傳》中記載禱告的事蹟至少有四十多處,可見「禱告」的重要性

 

要成為神的兒女,你我必須「口裡承認」、「求告主名」,禱告就成為最重要的課題。華理克亦據此呼籲,當我們都像初代教會的使徒那樣禱告時,也就能見證《使徒行傳》中禱告所帶來的神蹟奇事。

 

「朋友們,當我們開始像《使徒行傳》中門徒那樣禱告時,我們就會開始擁有像他們在《使徒行傳》中那樣的能力。」

 

2.為每個人翻譯神的話語

華理克說,「我們必須為每個人翻譯神的話語。」

 

因神的話語是活潑、有功效、有能力的,可以帶動生命改變,然而服事者需要學習「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哥林多前書9:22)」,讓聖經真理能用各樣不同的語言使人明白,因世界上仍有數十億、完全不曾聽過福音的「未得之民」。

 

「在五旬節,上帝展示了翻譯的重要性,因為祂用方言創造了翻譯奇蹟。」

 

華理克表示,在五旬節的早上,門徒開始用其他國家的語言說話,從而讓在耶路撒冷的客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聽到福音的信息,這不該只是五旬節的神蹟,而是每位信徒都該投入的服事。

  • news-details
  • 華理克邀請每一位基督徒都投入服事、在大使命中同工。(圖/ Rick Warren X)

3.欣賞多樣性

「我們必須欣賞人與人之間的多樣性。不是忍耐,也不僅是單純地接受,而是為這樣的特性感到驕傲,並打從心底喜愛與慶賀。」

 

華理克認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特性,是上帝創造工作的奧妙,神讓我們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進而讓世界有了多元性和無數的變化。

 

「各式各樣的教會事工也因此產生!」他說,多樣性是福音事工一大特點,能讓各教會有各種契機來接觸不同的人。

 

「當我們學會欣賞並喜愛這些不同,就打開彼此同工的契機。」

 

4.訓練每位信徒傳揚好消息

「讓信徒成為門徒,每個人都有傳福音的能力與行動是必要的。」華理克說明,彼得在五旬節時引用先知約珥的話,來解釋為什麼婦女們在五旬節傳道。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使徒行傳2: 17-18)」

 

他也於2003年依循聖經教導,在馬鞍峰教會發起全教會宣教運動,每位教會成員都要有自己的傳福音計畫,教會再據此提供所需裝備。

 

馬鞍峰教會全員宣教運動推行7年,共有26,869名成員受差派,在197個國家建立教會。

 

因而華理克格外期待,能協助更多教會推動「全員宣教的行動」,從「信徒」到「門徒」、再從「門徒」到「使徒」,為神集結天國大軍。

 

5.言行一致、活出神教導

華理克提醒,服事者必須活出有主同在的生命,才能完成福音大使命。

 

「言行一致非常重要!」其強調,「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路加福音10:37)」,神期許我們遵守從祂而來的一切誡命,如此行就同時達成了「愛神、愛人」,並「領人作耶穌門徒」的目標。

 

6.向世界樹立「愛的榜樣」

最能吸引人靠近福音的元素是「愛」!華理克表示,傳福音一大關鍵,是服事者要和福音朋友間搭起一座愛的橋樑,讓耶穌藉此顯明。

 

「成長的教會有愛,有愛的教會會成長。」

  • news-details
  • 此屆洛桑會議吸引上萬人與會,同心宣揚並彰顯基督。(圖/ Lausanne Movement FB)

7.選擇租賃而非建堂

華理克建議:「我們必須重新使用已經存在的現有空間。」並認為這是能「最快讓教會與社區產生連結的方式」,他提到馬鞍峰教會在建造獨立會堂的前十年,會友人數增長50%。

 

馬鞍峰教會在初次建堂完成後,已有13年沒有新的建堂計畫。華理克回顧,會堂建成前,教會每周都有上萬人前來聚會,「因此,不要說一定要蓋教會才能有發展和復興,最快的方式仍是讓教會融入社區之中。」

 

8.讓敬拜成為喜樂的見證

「我們的敬拜必須成為喜樂的見證!」當喜樂歡慶敬拜時,教會就可吸引非信徒就近,好聽的音樂、感人的氛圍,都能帶來極大吸引力。

 

9.分享一切

使徒行傳2:44教導,「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這代表,信徒需要學習分享所有的一切,然後才能同心、同工。

 

10.付代價、願意奉獻

「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使徒行傳2:45)」後續的這節經文也明確教導,追隨神的人會願意獻上一切,將所擁有的與需要的人分享

 

「這些是每個人結束洛桑會議、回家路上就可以開始做的事情,」華理克期許,有更多教會與領袖們一同投入,如此屆主題所宣告的──「讓教會一起宣揚並彰顯基督」!

 

參考資料:Christian Todaylausanne.orgChristian Post

  • news-details
  • 期許不只是參與會議一時的感動,而是有真實行動、帶出影響力的感動!(圖/ Lausanne Movement FB)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