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親自挑選的12名門徒,竟都只不過是漁夫、勞工階級無名小卒、佃農、低下階層人士。這說明,「無名小卒」正是神所要使用的人!
《布衣聖徒:看耶穌的領袖塑成》一書由「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作者麥約翰(John MacArthur)強調,神特別喜愛的器皿是「無名小卒」,這樣,人在祂面前就不能自誇。
耶穌「揀選」與「呼召」門徒的過程
耶穌親自選派要作祂代表的12名門徒,實際上,當時候耶穌的跟隨者都是極其平凡的人,但祂卻藉著他們來推動擴展神國策略。
耶穌選擇了12個易犯錯的人,作為推展事工的媒介,而非借助群眾勢力、軍事力量、個人魅力、公關活動來成就祂的計畫。
耶穌親自挑選這12名門徒,並在他們身上投注大量心血;是耶穌揀選了他們,不是他們選擇了耶穌。
耶穌「揀選」和「呼召」門徒的過程,顯然可分為下列四階段。
第一階段:「歸正」的呼召
每位門徒在服事之前,都要先蒙召進入救贖。人必須承認耶穌是神真正的羔羊、是萬主之主,並用信心,滿心歡喜地接受祂。
此階段的呼召,並不要求全職事奉,根據福音書描述,耶穌在開始傳道時,門徒雖然很高興聆聽耶穌的教導,並願意成為祂的學生來跟隨祂,但他們並沒有放下原有工作,而是繼續靠著固定工作來維持生計。
第二階段:服事
當時,現場有兩艘船灣在湖邊,漁夫們補了一整晚的魚卻一無所獲;但,當彼得依照耶穌吩咐的話去做了之後,所圈住的魚多到網險些裂開,船甚至要沉下去。
耶穌行完這個神蹟後,緊接著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當下,安德烈和彼得立刻捨了網跟從了耶穌,雅各和約翰也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從那時起,他們就再也沒有與耶穌分開。
第三階段:成為「使徒」
使徒的職分是從實習開始,受耶穌差派出去做工。耶穌差派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因為在此階段,他們還無法獨當一面;耶穌讓他們兩個人一組,以便互相扶持。
整個訓練過程,耶穌與他們緊緊連結在一起,就像母鷹在小鷹開始學飛時看守著牠們一樣。
這些使徒每次受派出去一段時間後,一定返回將所作之事告訴耶穌。每完成幾次服事,他們就會有一段較長時間與耶穌同住,一起教導眾人、服事、團契和休息。
第四階段:呼召
此階段是在耶穌復活之後,對使徒進行蒙召的階段。這時,出賣耶穌的猶大已自盡,不在使徒行列裡。
當時,耶穌以復活的身體,出現在其他11位使徒面前,並差遣他們到世界各地,使萬民作祂的門徒。
事實上,這是一個殉道的呼召;他們每個人最後真的都為了福音的緣故而犧牲了生命。
這些使徒雖經歷重重攔阻,卻仍得到最後勝利。他們遭受嚴厲迫害、甚至殉道以達成使命,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得勝、進入榮耀裡,而他們永續不斷的福音見證,顯明了神謀略中的智慧。
12使徒都是「平凡的人」
耶穌揀選12名使徒時,並非他們有超凡能力,或是在靈性上高人一等;相反地,耶穌好像是刻意揀選以「平凡」為特質的人。
他們是加利利人,不是菁英份子。(加利利人都被視為低下階層、未開化的鄉下人,是凡夫俗子、無名小卒。)
12名使徒和你我都一樣,是從不配、不夠資格的人當中受揀選。他們「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並非因其與眾不同而被提升為卓越不凡的人,他們完全是藉著陶匠的工,才被轉化成榮耀器皿。
許多基督徒的靈性生命和見證受到「罪」和「失敗」的影響時,會感到灰心喪志,很容易就認為「自己是毫無價值的無名小卒」。但是,「毫無價值的無名小卒」正是神所要使用的人,因為祂所要陶冶的就是這樣的人。
撒但或許想說服我們相信自己的缺點,會「在神的面前」和「在教會裡」成為無用的人。
但,在耶穌揀選使徒時證明了一件事,就是神能使用不配的、不夠資格的人,祂能使用無名小卒!
12使徒能把世界翻轉過來,非因有非凡才能、超人智力、強大政治影響力或特別的社會地位,乃因「神在他們裡面作工」。
神揀選謙遜、卑微、溫柔、軟弱的人。這樣,當他們的生命改變了世界時,無庸置疑,其力量來源不是來自人,而是來自神的真理和祂在人裡面的能力。
神在世間工作的歷史,其實就是——祂使用不配的人,將之塑造成合用器皿的歷史。神塑造人,就像陶匠小心翼翼地塑造陶土。
耶穌揀選的12人中,沒有哲學家、傑出作家、著名辯論家、優秀老師或任何發表偉大演說而聞名的人。
12使徒是在聖靈帶領下,變成偉大的屬靈領袖和傳道者,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天賦的演講技巧和領導能力,或是有學術方面的成就。
讓這些使徒這麼有影響力的因素唯有一個,就是他們所傳講的信息本身帶有大能。他們雖是如此平凡,但所講的真理並未因此受到虧損。
這些使徒只不過是漁夫、勞工階級無名小卒、佃農、低下階層人士;從當時人們給予的評價來看,福音是「愚拙的信息」,使徒是「粗俗的講道者」,其教導談不上出類拔萃。
實際上,神特別喜愛的器皿是「無名小卒」,這樣,人在祂面前就不能自誇。
換句話說,祂所要揀選的人,為的是祂能得榮耀;神揀選軟弱的器皿,免得人把能力歸於自己,而非歸於使用這些器皿的神。
麥約翰分析,除了猶大這個特例之外,耶穌所揀選的其他11名使徒,他們之所以能為這世界留下如此不可抹滅的影響,正是因他們「深深愛慕神的榮耀」,願意「順服聖靈的帶領」,而不是靠著天賦的技能或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