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第四屆洛桑大會現場聚集至少5000名領袖、基督徒,為著基督教受迫害的歷史,警醒代禱。(圖/ Lausanne Movement)

在第四屆洛桑大會(Lausanne Congress 4)上,曾經被囚多年、今獲釋的伊朗籍牧師法蒂說:「但與等待我們的榮耀相比,這些苦難算不了什麼!迫害只是基督徒歷史的一頁,從不會是最終頁。」

 

來自印度和伊朗受迫害基督徒的見證,大大激勵現場5千多名會眾,眾人夾帶著淚水及迫切的心祈禱著,並備受勉勵繼續忠心為主擺上!

  • news-details
  • 第四屆洛桑大會(Lausanne Congress 4)在韓國首爾仁川舉行。(圖/TGC

自1974年第一屆洛桑大會以來,教會領袖們與日俱增關注因信仰而遭受苦難的基督徒。

 

伊朗籍牧師法希德·法蒂(Farshid Fathi)在1990年代中期接受基督信仰,並見證基督教會在自己的祖國不斷成長,儘管在1996年時,伊斯蘭政權殺害了7名基督教領袖。

 

「傳福音」與「迫害」之間的連結是顯而易見的。基督教領袖和見證人在談到迫害問題時,更強調「牧養」對信仰受苦之人的重要性

 

奈及利亞基督教領袖吉迪恩‧帕拉‧馬拉姆(Gideon Para-Mallam)牧師,在此屆洛桑會議的世界福音化大會上,告訴來自全球各地5,200名基督徒:迫害帶來的一個挑戰是,教會陷入腐敗和敬拜虛假偶像的混合信仰,易落入誘惑。

 

他的呼召異象為「從非洲到世界,從世界到非洲」,致力於喬斯帕拉‧馬拉姆和平基金會(Para-Malam Peace Foundation)的事工,倡議國際關注對受迫害教會的相關關懷。

 

他引用OMF國際組織全球大使馮浩鎏(Patrick Fung)牧師早些時候發出的警告:「正如馮浩鎏博士今天上午分享的那樣,逼迫永遠不會扼殺教會,妥協的福音。因此,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基督徒面臨的真正挑戰—對逼迫缺乏統一的、符合聖經的回應。

  • news-details
  • 受迫害的地區,需要國際更多關注及援助。(圖/Opendoor FB

迫害中忍受苦難,成就門徒訓練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少內戰及大規模屠殺正在發生,而這些屠殺,在很大程度上隱藏了背後的真實意義—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強化。

 

帕拉·馬拉姆說:「後果是毀滅性的,這導致對基督徒的迫害和恐怖攻擊加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基督徒所遭受的迫害,大大小小,其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在非洲實行伊斯蘭主義。」

 

帕拉·馬拉姆分析,在奈及利亞、布吉納法索、厄立特里亞和莫三比克等國,性暴力已成為恐怖組織迫害的武器。而在奈及利亞,貪腐不僅阻礙了經濟發展,也直接影響基督徒的安全。

 

然這些迫害過程,促使基督徒忍受苦難,亦成了門徒訓練的一種方式。

 

其中一個例子是:奈及利亞女童莉亞·沙里布(Leah Sharibu)。

 

她自2018年被恐怖份子綁架,多年囚禁期間從女孩長大成人,而上帝就在當中藉由她做工—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遭囚禁的一些女孩們開始參與禱告、學習聖經中的禁食,其中一名女孩甚至放膽告訴囚禁她們的領導人:「我不屬於這個地方。我在禱告,我相信上帝。」

 

整整三年後,上帝把莉亞·沙里布帶了出來,儘管迫害越來越多,但今天她已重獲自由。

 

非洲興起了更多基督徒重溫《使徒行傳》的精神,學會為基督捨命,以此見證自己的忠心持守。帕拉·馬拉姆說:「上帝也從迫害中贏得靈魂。願上帝繼續做祂的工作,願上帝在迫害中仍得著高舉與榮耀。」

  • news-details
  • 伊朗籍牧師法希德·法蒂(Farshid Fathi)現身洛桑第四屆大會上,見證迫害與囚禁不會使基督信仰結束。圖為示意、非本次大會照。(圖/美佳堂MegaCMC YouTube)

伊斯蘭世界成了主要迫害基督徒的環境?

伊朗籍法蒂牧師也分享,迫害並沒有阻止教會

 

「2005年我們開始在伊朗建立家庭教會,當時我們只有兩個家庭,五年後,家庭教會已經有50家。」

 

而那次聚會後不久,法蒂和十幾名聚集一處作禮拜的基督徒同時被捕,罪名是「威脅伊朗國家安全」,他們被判入獄、關在牢房裡不見天日,只能等待宣判。

 

十四年後的今天,法蒂站在韓國洛桑大會的講台上,對數千名專注傾聽的會眾說:「黑暗的牢籠中,唯有基督是我生命的光」。

 

「儘管(當時)我感到孤獨,但卻很平靜,因為知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為我祈禱。」

 

法蒂在被監禁一年後,轉移到埃文監獄(Evin prison),在那依然窘迫困難、但環境條件稍好的情形下又度過了四年,直到獲釋後,他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如今在土耳其的教會服事,與離開本國的數十萬伊朗人一起,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基督教群體。

  • news-details
  • 大會會場中,志工舉著標語,上面寫著基督徒受迫害最嚴重的 50 個國家。(圖/ Lausanne Movement)

真實迫害中,教會依然真實成長

法蒂表示,「數百名基督徒被監禁,但教會正在成長。」

 

「所有基督徒都該宣揚福音,如果某個主日,未信者沒有一來就接受基督,我們甚至懷疑是否出了什麼問題?」

 

「據估計,儘管基督教信仰的實踐,受到嚴格限制,但伊朗現在有超過一百萬的新信徒,全部來自伊斯蘭背景。」他再補充說:「迫害不是歷史的結局,而是歷史故事的一部分,我們能活出並做出最好之基督的表現,就是願意經歷苦難!

 

這些話語激盪在大會中,在202個國家、5,000多名的與會者心中,使他們感同身受,進而抓緊機會、為世界各地受迫害的基督徒祈禱。

 

伊朗裔阿根廷人莎拉·阿卡萬(Sara Akhavan)也激動見證,自己因著上帝超自然的啟示蒙召將福音帶到伊朗七處未曾觸及的鄉野村莊,並且每個村莊都建立了家庭教會。

 

當她到達第六個村莊時,突然被警方突襲,被捕入獄,「當我在監獄裡時,我感到害怕和悲傷……但後來我想起了神的應許及呼召,我開始唱著:奉耶穌之名得勝。」阿卡萬用西班牙文唱著那安慰心靈的詩歌。


幾週後,她出獄,並完成建立第七個家庭教會的任務。

 

阿卡萬總結:「無論我們面臨什麼困難,都要繼續播撒福音的種子。」歷史上許多國家,正因不斷重複的播種,才有了收穫!一再證實耶穌的教導,即是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人!

 

法蒂並堅定說:「今天,神的收割正在進行中,這是勢不可擋的,因為這是耶穌所應許的:陰間之門不會勝過已建成的教會。」

 

新加坡的馮浩鎏牧師,引用《使徒行傳》中有關教會迫害的信息,發出呼籲:「在嚴重的逼迫下,教會才得以擴張。迫害永遠不會殺死教會,但『妥協的福音』就會殺死教會。


門徒訓練的標誌包括「苦難」,福音是藉由成千上萬的信徒及殉道者,一步一步的傳揚出去,他們因著聖靈的感動,被催促去到許多「未得之民」的地區、散播福音的種子。


馮浩鎏說:「神是唯一的,祂允許迫害,即使是在西方宗教較為自由國家,立法正以不同的形式限制宗教信仰。但神仍繼續使用普世信徒、每一個人來傳揚福音。」。

 

另有一位來自黎巴嫩的基督教領袖,談到門徒訓練的重要性,強調「積極準備面對逼迫」的必要性。他說:「作為少數群體,你如何在社會中發揮作用? 如何成為一個對自己的社會負責的公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發言者說,儘管受到迫害,伊朗的基督徒人數已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的最多500人,增加到今日至少100萬皈依伊斯蘭教的基督徒更提醒著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培訓更多的人,培養更多的領袖,印刷更多的聖經和門徒訓練資源,因為未來需要的遠不止這些。」

  • news-details
  • 伊朗裔阿根廷人莎拉·阿卡萬(Sara Akhavan)見證當自己突然被捕入獄,「高唱詩歌」成為其極大的安慰。(圖/ Lausanne Movement)
  • news-details
  • 歷史學家巴布·維爾蓋斯談到了印度的歷史和現狀,並從中反思宗教自由。(圖/ Lausanne Movement)

印度:我們不是英雄,只是兄弟姊妹而已

歷史學家巴布(Babu Verghese)分享,在印度某些邦,基督徒遭受迫害的慘痛故事。

 

當印度某些邦最高法院通過「反皈依法」,較為極端的印度教派者經常利用該法案來迫害基督徒,藉此肆意殘害、焚燒教堂、搶奪財產和誹謗基督徒,…這些迫害現今都仍正在發生中。

 

儘管國際組織對此進行譴責,但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壓力使其難以帶來改變。 「在印度,存在著反對聖經、反對信仰自由的爭戰」,巴布鼓勵其他地方的基督徒不要放棄爭戰,透過祈禱並聲援印度的基督徒人民。

  • news-details
  • 弟兄姊妹聚集在一起,夾帶著淚水及迫切之情祈禱著。(圖/ Lausanne Movement)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5000多名弟兄姊妹聚集在一起,夾帶著淚水及迫切的心祈禱著。

 

「請記住,我們不是英雄,」分享者表示「我們就像你們中的任何人一樣,我們是你們信仰上的兄。沒有什麼比上帝的家更好的了,耶穌是真正的英雄,祂曾應許榮耀與得勝,相形之下,眼前經歷所有苦難都算不得什麼!」

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

—哥林多後書4:17

參考資料:evangelicalfocusEffective Prayer | Ps. Farshid FathilausanneC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