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密布的天空中,突然降下一道彩虹,這道彩虹橫跨在社子島的上空,彷彿是上帝對這片土地的祝福印記。
19日下午,當牧師在台上吹響號角時,一陣短暫陣雨飄過,洗淨了空氣,為活動帶來絕佳戶外天氣——這是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眾教會在社子島首次舉辦的「美.賣.秋收祭」,一場結合住棚節意涵的在地文化活動。
誰來關心被遺忘的土地?
在台北市這個基督徒人口比例接近10%的城市中,社子島卻成為一片特殊的「福音荒漠」。這片被基隆河與淡水河環抱的土地,因為超過半世紀的限建令,不只在都市發展上停滯,在福音工作上更是可謂一片荒蕪——據統計,這裡僅有1%的居民曾聽聞福音。
19日下午3時,在社子島島頭公園舉行的「美.賣.秋收祭」,是北投區牧者聯禱會和士林區牧者聯禱會首次攜手合作的大型福音活動。
這場結合草地音樂會、市集園遊會與家庭野餐日的活動,除有1919食物銀行、芥菜種會等基督教公益團體參與,同時獲得台北市文化局、警政、消防單位及地方里長的支持。
一年等待,終見突破
北投道生錫安教會張旂牧師回憶,去年他們就有意願舉辦這樣的活動,然而向水利局申請場地時並未獲准。
「今年找上文化局,我們決定要大聲說出這是基督教的活動,這是上帝的祝福要帶到這個土地。」張旂相信,也因著這樣信心宣告,上帝開了這條路。
而社子島的「美.賣.秋收祭」,實質就是基督徒歡慶「住棚節」的「文化活動」(在台北市政府的官方記錄裡)。
活動前夕,氣象預報顯示可能有大雨,籌備團隊一度擔心恐延期。「我們就很認真禱告說,主啊,求祢給我們一個好天氣。」活動當天,不只天氣放晴,還出現象徵上帝與人立約的彩虹,讓在場基督徒們深受鼓舞。
住棚節
「住棚節」是記念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於曠野中漂流40年期間所住棚屋,象徵著神對選民的保護和供應。
直至今日對以色列人而言,住棚節不僅是一個宗教節日,也是社交活動的機會。家庭和朋友會聚集一起,共享餐食、分享故事,加深彼此間聯繫。此外,此節日也標誌農作物收成的季節,是感恩和慶祝豐收的重要時刻。
因此,整個節期洋溢著無比喜樂與感恩,歡慶神的恩典。「美.賣.秋收祭」也期盼,每個家庭都能因這份祝福而得著更新和力量。
活動當天天氣很好,現場活動還未開始,已有家庭在島頭公園野餐。 (圖 / 記者詹英村)
從陪讀班到住棚節,見證神恩典足跡
「當我找到一個場地的時候,這個場地也是上帝允許給我們的。」張旂回憶,作為一間小教會牧師,想要服事社子島,卻無固定經費。然而,神不僅透過各樣方式供應資源,甚至讓教會在延平北路七段成立一個社子島福音中心,從而開始陪讀班。
看似微小的開始,為日後更大福音工作開啟一扇門。
當亞洲禱告殿的蘇郁修牧師得知張旂牧師在社子島有場地時,也期待進入社子島,以禱告服事這塊土地。於是,蘇郁修和張旂聯絡,期待商借場地。張旂當下非常歡迎,並願意免費提供。
「一個是打屬天的,一個打屬地的,所以我們就結合起來,用福音禱告跟社會福利來服事這個地方。」張旂如此形容彼此的配搭。
這次「美.賣.秋收祭」,雖眾教會一樣沒有經費可以支持,但在禱告中,神透過各方資源,供應此次秋收祭所有需要。
重現社子島的美好
亞洲禱告殿張湘蘭師母解釋「美.賣」的涵義:「社子島很美的原因,是因為它有兩條河流的交匯,那是淡水河跟基隆河的交匯之處。這條河交匯,所以這邊是一個沖積的半島平原,土壤非常肥沃。」
「美賣」兩字不只代表社子島的自然之美,更期待喚起這片土地曾經物產豐盛、繁榮興盛的記憶。
感恩喜樂讚美操的隊員們在公園角落一同聚集禱告。 (圖 / 記者詹英村)
活動還沒開始時,三角埔教會聖歌隊提前到場練唱、預備服事。悠揚合聲飄盪在社子島島頭公園。(圖 / 記者詹英村)
藝術與信仰的交融
活動現場精彩節目輪番上陣,包括:鍚安教會「唱秋X跳耀樂團」、「德恩私廚」樂團獻唱、牧愛田角、感恩喜樂讚美操、恩友福音劇團演出「浪子回頭」歌仔戲等,還有APHA左岸原民舞蹈團精彩表演,展現出基督信仰與在地文化深度融合。
三角埔教會聖歌隊(恩典395合唱團)的代表分享:「我們從7、8月就開始在練唱,一直在為這個活動的服事做準備。這是憑著一個熱情,活出一個在地信仰的『神的愛』。」
現場眾教會、基督徒們都非常「直接」宣揚福音,基甸基金會也提供《新約聖經》分送給需要福音的人們;也有教會直接用聖經故事或福音小物,向前來參加園遊會的民眾傳講基督救恩。 (圖 / 記者詹英村)
社福機構齊聚,展現基督教關懷
現場還有多個基督教社福機構設攤,包括:1919食物銀行、基甸會、安得烈食物銀行、家防中心和伊甸基金會等。張旂表示:「我們希望讓所有台北市民來參加這個活動,多認識基督教機構在社會上做的事。有許多公益團體就是基督徒辦的,我們投入各樣的社會公益活動。」
台北市警察局士林分局特別派出「打詐士林隊」,於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展現公部門對這項活動的支持。消防局也派出消防車,讓孩子可體驗當小小消防員,以及EMT教練,現場指導用假人操練CPR心肺復甦術。
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依序為:海洋科大的社團、家防中心、消防隊、恩友劇團,現場擺攤。 (圖 / 記者詹英村)
期待住棚節在社子島紮根
「我覺得辦住棚節比辦聖誕節更有意義,」因聖誕節已成普世文化,張旂表示,「如果能把住棚節的文化也辦起來,讓人知道每年十月份在這個地方(社子島)有一個叫住棚節的活動,是代表豐盛的生命,那就值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天空中的彩虹」讓人想起上帝與挪亞立約時的記號。正如彩虹象徵上帝對人類的應許永不改變,眾教會也期待透過每年住棚節活動,讓這片長期因限建令而被封鎖、淡忘的土地,從福音的荒漠轉變為神國度的沃土。
為社子島禱告與行動
面對社子島上的各種社會問題——家暴、單親、隔代教養、酗酒、吸毒等,需要的不只是社會資源投入,更需要福音大能帶來生命翻轉。
讓我們一起為社子島禱告,求神使用眾教會的合一服事,讓每一個在社子島的家庭都能經歷到神的同在與祝福。
親愛的弟兄姊妹,邀請您以行動關心這片被遺忘的土地:
1. 為社子島的福音工作守望禱告
2. 支持在地教會的社區關懷事工
3. 參與每年十月的住棚節活動
4. 關注社子島的發展,為這片土地被福音更新代禱
願神使用眾教會的同心合一,讓社子島不再是台北市郊的福音荒漠,而能成為結實纍纍的福音果園。
在社子島島頭公園的「美.賣.秋收祭」,現場湧進許多人。(圖 / 記者詹英村)
許多當地居民在抽完天父小卡、經文卡等福音工具後,和基督徒們很直接地談論信仰,也有人敞開心接受禱告。(圖 / 記者詹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