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基督教會」這個屹立在金門金湖鎮林森路近六十年的教會,見證了金門從戰地政務到小三通的巨大轉變。該教會從早期服事軍人弟兄,到如今關懷監獄收容人,現在,期待成為大陸基督徒家庭青少年的福音基地,山外教會走出了一條獨特宣教之路。
金門山外基督教會主任牧師李恩耀近日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山外教會的特殊使命與未來願景。
這間在1967年以5萬元金門幣買下現址的教會,後歷經3位傳道,並增建2、3樓,近幾年加蓋重建,始有現今規模。
教會走過半個多世紀歲月,從最初服事軍中弟兄,到如今開展監獄事工、關懷新住民,甚至期待成為兩岸基督徒交流平台,山外教會正展現出嶄新福音視野。
從軍中弟兄到監獄事工:一脈相承的服事異象
「以前我們教會是軍人的教會,軍人為主的教會。最早時,大概百分之八十聚會會眾是軍人,比如主日聚會五十個人,大概四十個以上是軍人。」李恩耀描述教會早期狀況。
在金門戒嚴時期,教會主要服事對象就是這群遠離家鄉的軍中弟兄。
回顧教會歷史,金門山外地區在1956年之前只是一片沼澤和小河田園。由於周圍是太武山軍事重地,這裡自然發展成軍人休閒中心。當時,教會雖只有幾個在地基督徒家庭,但因地理位置特殊,成為許多軍中弟兄屬靈避風港。
山外基督教會位於山外郵局旁;太武山軍事重地就在附近。(圖/翻攝Google地圖)
深耕在地,開展新事工
如今,即使駐軍人數已大幅減少,山外教會仍保持關懷特殊群體的傳統。
李恩耀表示:「我們在這裡做金門監獄的工作。金門監獄有一百來個收容人,每月我們都會固定進去(監獄),輔導他們。」
相較於金門本地僅1%基督徒人口而被形容為福音硬土,監獄事工成果可謂相當顯著。
「在監獄那邊,他們信主很多。每年聖誕節,都有三、五個要受洗,比例滿高。」李恩耀同時指出一現實挑戰:「出獄以後,他們大部份都會到台灣,沒有走入本地教會,也是因為我剛剛說的那種問題。」「那種問題」指的是金門特殊的宗族文化,因而許多人即便信主也不敢公開表明基督徒身分。
宣教新願景:兩岸青少年福音基地
面對未來,李恩耀領受神感動更寬廣的異象。特別提到對大陸基督徒家庭青少年的負擔:「我很想在金門這裡設立一個青少年、家庭營會的基地,可以接待二十、三十個孩子來到這裡。尤其暑假,可以為他們辦一些營會。」
李恩耀解釋此異象重要性:「大陸有限制,不能跟18歲以前(的人)傳福音。所以當地青少團契幾乎是零!信仰會斷層!(一個人)除非成年以後,才能進到教會。」因此,期待山外教會成為一平台,讓大陸基督徒家長有機會把家中青少年帶來信耶穌、建造屬靈生命。
李恩耀牧師非金門人,神呼召他委身在金門土地,牧養群羊。(圖/記者詹英村)
硬體預備:宣教別館設立
為實現此願景,山外教會已做好具體預備。「我們這邊有一個宣教別館,可以住宿二十多人,也有空間可以敬拜、禱告、聚會。所以他們來要經營什麼樣的聚會,都可以在這裡進行。」李恩耀介紹。
縱然因之前Covid-19疫情和政策關係,這些計劃尚未能完全實現,但李恩耀對未來充滿期待。相信,隨著兩岸關係發展,金門獨特地理位置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承先啟後,展望未來
從1967年創立至今,山外教會見證金門巨大變遷,如今,邁入第六個十年之際,教會不僅傳承過去服事特殊群體的傳統,更展現出嶄新宣教視野。李恩耀的總結,或許最能代表教會心志:「我們需要為這禱告。我們希望金門能成為兩岸的福音基地。」
在金門這片土地上,山外教會正以獨特方式繼續書寫福音故事。
從早期軍中弟兄到如今監獄事工,從在地關懷到跨海宣教異象,這間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教會正不斷更新,以嶄新面貌迎接未來挑戰,彰顯福音大能。
相關閱讀》
台海和平嗎?軍事前線金門,將從百年福音硬地成宣教新樞紐,帶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