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子興起開始,8月1日原住民於凱達格蘭大道聚集後,按復興運動的脈絡,下個接棒者-客家族群,將在全國客家日於凱道舉辦「1228客家䟘起來」(客語意思為「客家站起來」),相信各族群都要發起屬於自己族群的復興運動!
當阿宏老師分享,從原民到客家的復興脈絡時,牧者被挑旺,群起回應,在兩個月之內動員、募款,無不經歷神的恩典帶領。他表示,復興運動不是一個宗教行為,而是全地的治理。
客家父老們盼望在最高政府機關前,建立全國客家禱告祭壇,各族群將合一參與,復興棒子也將接續傳承閩南、外省、新住民年輕世代,並誠摯邀約非主內的客家族群,能一同來領受祝福!
從原民復興,到客家接棒
今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號召原民青年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敬拜禱告,此聚集源自國度先鋒事奉協會阿宏老師,在「為國禁食禱告21天」領受到「興起原住民,長子要復興」的異象。
他相信,全球正在興起一波復興浪潮,台灣首當其衝,今年是福音傳進台灣400年,也是原民正名30周年,因而,原民在凱道聚集起,即從正名走向復興,與神、與人、與土地及各族群,帶下新的愛與和睦。
阿宏老師也同時領受到,台灣各族群都要發起屬於自己族群的復興運動!
從歷史來看,原住民生長於此塊土地,需要首先復興,1645年客家族群遷移來台,1662年鄭成功攻台、帶來大批閩南人,1945年台灣光復、軍隊外省人來台,按此復興運動的順序脈絡,第二棒,則是由客家族群來接手!
阿宏老師深受禱告裡感動的是,8月1日土地的長子把土地獻給神,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台75周年,如同亞伯拉罕75歲被神呼召,當天,藉由敬拜之夜對齊神,領著中華民國跨進新的篇章!由此可見,當國家對齊後,百姓要興起,接續承接復興的每一棒。
國度先鋒事奉協會阿宏老師領受「興起原住民,長子要復興」的異象,今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號召原民青年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敬拜禱告。(圖/阿宏老師 提供)
兩個月內籌備,人員與經費皆到齊
9月開始,阿宏老師與幾位客家資深牧者交流,但許多因素考量下,認為需要更多預備時間,客家團隊並沒有立刻動起來,認可待明年再來發展。
自九月中到十月底,阿宏老師與客家父老、固定RPG禱告。
10月28日,一場「客家福音激勵共識營」,邀請他前來傳輸復興運動的異象,當阿宏老師按聖靈感動,向著70多位牧者分享,今年是百年難得、福音傳進台灣400年,應該要起來回應上帝時,眾人皆相當火熱響應,從中生代到歷屆主委,都一致認同今年就該在凱道聚集,很快就投票通過此事!
緊鑼密鼓地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籌備工作,實屬不易,但因著先前原民凱道聚集的經驗,阿宏老師協助擔任各籌劃顧問,協助申請公文流程、找廠商、節目規劃等等。
短時間內就須大量動員、募款經費,是非常大的壓力,起初父老們也有些擔心,阿宏老師以自身經驗鼓勵,不用擔心,只要是出於神的,必定成就!如今募款金額已經達標,甚至後續多餘的經費,將繼續投入客家復興工作!
全國客家日,建立客家國家禱告祭壇
回溯歷史,1988年12月28日客家族群發起「還我母語運動」,直到2021年幾經會議後,凝聚共識定調為「全國客家日」。
因此,今(2024)年「全國客家日」,將號召客家族群上凱道-「1228客家䟘起來」
當天聚集主要分成四大部分:
「以客為尊」:客家尊神敬祖的文化,可以尊上帝、也敬重祖先。
「世代同行」:父老與年輕世代牧者同行。
「族群和一」:邀約各族群的牧者同行。
「未來願景」:邀請牧者分享先知性話語。
特別的是,最後將會有「交棒儀式」,由阿宏老師代表原民交棒給客家牧者,最後兩人會一同交棒給閩南、外省、新住民年輕世代的牧者,代表傳承給不同族群,以及年輕世代的興起!
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將號召客家族群呼朋引伴,同上凱道!(圖/阿宏老師 提供)
復興運動關乎全地的治理
阿宏老師受訪表示,復興運動的共同指標,關乎國家、族群、社會與城市,不單只是一個宗教行為,而是全地的治理,客家父老們亦有感動,在凱道建立屬靈祭壇,建立全國客家禱告祭壇,因為這是在國家最高政府機關前面,建立聖殿。同時,團隊也誠摯邀請非主內的客家族群,能一同來領受祝福!
最後,他鼓勵所有神百姓,在福音400最後一場戰役,起來回應神!教會要走進社會、人群中,具體的讓人看見教會在做的事情,族群只是一個媒介,關鍵是神的國度,因為我們都是帶著權柄的神兒女,當勇敢地合一,跳進復興,讓更多慕道友、未信者都看見耶穌是主!
12月28日在全國客家日,將號召客家族群上凱道-「1228客家䟘起來」,一同向神築壇獻祭,祝福這個國家。(圖/客家興起復興聯盟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