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遇見伯利恆?有救主降生?12月21日午間,淡水長老教會周圍彷彿開啟了「時空縫隙」,連結現代的淡水小鎮與2000多年前的伯利恆小鎮。
淡水的街道彷彿化身為古老的耶路撒冷巷弄,竟出現穿著長袍的猶太居民、牧羊人、東方三博士、穿戴皇冠的希律王、約瑟與馬利亞……一場行動音樂劇,重現耶穌降生的場景,眾人成歷史事件的真實見證人;還有「拉比」導覽,講解禮拜堂的歷史與意義,此外,遊客可自由行走在扮演成當年猶太人的NPC關主,破題解謎闖關、享用中東燒餅,在祝福客棧領受祝福禱告。
淡水重現伯利恆場景
由淡水長老教會主辦「遇見淡水伯利恆」,透過環境劇場的形式,原預計沿教會周邊進行各定點演出,因考量天氣因素,改為在淡水禮拜堂前面,向群眾演示耶穌誕生的故事,吸引人們聚集來到教會。首先,由兒童詩班的歌聲揭開序幕,接著由扮演馬偕博士的說書人,帶領大家一同踏上追尋新生王的旅程,遊歷四個場景:
1.天空中喜悅的宣告
天使的聲音穿越寧靜,傳遞一個改變世界的消息——新生王即將降臨。這是喜悅的起點,馬利亞與約瑟滿懷信心迎接這份希望。
2.牧羊人踏上迎接的旅程
在田野間,牧羊人抬頭望見天使的指引,內心充滿激動與盼望,他們踏上旅程,不僅為了朝見新生王,更是為了親身經歷這場愛的奇蹟。
3.博士與希律王的交鋒
來自東方的博士們帶著珍貴的禮物,跟著星宿前往獻禮。然而,希律王卻因嫉妒燃起邪惡的烈火,命令屬下去找到這個新生王,善與惡在此交鋒。
4.新生王的誕生
新生王耶穌安然降生,這位君王沒有誕生在榮耀的皇宮裡,而是降生在簡樸的馬槽,這也是馬偕所講的第一個聖誕故事。
呼召眾人跟隨上帝的光
在戲劇結束後,陳祐陞牧師短講分享,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夜裡走,要得著生命之光。」很多人原本在黑暗裡走,跟隨耶穌基督,有光照在他們生命裡面,從此人生就不再一樣!祝福大家都能得著上帝的光,邀請大家週日早上一同來到教會參與主日!
接續,深耕淡水文化的工作者—蘇文魁長老,擔任導覽人,介紹平日申請才能開放參觀,且被政府定義為古蹟的淡水禮拜堂,分享教會歷史、宣教士馬偕的故事,以及聖誕節的意義。
最早有聖誕活動之地,教會的門大開
蘇文魁長老受訪時表示,淡水長老教會是北部第一間教會,也是台灣最早有聖誕活動的地方,過去台灣人把聖誕節當作外國人的「過年」,因此教會也會開放,讓左鄰右舍進來,從早期宣教士流傳下來的習慣,主日學通常以戲劇來演出耶穌降生的故事,也會由成人演出浪子回頭的故事。
演化至今,大家很習慣來淡水當地代表性建築來看表演,而現代年輕人以符合現代視角的歌劇形式來呈現,吸引更多人來觀賞。
他表示,淡水是全台第一大風景區,人潮之多,淡水禮拜堂也為北部第一間教會,跟淡水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把教會的門打開,讓大家知道人生遇到需要的時候,隨時歡迎來到這裡!
愛的傳遞「你的存在有特別意義和價值」
活動總監郭仰秦執事受訪分享,因著時代需要,不斷演化更新,他們更多思考如何跨出教會圍牆,把福音帶到街頭,因此,這次在街頭演出聖誕行動音樂劇,吸引遊客目光。
希望以沉浸式的戲劇體驗帶給大家祝福外,也推出解謎遊戲、祝福小卡攤位、聖經人物MBTI APP等,與現場民眾互動。
盼望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向大家傳遞「你是值得被愛的」、「你的存在有特別意義和價值」,把這份愛傳到每個人,教會與社區結合,讓來到此地的大家有機會走進教會,教會不再是一個宗教場所,而可以成為鄰里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