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廖金河牧師帶領貴格會中心教會30年,走過多次的高山低谷、目前全然仰望、跟隨神的帶領。(圖/ 記者林稚雯)

「若遇挫敗就拍拍屁股走人,那我們得勝的確據、信仰的根基又在哪呢?

前往台中服事,原是神學院畢業前就訂好的規劃...夫妻倆同心服事的心願,卻一時未能找到「接納容身」的教會,廖金河牧師、何淑鳳師母仍帶著2名幼子前往中部,倆人回顧篳路藍縷的30年來,走過微小到復興、再從復興到衰微的歷程,高呼「因著神,雖遇風浪、仍有平安!」

 

位於七期都心、距台中市政府咫尺之遙的「貴格會中心教會」是台灣貴格會在台中開拓的第二家會堂,資歷僅次於北屯貴格會。

 

中心教會獻堂成立迄今,倆人帶著如「基甸三百勇士」的心志,仍堅定持續前行。

位於七期都心、距台中市政府咫尺之遙的「貴格會中心教會」是台灣貴格會在台中開拓的第二家會堂,資歷僅次於北屯貴格會,廖金河牧師、何淑鳳師母娓娓道來30年來,憑信委身的點滴恩典之路...

 

服事的起頭:計畫趕不上變化

廖金河提及,來台中服事,是從中華福音神學院畢業前就訂好的規劃,當時夫婦倆本欲前往北屯區的一家教會牧會,卻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未能順利如期就任

 

「這是服事路上極為衝擊艱難的時刻。」何淑鳳說,當年本以為都打點妥當,只待畢業後就會開啟人生的下個篇章,沒想到一句「教會在禱告後覺得,神的帶領並非如此。」原本的生涯藍圖就這麼嘎然而止。

 

計畫驟變!讓何淑鳳感到無比緊張焦慮,每天都在害怕痛苦的眼淚中度過,「自此留下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甚至多年後焦慮症爆發,應該也都是這時期留下的苦果。」

 

縱然廖金河與何淑鳳曾試著多方洽詢,直到1994年6月畢業時,也都未能找到願意接納倆人的教會。最終夫婦倆決定且看且走,仍毅然舉家從北部搬遷台中,先落腳住在妹妹位於大肚山工業區內的廠房一隅。

  • news-details
  • 廖金河牧師全家福。(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廖金河一家在工廠內住了近百天的時間,「因著不知道能做什麼,就趁這段日子每天出門與幾位牧者一起行走禱告。」

 

廖金河補充,不安定的日子裡,他也時常為了服事四處騎車奔走,在多次行經當時仍稱作「578重劃區」的台中市新市政府預定區發現,周遭社區發展興旺,卻很可惜的幾乎沒有教會存在,就定意要在這裡建造神家,從家教會開始循序發展。

 

從高升到跌落、時晴時陰

神也祝福這份心志,陸續安排多位主內家人成為幫助。先是讓廖金河於教會現址附近找到落腳居所,從向鄰舍傳福音、在客廳聚會開始,到師母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公園傳福音,「我們就陸續為主得人,有11位媽媽因而信主。」

 

與此同時,考量日用所需,何淑鳳曾一度打算帶職服事,「但在著手找工作前,我們決定先禱告、明白神心意。」

  • news-details
  • 廖金河牧師夫婦在受訪中娓娓道來牧會30年點滴。(圖/ 記者林稚雯)

透過在禱告山上尋求、與貴格會前輩鄭新教牧師交通,時任貴格會聯會開拓部主任的鄭牧師隨即表示,「繼首家北屯貴格會後,聯會已經預備10年,期許在台中拓職第二家貴格會,即願意支持廖金河與何淑鳳,接納倆人成為貴格會一員。」

 

因著聯會支持,廖金河與何淑鳳得以全心牧養事奉,也帶著中心教會從「家教會」逐步增長,先發展至有正式會堂的小型教會,再到租賃80坪空間,有近300人穩定聚會。

 

何淑鳳為此感恩地表示,在公園佈道、接觸孩子與媽媽的階段,得著三戶與自己同社區的家庭,這些人也成為教會往後的基石,在中心教會迎來第一次復興浪潮時,教會能以「親子」做為主要牧養對象;適逢聖誕節等重要節期,中心教會不但有場地需要及足夠的事奉能量,得以另外商借社區活動中心,進行更大規模的外展佈道活動。

  • news-details
  • 幾經更迭,目前中心教會位於地下室,仍期待能成為祝福、走入社區。(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然而,隨著事工規模擴大,當時位於社區大樓二樓的中心教會因出入人數多、事工面向包括無家者物資供應與關懷、兒童課輔班,引發管委會的不滿,認為會影響社區安寧及安全,連帶也影響房價,多方出手干預教會運營。

 

歷經兩、三年的週旋,為了不讓房東為難,中心教會決定搬遷,從社區二樓到鄰近的一棟大樓地下室,也就是教會現址大墩十七街121-1號B1。

 

何淑鳳回憶,剛踏進這個空間時,地下室就是個荒廢、擺滿雜物的儲藏室,好在經過一番整理維護,最終也打造成歡迎弟兄姊妹們持續委身聚會的地方。

 

同時,當時的中心教會十分興旺,不只是教會內事工多元,師母也把握時間進入鄰近的大業國中擔任生命教育講師,多年來也輔助無數學生面對情緒問題,持續為主得人、帶青少年走進教會。

 

「眼見教會規模越來越大,我認為必須要再受裝備、就再報考神學院就讀。」何淑鳳說,神學院就讀的兩年日子,每天為了課業早出晚歸、鮮少關心陪伴小組成員,至終留下破口,弟兄姊妹間陸續有紛爭出現,竟達三分之二的會友選擇離開。

  • news-details
  • 走過多次幾近歸零的挑戰,廖金河牧師夫婦仍持續牧養弟兄姊妹,透過多樣團契、國度事奉建造眾人。(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靠主堅定站立、不畏風浪

面對教會從數百人到只剩30人的堅定站立、不畏風浪


面對教會從數百人到只剩30人的劇變,廖金河與何淑鳳並未灰心,而是緊緊抓住神,知道服事路上必會遭遇攻擊,若遇挫敗就拍拍屁股走人,那我們得勝的確據、信仰的根基又在哪呢?一定要靠主堅定站立。

 

此外,廖金河夫婦也深信,「上帝是絕不虧待人的神!」就算人數大幅流失、教會奉獻也隨之斷炊,他們還是相信,神必定有預備和供應。

 

「事情就照我們所想的成就!」廖金河感恩,搬至地下室初期,整修費用需要100萬元,神就按著他們的信心,藉著一篇適時的報導,讓各方有志扶持教會的弟兄姊妹們踴躍奉獻,幫助中心教會獲得100萬元,分毫不差的順利支付裝潢款項。

 

帶著主恩典的供應,讓廖金河與何淑鳳得以面對會友幾近歸零的衝擊,選擇專心堅固中心教會從建堂開始就十分興盛的青少年工作,從信仰真理到服事操練全面培訓孩子,「大家也都做得非常好,不只是成為教會庶務的重要同工,孩子們也多才多藝,從樂團敬拜、領詩、辦理營會等無所不能,都只需要我們當屬靈遮蓋、偶爾幫一下忙而已。」

 

經過7年的辛苦耕耘,中心教會的規模再一次達到百人之多,教會也再聘請傳道人加入事奉團隊,投入更大規模的青少年與家庭服事,讓事工項目與屬靈課程都更加多元。

  • news-details
  • 建造團隊,教會近日加入三位實習神學生,蔡豪人、唐洧盛、蘇慈恩(右到左)。(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那時,我還以這段重建歷程作為講道主題,認為經歷了兩次從近乎歸零的牧會過程,以後一定沒問題了。」何淑鳳說,但夫妻倆想都沒想到,更大的風暴才要發生,第三次的淬鍊,才真的是讓人痛不欲生、幾近放棄。

 

何淑鳳表示,以為走到了苦盡甘來的階段,「乳癌」的噩耗一瞬間將倆人與教會再次從高處跌落低谷。

 

目前癌症雖已完成治療,進入持續服藥、追蹤觀察的階段,但這場在新冠疫情前夕突發的惡疾,除了讓何淑鳳經歷癌症與化療帶來的各種不適,長年的壓力也在人生遭遇重大疾病時,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憂鬱、焦慮的身心疾病也找上門,讓其暫時性失去牧養羊群之能量,需要好好養病、更需要好好面對內心,排山倒海而來的自憐與哀傷。

 

對廖金河與何淑鳳來說,夫妻關係也在這段期間份外緊張,以致許多敏銳察覺到不對的會友紛紛離開,這次是連過去最引以為傲、人數眾多的「青少年們」也紛紛轉往不同地方聚會。

  • news-details
  • 走過各樣病痛後,何淑鳳再一次積極投入各種外展事奉。(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風浪中有平安,一切都是好的!

「感謝神!風浪中神仍保守!」廖金河提到,最艱難時依舊有弟兄姊妹們不離棄的關心扶持,再加上穩定用藥治療,癌症與身心疾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牧會30年,走過數次劇變、每次都在教會正要擴張的階段,總在即將從小型教會跨入中型教會之際,他們靜下心來承認:「神很明確的提醒我們,這就是祂當下量給我們的地界與禾場,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論羊多羊少,專心服事神要我們照顧的羊。」

 

何淑鳳補充,轉念並非一夕間能發生的事,印象很深刻的一次,看似各樣疾病大抵獲得控制後,她隨即又再投入牧會工作。某個主日,正當她要上到台前司會時,身心問題又猛然有些發作,突感慌張、不敢繼續往前。

 

舉足無措時,幸而招待同工察覺異樣,趕忙靠過來和她說:今天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要歡喜快樂!師母好好休息,服事我們來幫忙就好,不要慌、坐著聚會就好!」

  • news-details
  • 感謝神,在看似歸零的時刻,神仍為中心教會留下青年事工的種子。(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肢體們的即時支持、關懷,彷彿服下了長期安定心神的鎮定劑,也讓何淑鳳幡然醒悟,「沒有羊是我的、一切都是神的!」

 

她明白了,教會規模的多次更迭,原因之一是自己過度抓緊事工,除了造成自我過大負擔,也在不知不覺間高舉自己、忘了神才是最大的那一位。

 

帶著新眼光,何淑鳳還看見那些離開中心教會的弟兄姊妹,都沒有離開信仰,只是換個地方繼續教會生活,甚至也都成為各教會的重要同工/領袖,「感謝神!這都是祂的美意!也感謝主藉著中心教會,成為有能力栽培領袖的教會。」

 

今(2025)年是廖金河牧師夫婦加入貴格會、持續事奉的第30年,他們也將帶著新心、新眼光,再一次著手建造教會、走入街頭進行醫治佈道事工。


「盼望神若應許,能讓中心教會為主成為擁有基甸300勇士的中型教會!我們將繼續委身事奉,直到耶和華像我們顯明祂所要成就的工作!」

 

 

延伸閱讀:「彷彿死過一次」拿刀輕生幡然醒悟 走過身心風暴師母:清楚呼召、就醫求助

  • news-details
  • 目前中心教會也正在重新找回年輕人,期待再創青年牧區。(圖/ 廖金河牧師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