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工作、服事中忙得團團轉,以致沒時間親近神嗎?又或因難以維持日常靈修規律,而感到內疚、挫折?
其實,與神連結沒想像中的這麼困難,隨時隨地都能與主接上線,如此便像接上電的高鐵、連上網路的手機,靈裡自由如鷹展翅上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2月26日晚間,台中場「靈修默想實體操練」於台中思恩堂豐富教會舉辦,吸引超過150人參與,其中有不少牧者同工,座無虛席。透過此次課程,學員不僅學會了簡單可行的靈修操練,也經歷深刻的「屬靈按摩」。
默想≠冥想,真的不同在哪裡?
靈修默想是什麼?和我們所熟悉的「讀經、禱告」有何不同?
基督教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標竿教會主任牧師魏悌香開場時直指,「靈修默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冥想,而是讓我們真正進入『在基督裡』的狀態。」
不少人「等候神」往往等候到睡著,或因不確定如何進行而感到焦慮或無助。試試看,將以賽亞書40:31「等候耶和華的」替換為「跟神綁在一起的」,「但那跟神綁在一起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語句暢通且不改其意涵。
因此,其中關鍵並非進入「放空」狀態,而是與神連結,把自己跟神「綁在一起」。
靈修默想從聽音樂開始
一開始要培養靈修默想習慣很不容易,第一步建議,可以從「聽聖樂、詩歌」開始。
默想姿勢只要「恢復原廠設定」就好,背部輕靠椅背,不彎腰、駝背、翹腳,在旋律中閉眼思想神。
魏悌香分享,「默想」的拉丁文為「專注」,一開始能試著操練專注「音樂」,接續專注「歌詞」。如同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的時鐘滴答聲,白天的喧囂使人無法注意聽到這些微小的聲音,但默想、沉澱身心後,就容易聽見、看見神榮耀。
即便生活如海浪翻騰澎湃、山嶽波濤搖動,一旦與主接上線,耶穌就能斥責那風和海:「住了吧!靜了吧!」(馬可福音4:39),並且,那感動聖歌作者創作的靈,必加倍感動你我!
要交託,不要焦慮
接著,魏悌香帶領學員們「交託默想」,於聖樂中想像自己將煩惱一件件交在神手中,他特別提醒,不要「批發式」交託,神不趕時間,因祂是今在、昔在、永在的神。
詩篇37:5提到,「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交託是信得過神,不交託便是不信,願神幫助我們不要落入「不信的惡心」。
「想到什麼就交託什麼,如此呼吸就會趨於平穩,身心靈合一。」不少學員於此當中經歷「屬靈的馬殺雞」,肩頭變得輕鬆、呼吸順暢。
若煩惱再回來怎麼辦?「再交託」,他說道。一交託,重擔出去、神能力進來,越交託、重擔越少。
「不要活成寶山下的乞丐,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魏悌香邀請大家,操練交託使之成為習慣,以致變成自然而然。
神以我們的默念為甘甜
除了靜態的默想操練,魏悌香也鼓勵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呼求主名」之方式與神連結。
「當你等紅燈、走路、開車、做家事時,都可以在心裡默默呼求『主啊』,這就是最簡單的禱告。」
也許你會疑惑,這麼簡短的一句話算禱告嗎?
當彼得行走在水面上,要沉下去時喊的:「主啊,救我!」(馬太福音14:30)便是強而有力的禱告。
並且,詩篇104:34說,「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內心默念任何一句「主阿」、「哈利路亞」、「喔主耶穌」或「耶穌」,神都歡喜,不會嫌棄我們煩。
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不限地點、時間操練,例如:乘坐交通工具時、開會時、遛狗時,呼求主就是充電,生命會脫胎換骨。
「靈修不是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做的特定事情,靈修是你的生活,生活就是你的靈修!」
身為牧者的他,初次聽聞趙鏞基牧師每日至少禱告3小時,甚為挫折,「難怪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是全球最大間的教會」,若以此方法積少成多,便豁然開朗,也許還能累計一天會禱告超過3小時以上!
外院、聖所、至聖所之服事不可偏廢
魏悌香比喻道,辦幸福小組像在外院的事奉,RPG為聖所事奉,靈修默想則是至聖所的事奉,三者都重要,兼具才是平衡的事奉。
外院事奉使我們能認識未信者,聖所是跟基督徒們一起獻祭,最後至聖所的事奉,則是不見一人,只見耶穌。他強調,操練靈修默想不是使基督徒怪裡怪氣,好似屬靈的怪人,令人不敢靠近,而要道成肉身、接觸人群。
「正常基督徒要像神,也要像人。」
當我們跟耶穌一樣道成肉身,跟神接上線,聖靈將來光照我們,成為眾人的祝福,未信者會羨慕我們裡面的基督。
台中思恩堂豐富教會郭通元牧師回饋,起初對靈修默想的印象是「要信得很用力」,也擔心又要幸福小組、RPG,現在又多個靈修默想會忙不過來,但課程打破思維,身為祭司的我們,這三者都要有才平衡。
「過去我們都很熱心在傳福音,但忘記還有至聖所的服事,少這一塊的話 ,難怪我們外院的服事這麼吃力。我相信今天大家也都抓到這個秘訣了。」
張曼玲姊妹分享,過去約20年學到的靈修默想方法,對自己來說較困難,不過今日的課程很輕省,即便等候神時胡思亂想也可以交託給神,內心不會產生罪咎感。
小組長曹俞樺亦有類似的得著,過去被教導一定要養成習慣,每天特定時間、在特定空間操練才有恩膏的累積,但難以每日達成,易感挫折,而如今課程中教導的方式,就能隨時隨地與主相連,也印證自己平常靈修方式,抓緊並利用片刻時間禱告,化整為零是合神心意的。
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詩篇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