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身處末世的基督徒,當以何種態度看待琳瑯滿目的「預言」? 又,身處災難頻仍的我們,有何保守之道?(圖 / shutterstock)

近年,許多天災人禍接二連三上演,各種「末日預言」也在媒體推波助燃下—無論發表於古代或現代,都加倍引起人們關注。

 

例如:法國16世紀占星師所著預言書、英國學者牛頓1704年推算世界末日手寫信、保加利亞盲眼預言家生前遺留3000條預言,或是現代日本漫畫家記錄個人夢中所見《我所看見的未來》等,兩個多月前,網紅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彙整2025預言」所製作的影片,點閱數今已高達659萬次,可見預言話題之熱門程度。

 

而這些預言內容,多提及「重大天災人禍」,例如:「春天時,東方將爆發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開始;一場來自東方的戰爭將摧毀西方」,或是「2025年7月某日,南海海槽將發生大地震,日本將有三分之一土地被數百公尺高的海嘯吞沒」等。據悉已帶來影響,例如:減少原訂前往日本旅遊之旅客的意願。

 

身為末世基督徒的你我,當以何種態度、眼光,看待這些五花八門的「預言」呢?又,身處災難頻仍的末世,基督徒蒙保守之道是什麼呢?

相關閱讀》聖經密碼再掀熱潮:牛頓揭密「聖經藏有驚人末日預言」?基督徒教授:運用科學工具研究末日,助人更了解聖經、向世人傳福音

 

魂能否正確翻譯靈的領受

準確度取決「對神的認識」

當人靈裡的眼睛看見一個異象/異夢、或耳朵聽見一個聲音、內在感受到來自靈界的訊息,之後再把內容表達出來,乃是透過「」。

 

人的魂要能準確翻譯靈裡的領受,核心關鍵為何?台南磐石基督教會林月女師母說:「取決於他對神的認識。」

 

如果人對神及真理的認識不足,那麼「翻譯」終將有限。

 

人的魂如同「靈的翻譯機」,要能準確傳達預言,必須認識熟悉聖經及屬靈法則

 

你一定要有神的話語作為根基,也必須把所有的感覺降服於神話語的真理之下,因為人的感覺不一定是對的。」

 

林月女直言,「感覺」的可靠程度根本無法與「神的話語/真理」相比,人也必須學習透過神話語所提供的「濾鏡」,去解釋自身感覺。

 

以「英文口譯人員」作比喻,此人要能精準傳達演講者所言,要素包括:1.對英文(屬靈法則)的熟悉程度,2.對演講者及其專業(神和真理)有足夠認識,3.使用本國語言(魂)能力。

 

有時,人即使看似「翻對」,也可能讓聽者「一頭霧水」,例如:未諳文法「直譯」、聽到什麼單字就依序翻成中文,便很難傳達實意。

 

從而省思,即使某人的預言恩賜看似很強,然若對神認識不足、缺乏聖經根基、未諳屬靈法則、沒有屬神生命果子,那麼其所傳達的內容再怎麼令人驚奇,林月女建議:心存保留態度(凡事查驗)。

 

認識神,乃美好正確啟示的根基

用對的光線解讀,才不會「折射」

你需要有深厚的聖經基礎,才能有美好的、對的啟示。」包括:認識神是信實、慈愛、永遠堅定的,林月女指出,這是解讀領受的「光線」。

 

馬路上常見「凸透鏡」,可提醒雙向道路留意來車,但所反照出的影像並不真實,她以此為喻說明:當我們跟神的關係越來越好時,反射出來的話語才會越來越像『平面鏡』,而非扭曲的凸透鏡。」

 

在末世,災難不斷加劇,基督徒的生命如何能得到保守?陳尚元牧師分享:「尋求神的啟示,是基督徒生命蒙保守的關鍵起點。」

  • news-details
  • 台南磐石基督教會陳尚元牧師與林月女師母。(截圖/受訪者社群主圖)

啟示(Rhema)能在迷茫中出正確方向

阿摩司書3章7節:「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祕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啟示(Rhema)也有著同樣力量。神正是通過向先知等僕人顯示話語來展開工作,「不僅能照亮前行的路,也有助於更理解神的旨意,使我們在末世迷茫中找到正確方向。」

 

並分享從《以賽亞書》所得亮光的相關經文,深信這些寶貴指引,能幫助基督徒在艱難環境中堅守信仰,獲得屬靈平安與保護。

 

「以賽亞在他的時代,神就允許他揭開了諸多啟示的面紗,讓他不僅能對當時世代發出預言,還能預見人類末後的事。」

 

末世基督徒生命蒙保守「4途徑」

以賽亞書26:8-9,「耶和華啊,我們在你行審判的路上等候你;我們心裡所羨慕的是你的名,就是你那可記念的名。夜間,我心中羨慕你;我裡面的靈切切尋求你。因為你在世上行審判的時候,地上的居民就學習公義。

 

真正尋求神的人,會在神行審判的路上等候,因而,願意接受神的審判與指正,為你我首要態度,因深知這是生命改變的契機。

 

神在末世宣告審判,不是為立即懲罰人類,乃是給人悔改機會。若人能及時悔改、回轉,就能符合神的心意,從而蒙祂祝福。

 

再者,敬畏與等候神不可或缺。以賽亞書25:9,「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陳尚元說:「在末世,我們必須對神懷有敬畏之心,時刻等候神的拯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神的庇護下,獲得心靈安寧,生命也能得到保守。」經文並充分體現出,期待神的人最終會因神的救恩而充滿喜樂。

 

第三,依靠神是獲得平安的根本。以賽亞書26:1-4強調:「當那日,在猶大地人必唱這歌說:我們有堅固的城。耶和華要將救恩定為城牆,為外郭。敞開城門,使守信的義民得以進入。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

 

即便世界面臨重大審判、地基動搖、人心充滿恐懼,但只要我們真誠倚靠神,就能充滿平安,在神的懷抱中找著安息。神的救恩如同堅固城牆,提供安全庇護所,讓人在末世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

 

第四,與神建立緊密關係,進入內室隱藏為一種形象的表達。以賽亞書26:20-21,「我的百姓啊,你們要來進入內室,關上門,隱藏片時,等到忿怒過去。因為耶和華從他的居所出來,要刑罰地上居民的罪孽。地也必露出其中的血,不再掩蓋被殺的人。

 

陳尚元說明,這如同埃及百姓躲避滅命天使;神要人進入內室隱藏,其實就是:要我們的心靈歸向祂,與祂建立深厚聯繫,從而得蒙保守,免受審判傷害,且可在艱難中忍耐、並充滿盼望堅持下去

 

以賽亞書26:15也表明,神為我們預備了美好應許:耶和華啊,你增添國民,你增添國民;你得了榮耀,又擴張地的四境。

 

以賽亞預見未來的復興,神的百姓會不斷增加。在末世,基督徒會與地上百姓一同受苦,但通過:1.尋求神的啟示、及時悔改回轉;2.敬畏與等候神;3.依靠神得平安;4.進入內室隱藏以及忍耐並充滿盼望等途徑,生命將得到神的保守,同時能在重重考驗中有喜樂注滿內心、堅守信仰,最終見證神的榮耀,獲得永恆救恩。

  • news-details
  • 明白末世基督徒生命蒙保守的4個正確態度後,陳尚元分享你我可透過「立約禱告」,保守自己走在這條蒙恩途徑。(圖 / shutterstock)

以「立約禱告」走在蒙保守途徑

明白上述正確態度後,人是否有可循方法,保守自己走在這條蒙恩途徑中呢?陳尚元分享「立約禱告」作為具體建議。以下為其內涵:


1.強調深刻的「生命轉變」與「持續委身」:

與神立約不是形式上的儀式,而是內在生命的轉變持續委身,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神的生活態度。

 

這象徵著把自己交托給神,以神的話語作為生活指引。」陳尚元以自己面對出國受聖經神學裝備的抉擇為例,當時內心雖有猶豫,但神親自與他立約、並給予應許,且信實成就所言,展現神對各人生命的帶領。

 

立約禱告第一步即「悔改與認罪」,當謙卑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惡,悔改過犯、進行內在潔淨,使心靈準備好迎接神恩典。如詩篇51篇中,大衛從心裡承認罪惡並悔改,從而能與神建立更親密關係。

 

第二則是「尋求神的旨意」。當在禱告中耐心等候,聆聽聖靈引導,明白神對自身呼召和生命計畫。當謙卑自己,放下自我想法、計畫,如箴言3:5-6所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第三為「全然委身」立約要求信徒將生命各個部分,包括時間、才能、資源和意志,全然交托給神,這不是部分奉獻,而是完全委身,把自己生命融入於神更大旨意中。

 

正如馬太福音16:24記載,若有人要跟從耶穌,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

 

最後是「持續的順服」陳尚元表示:「與神立約不是一次性行為,而是需要每日實踐的順服。」

 

「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遵行神旨意,將神的教導應用到生活每一個細節,活出聖潔、公義與愛心的生命。」如同約翰壹書2:6強調,人若說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2.區別立約禱告與一般禱告:

「立約禱告」與「一般禱告」有著本質上區別。

 

目的而言,一般禱告主要「滿足個人需要」,立約禱告則是「回應神的呼召,委身於神的旨意,參與神的救贖工作」。

 

內容來說,一般禱告包含個人祈求、感謝與認罪等;立約禱告更強調對神的委身、對神旨意的順服,以及為完成神旨意所作的承諾。

 

狀態來看,一般禱告可能偶爾進行,立約禱告則是「持續委身,需在日常生活不斷實踐」。

 

3. 立約是雙向的應許與責任

從亞伯拉罕到摩西,再到新約中的耶穌,聖經中「每一個約」都體現出「神救贖計畫的進展」,彰顯祂的旨意與對人類的愛。

 

例如:洪水後的「彩虹之約」、新約的「救恩之約」,以及亞伯拉罕等候應許之子以撒的經歷,都表明,神會按祂時間成就應許立約,是神與人之間深刻的盟約,具有雙向責任與應許。

 

神是守約的神,其信實超越時空,也是一切約的基石。陳尚元勉勵:「我們抓住神的應許之約,就能跨越困境。」

 

3.在約中會有信心指引行動、帶來突破:

神會在約中呼召信徒邁出信心行動,從而帶來突破與復興

 

例如:以色列人在約旦河前,祭司扛著約櫃踏入洶湧水流,神就使水流斷絕,讓百姓邁向應許地;希西家王登基後,立志與神重新立約,下令潔淨聖殿,領百姓悔改,神就使復興迅速臨到。

 

因而,面對挑戰與阻礙時,我們當效法之:帶著信心與順服,回應神呼召,邁出信心腳步,如此,相信神必會為我們開闢道路,而經歷祂奇妙作為。

 

最後,陳尚元說明,人能與神立約乃神主動的恩典如同當年神在西乃山與以色列百姓立約;來到新約,上帝揀選信徒、樂意與凡願意稱為祂名下的子民立約,並按祂永恆的慈愛信實,與信徒堅立永遠的約。

 

神也在約中,以「應許」把復興收割工作託付給教會,「祂承諾只要我們遵行與祂所立的約,就會將神聖的同在放在教會中,讓人們遇見祂、認識祂的名!」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