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身為教會/基督徒,你是一位帶來祝福的好鄰居嗎?你知道無論在新舊約,神都明確表達「屬神百姓要成為好鄰居」的期待嗎?(圖 / shutterstock)

無論買房或租屋,人們總樂於精心打造自己的居家空間,然無可避免的,整體環境舒適感乃相當程度取決於「鄰居」!身為教會/基督徒,你是一位為社區環境帶來祝福的好鄰居嗎?你知道《聖經》無論在新舊約,神都明確表達「屬神百姓要成為好鄰居的期待嗎?

「教會」是否為嫌惡設施?

網友討論和教會成為鄰舍的優缺點

近日,台南一名女子被鄰居檢舉,原來她被鄰居住家監視器拍攝到13次騎車出門違規行為,被對方告發收到13張罰單,共罰11300元。

 

女子提起行政訴訟,法院最後判定,其鄰居的蒐證行為已逾合理範圍,侵犯到隱私權、行動自由權,違反比例原則、誠信原則,因而判決撤銷該女全部罰單;由此也可見,矯枉過正之舉並無法帶來美善的改變。

 

日前網路也出現討論:「教會」是否為嫌惡設施?和教會成為鄰舍有何優缺點?原來,一名網友有意了解樓中要合作開教會的新建案。

 

該文一出,正反意見紛沓而來,一派網友表示,「教會人員都還算nice啦!」、「好溝通」、「教會不燒香」、「小孩從小到大都可以放在教會很不錯」、「平時閒置頂多課輔」、「唱歌好聽」等。

 

然而也有人指出「吵雜」跟「出入複雜」是主要問題,例如:「你禮拜天會不得好眠」、「遇到集會時間會很煩」、「最好不要,公設可能會被佔用」、「建議不要,光教會的人來來往往,出入就夠複雜的」、「絕對扣分,六日沒事吵你睡覺,你說呢?」、「教會有活動時滿吵的」...身為教會/基督徒,你是否知道左右鄰舍對自己的看法呢?

 

我們如何身為他人的好鄰舍?

上帝在新舊約都有特別教導!

作他人的好鄰舍有哪些特質?民雄靈糧堂李國煒牧師分享聖經中的著名例子,耶穌曾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說明誰是好鄰舍。

 

路加福音10:33-35,「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李國煒列出比喻中所點出的「好鄰舍特質」,包括:

1.對他人的需要保有憐憫心

尤其,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的今日,人心已因種種不法情事漸漸冷淡,開始對他人的需要無感,李國煒說:「因此,我們對他人的需要保持敏銳,並保有一顆憐憫的心,顯得格外珍貴!」

 

2.回應他人需要願意付代價

在耶穌的比喻中,好撒瑪利亞人願意「為他人停下腳步、延誤自己的行程、包裹對方的傷口、送到旅店、出錢出力…」

 

「這些都需要付代價,是祭司和利未人所給不出來的,我們可能很容易會認為:自己的行程比他人更重要!更不用說還要拿錢出來,為對方付住宿費。」但伸出援手、不吝給予幫助,在神眼中何等美好!

 

李國煒也從舊約「神的律法」來說明好鄰舍的特質,神在意也教導自己的百姓要成為好鄰舍,祂囑咐以色列人要「善待窮人和寄居者」。

 

例如:利未記19:9-10;23:22神兩次教導百姓:「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美麗的聖經故事《路得記》正鋪陳了這善行。

 

尤其,當波阿斯聽見僕人稱讚路得殷勤撿拾麥穗,為要奉養婆婆時,他還吩咐僕人要特意善待路得:「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 (路得記 2:15-16 )

 

李國煒說:「當我們遵行神的話,在他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行動就開啟了一個善的循環。而按照神的法則,這樣的良善祝福,終會回到我們的身上!」如同箴言 19:17:「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 news-details
  • 委身民雄靈糧堂近20年的李國煒牧師(右),曾因轉化祝福社區的見證而受到媒體採訪。(圖/李國煒 提供)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路加福音10:27

教會/基督徒可以多走一里路

見證神的心意是轉化祝福社區

民雄靈糧堂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三豐路上,當地居民多數務農,並有「鳳梨故鄉」美稱,但長年來,青壯年人口因工作機會有限紛紛外移。

 

留下的年長父母大半生操勞積病,眼目所及多隔代教養,因經濟弱勢而蔚為風氣的外配婚姻,也因語言及文化隔閡造成許多破碎關係。

 

然而特別的是,民雄鄉雖地處偏遠卻設有多所大專院校,包括: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及吳鳳科技大學等,學生的消費需求刺激了原有的農村經濟,教會也從中看見「這是一個帶來莫大祝福的機會」。

 

19年前,李國煒牧師夫婦委身民雄鄉,除透過課輔班持續耕耘社區弱勢家庭,也因逐步看見社區需要而提出「愛民雄計畫」,引導大學生服務在地,讓青年的滿腔熱情得以透過美善管道,挹注在這片土地。

 

「我們也贏得師長對教會的認同,他們願意跨進來尋求協助、接受禱告祝福。」李國煒分享,由教會帶動大學生走出校園圍牆,實地投入社區、回應弱勢需要等諸多服務,「早已成為民雄鄉里的美談!」

 

教會設立協會在中正、嘉義兩所大學成立服務性社團「A.O.生命品格教育社」,所招聚的大學志工曾在三興村和八八水災受創嚴重的金興村,每週做定時定點的免費服務,數年如一日,而備受在地肯定。

 

你能讓鄰舍「對自己有不一樣的眼光」

無論是實地訪視弱勢家庭,參與課後陪讀、寒暑假營隊、社區電腦教學、社區老人活動、園遊會、協助救災…生命盎然的氣息如春風般吹來,帶來活潑的甦醒,也照亮當地居民「對自己有不一樣的眼光」。

 

李國煒回想起,青年志工積極辦理的「三興旺旺來-鳳梨生態文化展」,這些平日習慣晚睡的大學生清晨六點就出門,與正在採收鳳梨的農民分享計畫,來往中記錄下一張張「人與大地、鳳梨」的珍貴鏡頭。

 

開幕當天,農民看見自己揮汗辛勤的採收身影,與歡呼收割的欣喜笑容,一幕幕呈現眾人眼前時,才驀然發現:這些再熟悉不過的平凡歲月,透過「用心的雙眼」所捕捉的鏡頭,竟連自己也深深被感動!

 

「他們紛紛羞澀地向志工們詢問:我可不可以保有這些照片?」

 

箴言15:30,「眼有光,使心喜樂;好信息,使骨滋潤。」羅馬書15:2,「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

 

馬太福音5:14、16耶穌說:你們(教會)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願你我不隱藏福音,不把「耶穌基督的生命」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照亮身邊的人,因為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7)。

  • news-details
  • 李國煒牧師夫婦看見社區需要,引導大學生服務在地,讓青年滿腔熱情得透過美善管道挹注鄰里,曾透過「三興旺旺來-鳳梨生態文化展」深深感動在地人!(圖/李國煒 提供)
  • news-details
  • 教會也看見中高齡長者健康的需要,而啟動「青銀逆轉跑,全家動起來」計畫,公私協力捲動青年人力陪伴社區長輩運動,並培訓學員成為種子教練,在學校、公園、醫院、樂齡中心拓點。陪跑時又因聽見長者心中遺憾:「年輕時受限環境,沒能有一個體面的婚禮...」而開展《銀髮圓夢計畫》,諸多善舉讓鄰舍「揪甘心」!(圖/李國煒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