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專注做某件事時,沉浸當下而忘記時間流逝?這種狀態被稱「心流」(Flow State),能讓人放鬆、專注,甚至帶來深層療癒。研究發現,烘焙、陶藝、編織、木工等手工藝,不僅能幫助人們減壓,還有助於心理健康。
對不少基督徒職人而言,「動手做」不只是消遣,更是種靈修方式。我們能在烘焙時為家人禱告,捏陶時默想神的塑造與帶領,動手的過程不只是創作、也是種敬拜。
為探討「手作與信仰」的關聯,本報專訪KDM南迴宣教中心師母陳美美、基督徒陶藝家吳水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如何透過手作,經歷神同在。
神賦予人類創造力
《創世紀》中,瞭解到關於上帝的第一件事,是祂行創造、設計、建造。人類是按著上帝的形象而受造,不應做同樣的事嗎?「創造」不僅是種消遣,更是反映出神的本性。
研究顯示,動手做(DIY),如烘焙、編織、陶藝或木工,不僅能帶來創作樂趣,更能幫助人進入「心流狀態」(Flow State)——這是種專注而平靜的心境,類似於禱告默想。心理學家指出,此種狀態不僅能減輕壓力,還能促進情緒健康,使人更有掌控感與滿足感。
這與聖經教導相呼應:「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詩篇128:2)當人專注於勞動和創作當下,不只是身體動起來,心靈同時能在過程中得到更新與醫治。
復健意外開啟烘焙祝福路
KDM南迴宣教中心師母陳美美從未想過,自己會與烘焙結下深厚關係。然而,一場意外改變她的生活,發現「動手做」帶來的祝福。
多年前,她和牧師李冠雄在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土坂恩惠教會」牧會,中風後手部無力,總要花2-3小時車程時間至醫院復健,藉由捏紙黏土來訓練肌肉。幾個月後,她靈機一動:「既然要動手,那我來揉麵團吧!」 於是開始看網路影片,動手揉麵團、作麵包。
剛開始只能勉強捏動麵團,隨時間過去,肌肉漸恢復,而能再次切菜。有天小姑驚訝問:「妳的手有力氣了?」陳美美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右手已恢復力量!
談及做麵包時,是否覺得進入類似禱告的心流裡?她表示,揉麵團是為復健,要專注在每個動作、食材份量,不確定是否進入類似禱告的狀態中,但製作過程想的都是要為教會孩子祝福、奉獻。
也許是如此,做出來的麵包頗受好評,讓其感到非常快樂,甚至忘記自己有中風後遺症。
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泰北短宣,育幼院師母表示孩子想學習華文,但經濟上有些困難,於是陳美美製作麵包來義賣,團隊中幾位基督徒國小老師協助募款,成功幫助孩子們籌措學費。
後來,更獲得富邦慈善基金會支持,於部落開設烘焙課程,由陳美美教手作麵包,同時分享自身見證,傳遞信仰。
到現在,她仍持續透過烘焙祝福教會、弟兄姊妹、佈道行動等。腓立比書2: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是其烘焙之路最佳註解,見證有給人的,就必有神給我們的,恩典是越給越多。
「陶土被塑造,我也被神塑造」
作為一名藝術家,吳水沂一開始並未將創作與信仰連結,直到成為基督徒後,才發現,藝術與信仰並非分離的兩件事,乃緊密相連。
過往,創作對他來說是「自我表達」的過程,作品誕生全憑己意;其作品會與人生際遇、生活常出現的靈感結合,但不會聯想到是上帝給的創意。信主後,神開啟他眼光,開始體會到:神才是那位真正的陶匠,我們是祂手中的陶土。
有時作品做壞了,會感到懊惱,但讀到《耶利米書》18章中,神對耶利米說:「你下到窯匠家去,看他怎樣做工」,吳水沂才發現,破碎的陶土可以重新捏塑,成為新的器皿。
陶土做不好可以回收,打碎、泡水,就能成為新土、重新捏塑,「神對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
耶利米書18:2-4,「『起來,下到窯匠的家裡去,我在那裡要使你聽我的話。』我就下到窯匠的家裡去,正遇他轉輪做器皿。窯匠用泥做的器皿在他手中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
創作中是否會與神禱告?吳水沂表示,自己沒有特別的儀式,但在拉坯、塑形過程會與神對話:「神啊,祢覺得這樣好嗎?這個形狀合適嗎?」
有時甚至覺得,神在自己作品上「插手」,引導做出意想不到的藝術創作;偶爾也會「與神摔跤」,想憑己意創作。「對我來說,沒有那麼容易放手,所以成就出的東西,是神的、還是我的,哪一個(想法)比較多,(我)也搞不清楚。」他坦承分享。
從創作中體會人的渺小
工作室位處偏遠山區,較與世隔絕,因此吳水沂創作時,會開口和神對話,並從另外的高度看自己。
「陶藝家在完全沒有他人下創作想要的東西,感覺到其實人蠻孤單的,...彷彿這世界只剩下兩個生命體,就是創造主跟我。」創作過程,除享受跟神獨處,也深刻思想信仰生命。吳水沂坦言,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會很想自己做主,「叛逆」甚至會被認為是重要藝術家特質,但受洗後,逐漸被神收服。
就像,父親知道孩子調皮,任由他弄到亂七八糟,在孩子玩夠後、指引道路,還能怎麼做比較好?這個狀況下,自己就較願意聽從旨意。
「因為我們是受造者,...不容易將功勞歸給帶領我們的人,到後面才會感謝神。」吳水沂有感而發。
耶和華說:以色列家啊,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以色列家啊,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耶利米書18:6
用「雙手」敬拜神
不論是烘焙或作陶,這些動手做的過程,能幫助人進入「心流狀態」:一種完全專注、忘卻時間的心境;以及透過雙手勞動的成品,來祝福許多人,實與禱告、敬拜、靈修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信,當人們動手做時,心也在被塑造,與神更加親近。基督徒可以試著在生活中找到自身「手作敬拜方式」,不論是透過烘焙、園藝、繪畫,甚至是整理家務⋯⋯等,都能成為親近神的時刻。
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羅西書3:23)
讓我們用雙手,活出信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