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教育博士江秀圈牧師,從依附關係解構金賽綸的生命軌跡。(圖/記者詹英村、素材翻攝自網路)

「這幅畫中,整個人那種身體的交流,就在傳達他們兩個人的關係。但是臉是看不清楚的,是模糊的,是不能夠讓人看見是誰的。」江秀圈牧師如此解讀金賽綸描繪親密關係的一幅畫作,這成為訪談中探討「依附關係」如何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起點

韓國藝人金賽綸的輕生震驚各界。除了網路霸凌壓力,生命中依附關係的缺失或許是更深層原因

 

從其畫作中可見,親密接觸與模糊臉孔的矛盾,反映了她內心對於安全感的渴望與不確定性。

 

西雅圖太平洋大學教育碩士、博士,現任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執行長江秀圈牧師,深入分析金賽綸的心理依附歷程,並進一步分享,一個人如何在家庭和信仰中建立健康的依附模式,為生命構築穩固情感基礎

 

金賽綸的依附轉變:從缺愛童年到過度依戀

江秀圈牧師指出,金賽綸的依附問題始於原生家庭:「她的媽媽也是有創傷的,她反而成為要去養家的一個女孩。」更嚴重的是,她曾哭著求媽媽不要輕生,形成了角色反轉—孩子成為父母的支持者,而非被照顧的對象。

 

「在這樣子錯綜複雜的裡面,我相信她的『依附性』會很強,因為過去的成長過程,是原生家庭沒有辦法讓她有健康的依附關係,所以她的依附關係上面是缺乏的。」江秀圈牧師解釋。

  • news-details
  • 金賽綸原生家庭的依附關係。(圖/記者詹英村、AI 製圖)

從新聞事件釋出的資料來解析,當金賽綸遇到金秀賢時,原本「依附需求」未被滿足的缺口被迅速填補:「現在有一個這麼讓她可以充滿幻想、依附的對象,以至於她一定是掉得很深,(和金秀賢的感情)給她感情的滿足、對未來的幻想。」

 

金秀賢對她的承諾,更加深了這種依附:「據傳,金秀賢曾經說會娶她。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很被滿足、很有安全感。」江秀圈牧師觀察到,金賽綸在這段關係中呈現明顯的「焦慮型依附」特徵:「她所有過去沒有的,都在這裡(與金秀賢的感情)得到情感、生理和依附關係的滿足,還有對未來婚姻期待的滿足。好像從本來是負面的,現在不但是正面的,而且是被滿足的。所以我相信她在這個感情上面絕對是很依賴的。」

 

從而也影響其事業發展:「他們有三金(韓國知名的三位童星),另外兩位繼續拍好多片,她卻在那幾年中幾乎沒什麼拍片,也沒有太多收入。她可能覺得:既然這個男生會娶我,他也可以給我滿足,他讓我非常有安全感。所以她在事業發展上,可能就沒有那麼看重,就以男生的事業為事業。」

  • news-details
  • 江秀圈牧師解讀這一幅作品,描繪金賽綸的親密關係,當中扭曲線條與交融臉孔,呈現戀人間失衡的依附關係。(圖/翻攝自網路)

關係破碎的危機:當人際關係「依附」成為生命唯一支柱

當高度依賴的關係破裂時,一個人容易遭受全面性崩潰

 

「她有多重失落跟傷害,生理、情感、安全感上失去了依賴,她的童年本來就是有創傷的。在這樣的創傷中,就變成二度、三度的傷害。」江秀圈牧師分析。

 

面對之後如債務和酒駕事件的人生挑戰,金賽綸幾乎失去所有情感支持系統,所以她覺得:我活著還有什麼希望。江秀圈牧師說明,缺乏健康依附關係的人,在面對生活危機時往往缺乏韌性,更容易走向絕路

 

依附理論由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描述個體在早期與照顧者的互動中形成的「關係模式」,並影響其成年後的人際與情感連結。依附類型通常分為:

  • 安全型依附:基於信任與安全感,能健康處理關係中的依賴與獨立。
  • 焦慮型依附:過度依賴他人認可,害怕被拒絕或遺棄。
  • 迴避型依附:逃避親密關係,壓抑情感需求。
  • 混亂型依附:在親密與疏離間矛盾不定。

依附關係的四種模式:理解人際關係的影響

「這四種類別就會帶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江秀圈牧師簡要介紹四種不健康的依附類型,對一個人成年後的行為影響。

 

安全型依附的人通常在童年得到穩定的愛與回應,而能在成年後健康處理親密關係。

 

焦慮型依附者(如金賽綸)則過度依賴他人認可,害怕被拋棄。

 

迴避型依附的人傾向逃避親密關係。

 

混亂(懼怕)型依附則在渴望親密和害怕受傷之間搖擺不定。

 

混亂(懼怕)型,通常在依附關係受傷的時候發生,有兩種類別:一種就是過度的依附,因為他很渴望,所以他就很依附,不管是依附一個男生、情感對象,或依附一個朋友。還有一種就是逃避,因為害怕再次受傷,所以逃避。」江秀圈牧師解釋這些模式如何影響成人關係。

  • news-details
  • 研究顯示,父母婚姻關係的品質直接影響子女的依附風格,父母婚姻衝突頻繁者,子女傾向發展不安全依附。(圖/記者詹英村、AI 製圖)

  • news-details
  • 台灣交友軟體數據顯示,38.33%用戶具焦慮依附特質,25.83%為安全型,反映不安全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面臨較高挑戰。(圖/記者詹英村、AI 製圖)

有愛家庭的依附典範:基督徒家庭美好見證

江秀圈牧師進一步分享兩個基督徒家庭經營有愛環境的成功案例:

 

1. 情緒陪伴與智慧引導

「我曾經遇到一對父母非常有智慧,這個爸爸說,他有一次聽到孩子哭,他去一看,看到媽媽就坐在孩子旁邊,在看書。」

 

這位母親解釋說:「因為他哭,我如果走開,他以為我不愛他、不理他,但我叫他別哭,他停不下來。於是,我坐在他旁邊陪他,讓他知道我是愛他的,等到他哭完,我再去問他,你為什麼哭,我再幫助他處理哭的原因跟事情。」後來孩子哭了40分鐘。

 

「現在,他們家四個孩子都非常愛主、讀到博士,非常有成就。全家的關係都非常好,都在服事主,彼此的依附關係也非常健康。」江秀圈說明,這種有愛、有界線的教養所帶來的效果。

 

2. 安全感與自主選擇的平衡

江秀圈在西雅圖時,有位像金賽綸那樣非常可愛、很多人追的女生,寄住在江秀圈家。江秀圈很好奇,為什麼這女生都沒有交男朋友,便詢問她。


她回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愛情沒有那麼高的渴望。可能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家人都給我很多的愛,所以我不需要別人來的愛情,來肯定我自己或是滿足我自己。」

 

「我覺得這位(女生)跟金賽綸,是很典型的兩個不同極端,一個家庭極端沒有愛,跟一個極端有愛,就在愛情上的需求有很大不同。」江秀圈點出健康家庭環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情感選擇。

  • news-details
  • 有愛的健康家庭,示意圖。(圖/記者詹英村、AI 製圖)

永不動搖的投靠:基督信仰中的安全依附

從信仰角度來看,最理想、最穩固的依附關係,不是建立在人身上,而是與造物主天父上帝之間的連結。如同詩篇16:1所說:「神啊,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

 

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篇33:12)投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神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

 

面對不同的依附類型,聖經都提供應對智慧:

 

對於焦慮型依附的人,天父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5)

 

對於迴避型依附的人,天父提醒:「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

 

對於混亂型依附的人,天父保證:「耶和華啊,你是我的磐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詩篇18:2)

 

在基督裡,每個人能找到最安全、最穩定的「依附對象」。

 

天父上帝不像人會改變、離開或傷害我們,祂的愛永恆不變。正如聖經希伯來書13:5-6,神的話語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這段經文,是對依附關係不安全者最大的安慰。

 

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的服事,正是幫助那些依附關係受損的家庭和孩子重建健康的關係連結,同時透過基督信仰,引導他們認識真正可靠的依附對象——永不改變的上帝

 

基督信仰告訴人,當一個人明白自己被信實不改變的天父上帝深深喜愛,這種安全感不是任何人際關係可以替代;這是面對各種依附關係傷害時,最堅實的心靈依靠。

 

最穩固的依附關係:歸向永不改變的上帝

世間的依附關係無論多重要,都有局限與脆弱性。與天父建立的關係,才是最穩固、最安全的依附。

 

無論你是哪種依附類型,天父上帝都在呼喚你回到祂的懷抱。

 

對焦慮型依附的人,祂應許永不離棄對迴避型依附的人,祂耐心等待對混亂型依附的人,祂提供穩定與安全

 

金賽綸的家庭故事是一個很好的反思,讓我們去更深思考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刻。」江秀圈牧師有感而發。而無論原生家庭給予個人怎樣的依附模式,每個人都能在與上帝的關係中,找到修復和重建的可能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10)

大衛的信心告白,也是天父上帝對所有依附關係受創者的安慰與應許。

 

我要論到耶和華說:他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詩篇91:2)

信靠神,是所有依附關係中最安全、最值得信賴的一種

相關閱讀》

從韓國輕生女藝人金賽綸「藍色口舌」畫作看網路霸凌:一句問候或許能接住憂傷生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