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一些翻譯聖經的學者、釋經學者及傳道人,誤解以利沙請求雙倍恩膏的動機。有人說,以利沙行的神蹟是以利亞的兩倍;也有人說,以利沙所擁有傳福音的靈是以利亞的兩倍……

 

《領受以利亞的恩膏》一書由「以琳書房」出版,作者大衛.戴維斯(David Davis)分析,以利沙的請求是根據「神話語」的教導,是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父親遺產」,那正是屬於「長子的產業」

現在教會迫切需要有如同以利亞的傳承

以利亞和其他希伯來先知,是有史以來最攪動人心的人物之一。先知是神的守望者、先見、神的信差,神賜給他們屬天理解力能明白人的景況。

 

預言的本質就是要攪動、翻攪、帶來改變;但有很多人不喜歡改變,因此會抗拒預言。

 

以利亞不單是神的先知,他也將自己全副心力傾倒在以利沙—這個跟隨他的世代以利亞的事奉帶來攪動、翻攪,為其所處世代帶來改變。

 

因此,這名有「為父心腸」的偉大人物,就在一個全國百姓都離經叛道的時代中,培養出一群真正的「先知性餘民」。

 

現今,教會同樣迫切需要有如同以利亞這樣的傳承。

 

以利沙為何求雙倍的恩膏?

以利亞在地上日子接近尾聲時,展開了一趟辭別之旅,造訪其所創辦的幾間先知學校。這位屬靈父親用臨別話語勸勉「屬靈眾子」前行,「直到我們在天堂相見」。

 

據聖經記載,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從吉甲、伯特利到耶利哥城。當以利亞要繼續前往附近約旦河時,以利亞第三次吩咐以利沙留下來,不要跟著他;以利沙也重複自己絕不離開恩師的誓言(代表意義:兒子是不會離開父親)。

 

當他們繼續一同前往約旦河,此代表謙卑、潔淨、新生命之地。當時,其實有先知門徒 50 人,遠遠站在他們對面;他們兩人在約旦河邊站住。

 

由此可見,只有以利沙選擇一路與神同行;其他的 50 名聖經學生(信徒)卻不冷不熱,畏縮不前地保持一段距離,沒有全然降服、與耶穌並不親密;唯有以利沙選擇行在光中

 

以利亞和以利沙站在約旦河旁,迎接重大世代更迭的轉換時刻。其他 50 人隔著一段距離觀望,這群人都是先知,其心中可能充滿敬意,甚至感到敬畏。

 

以利亞將其粗糙外衣捲起來,用它拍打約旦河,水就分開,他和屬靈兒子以利沙便「走乾地而過」。後來,河水再度淹沒乾地,兩人就和那 50 人分開。

 

摩西過紅海時,屬靈兒子約書亞也在同樣地方,開啟了這個國得釋放和走向完全的道路;以利亞和以利沙也一樣,都是先鋒者完成者的組合

 

約旦河代表「下去」到受洗的地方,老我會在那裡死去,浸泡在神的性情

 

那 50 個沒有跨越約旦河的人站著觀看,以利亞和以利沙漸漸消失在遠方——這兩個人都是向著自己死,走進生命的新樣式。其中一人即將完成他的命定,另一人則將領受屬於自己的恩膏

 

實際上,以利沙過了約旦河,他走的更遠。他在與神同行的路上,超越其他人,這也是為何神指定他接續以利亞的職分,成為以色列的先知。

 

他們離開對岸的 50 人,直到前進到人煙罕至處,兩人終於可以獨處時,以利亞才停下腳步,看著寶貝屬靈兒子以利沙說:「你要我為你做什麼,只管求我。(這是每個想與神更進一步的信徒,都需要自己回答的問題。)

 

以利沙看著屬靈父親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地感動我。」以利沙迫切渴望更多有神、更多領受神的靈。

 

以利沙親眼見證自己所敬愛、所事奉的大能神人身上,有聖靈的恩膏,而他想擁有更多!這個已撇下一切跟隨的年輕人,想要父親給予他「雙倍的祝福」。

 

在「妥拉」中,只有「頭生的兒子」能領受雙倍祝福,且要透過「父親的祝福」才能領受。

 

以利沙知道,以利亞是以色列的屬靈遮蓋,如今他即將承接以利亞的職分

 

由此可知,以利亞一定告訴了以利沙,他在何烈山洞穴裡所領受的任務,就是要膏抹以利沙接續他先知的職分。現在,這名年輕先知需要這份新的恩膏;他的時刻已經來臨,他的實習生涯已經結束。

 

以利沙遵行神的命令「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更正確地說,以利沙的請求是根據「神話語」的教導。他所要求的雙倍祝福,是每個「希伯來『長子』」都會從「父親的產業」領受到的那一份。

 

以利沙在七年前遇見以利亞的那天,於約旦河北方幾哩處就已撇下屬世產業,忠心服事恩師。

 

以利沙就像年輕的所羅門王,不求「屬世的好處」,而求「屬靈的能力」,為的是能履行自己即將承接的非凡職分。為能稱職繼承以利亞的位置,且衡量當時國家屬靈狀況,以利沙會需要「大量的恩膏」,而他非常清楚這一點。

 

實際上,以利沙應是覺得自己不夠格承擔這神聖使命,他就像保羅一樣,知道要靠著神才能餘刃有餘。

 

以利沙將承接的職責,是代表耶和華,成為「國家的屬靈遮蓋;非但如此,他還要以「屬靈父親」身分,開始服事數百名「眾先知之子」和其家人,這是多麼艱鉅的重責大任!

 

以利沙所求的,是屬於他自己的那一份「父親遺產」,那正是「屬於長子的產業。長子在父親死後,也會繼承「領導整個家族的責任」,以及「雙份的家業」。

 

以利沙在此要求的是,他能被公開承認為以利亞的屬靈長子。當以利亞將其先知外袍,披在年輕跟隨者的身上,這就表明,以利沙已被這名年長的先知收養

 

要知道,以利沙當時所站的那一小塊土地,原本會是以利沙在地上的產業。然而,他卻放棄這產業,跟隨了以利亞

 

「以利亞的靈」是順服、謙卑、與神親密、憐憫、關懷失喪的人、有勇氣對抗邪惡的靈(「靈」就是他的心志與品格)他也對「眾先知之子」懷著「為父的心」。他劬勞、堅持不懈禱告,使死人復活,使天堂敞開。這就是以利沙所呼求的,而神也準備好要應允他,因祂一向回應一顆謙卑的心

 

大衛分析,長子領受的雙倍祝福,是每一個被聖靈重生的神兒女所應得的產業。

 

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也是「教會全體之首。若我們已被耶穌的寶血買贖、潔淨,那麼我們也和基督ㄧ樣,同是「神的後嗣」。

 

基督徒已領受「領養的靈」——透過祂的鮮血所立下的新約。我們需要像以利沙那樣,呼求擁有更多祂的靈,「雙倍的祝福」是我們可繼承的產業,只要你我願意支取。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