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事工

【愛以色列之家專欄】抹大拉的會堂講桌

耶穌在各城各鄉傳道時,與耶穌的除了十二個門徒以外,還有祂所醫治的幾個婦女,抹大拉的馬利亞就是其中的一位。路8:1過了不多日,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 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2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   耶穌治好了抹大拉的馬利亞,趕出她身上的鬼。她信耶穌後,奉獻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當耶穌被帶往審判時,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馬太福音26章:55-56節)。耶穌釘十字架時,環境極其惡劣,但她跟耶穌到十字架下,看耶穌受苦,斷氣,埋葬(馬可福音15:40-47)。   安息日過後,馬利亞在天還沒亮時,就到耶穌的墳墓,並發現墳墓已經空了,其他門徒聞風而來,看看空墳就走了,只有馬利亞留在空墳處哭泣,所以她將成為第一個看見復活後的耶穌的見證人(約翰福音20:1-18)。   抹大拉位於加利利海西岸,在提比哩亞以北約八公里處,離加利利海三公里,就在亞伯山的山腳下。主耶穌當年從拿撒勒到加利利地區服事,就經常從山上往下直接走進抹大拉村莊。近年由於開發米格達爾(Migdal)鎮,在無意中挖掘出主耶穌時期的會堂文物。米格達爾(Migdal)鎮,它的希臘文為塔里切埃Taricheae,意思是”塔”。在聖經中又稱為「馬加丹」及「大瑪努他,有相關的記載:太15:39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以及可8:10隨即同門徒上船,來到「大瑪努他境內。   考古學上,抹大拉最早是在哈斯摩尼統治時期開始進入定居的。根據考古資料在此期間,我們目睹了加利利的定居活動熱潮。定居者可能來自猶太,可能是耶路撒冷當局組織的有組織的活動。註1   加利利海北部的地區有肥沃的土壤,抹大拉的耶穌跟隨者之中的著名人物馬利亞,她可能起源於米格達爾(Migdal)鎮。但是,《新約》聖經中卻沒有確切地提到耶穌拜訪了該鎮,反而很多的著墨於迦百農鎮。   當第二聖殿仍然存在時,遠在北部的加利利省的猶太教堂的功能是什麼?猶太聖人約哈南·本·扎凱(Yohanan ben Zakkai)註2叛亂之後,才開始在猶太教堂中進行公開祈禱。他正在尋找一種方法,在無法再在聖殿中進行禮拜的危急時刻,如何繼續進行猶太教實踐。因此最早的猶太教堂可能構成了“社區中心”的功能,這是會眾聚集在一起「討論日常問題以及「共同研究聖經的地方。《新約》記載耶穌在加利利的各猶太會堂裡從書卷上朗讀和教導跟隨者(路14:16-21;太4:23;可1:21)。   Magdala猶太會堂有兩個大房間。主廳的中央圍繞著石座註3。在房間的東部倖存有玫瑰花結圖案的拼花地板。牆壁產生了帶有紅色,黃色和藍色幾何面板以及黑白框架的彩色壁畫的遺跡,這些都說明了抹大拉社區的富裕地位。   在此間猶太會堂裡發現有一雕刻的石頭,具有矩形狀(長寬60×50公分,和高40公分)。它的底部由四個支柱組成,它的五個側面都裝飾有浮雕。石頭的上表面有玫瑰花圖案,兩棵棕櫚樹和各種植物元素。這顆石頭有一面是雕刻了七根燭台,其側面有兩個花瓶和兩個圓柱註4。這是對照了聖殿的入口大們的兩根雅斤與波阿斯銅柱,以及聖殿中的真實燭台。在後來Bar Kochba時期的硬幣中也有這兩枝的圓柱,學者們通常將其解釋為象徵著聖殿入口的建築立面。     (圖/卓健誠牧師) 以色列的學者認為,每個圖案都是與聖殿有關的符號。例如,頂面的花卉和幾何圖案,是十二條麵包的寓意化表現,該十二條麵包被放置在聖殿的餅架上註五。他將“棕櫚樹”視為獻祭工作中使用的神聖鏟子,“棕櫚樹”的“樹幹”被設計為手柄,並用繩子包裹住。抹大拉Magdala中心說:“據推測,石刻的正面和側面代表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背面描繪的車輪和火代表聖潔的聖物。”有學者圓形玫瑰花,將其解釋為“兩個輪子”,代表“神聖的戰車”,是在描述“居住在塵世神殿中的上帝的座位”。 註6   太15:29-31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 神。   很明顯的,主耶穌經常到迦百農時也經過抹大拉這城鎮,也經常進這會堂,我相信主耶穌也曾經在這張講桌上攤開經文卷讀其中的經文,並講解妥拉。根據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這時正取道外邦人(希臘人,它的希臘文為塔里切埃Taricheae,取自希伯來語的”塔”)聚居的低加波利境域。祂深切顧念人的軟弱和痛苦,故使每一個在疾病折磨下的人都得著奇妙的醫治;神豐盛的慈愛再次向人表露無遺。主回到以色列人中間去;祂先是到猶太國,後至外邦地,又回以色列人中。猶太人需要悔改,外邦人需要相信。   「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這句話,也表明在這地方居住的都是外邦人。蒙恩的外邦人尚且曉得歸榮耀給神,我們身為神的兒女,豈不更應時常因著經歷神的恩典而向神獻上感謝和頌讚!   註1 Leibner,U.,2012,“第二聖殿時期加利利猶太人聚居地的起源:歷史來源和考古數據”,錫安77,437–469(希伯來語;英語摘要)。 註2猶太聖人約哈南·本·扎凱(Yohanan ben Zakkai)是第二聖殿時代的重要猶太聖人,也是猶太拉比猶太教Mishnah米示拿編著的主要貢獻者。 註3(圖/卓健誠牧師)   註4(圖/卓健誠牧師)   註5(圖/卓健誠牧師)   註6(圖/卓健誠牧師)   (文章授權/卓健誠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教會或大或小,能建造生命的就是好教會!

教會可以小,但是不能弱。   如果地區性的小教會能夠持續的連於神國度的資源,那麼他們的效率也可以高於獨來獨往的大教會。   事情可以少,但是關係不能少。   所有的服事都是在關係的建立中自然形成的。有多少人,就做多少事。不能幫助關係建立的服事是不需要存在的。   問題可以多,但恩典要更多。   恩典會顯明出問題的存在,因為恩典賜予人能力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然而,陷入在問題中越深的人,往往看不見真實的問題所在,因為他沒有得著足夠的恩典,使他看見真正的敵人。   所以,與其害怕問題的出現,我們更需要求足夠的恩典。   也不要忘記,你在哪一間教會,是你自己決定的,而你會如此決定,往往也是因為你有得到足夠的恩典。   因此,理所當然的,你也必須要負起相對應的責任來建造教會。   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基督徒應該要有的態度。   能夠倍增恩典的人,一定是願意在恩典中負起責任的人。   反過來說,只會消費神的恩典的人,只會持續的活在屬靈的貧窮以及狹隘的眼光裡。   無論如何,教會或大或小,能建造生命的就是好教會!   十年前的我對教會有很多的憧憬,十年後的我有更多的實際。   少一點從人而來的幻想,就可以更有力量完成神所賜給你的夢想。   感謝主,當我們對教會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所形成的「泡沫」被戳破後,那才是好好建造教會的最佳時機。   對人、對神、對事情失望...這些都不完全是壞事,經歷思想與經歷上的拆解再重組,是認識真理不可少的過程。   我聽過很多人對教會失望的言論,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我,理所當然的也經歷過很多!   但是當我開始數算神的恩典時,我發現恩典永遠比問題更多,盼望永遠比失望更大,因為我們的神一直都在!   甚至我要說,沒有經歷過多次失望的過程,真實的盼望不會向你顯明出來。   不要忘記,建立教會,就是在建造自己的信仰生命。   只會躲在房間裡整天喊著「主啊主啊」的人,生命還有太多層面沒有被對付了,恐怕他是一堪不擊的。   請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一定會有一些階段是需要好好地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且經歷修復的過程,但那跟建造教會完全沒有衝突,反倒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因為,一個成熟基督徒的生命,不可能脫離教會生活。   所以,讓我們停止活在屬靈公主病跟王子病,一起來建立健康的思維及靈命吧!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克安通專欄】我們共同屬於上帝的皇室家族!

上個月我與團隊的牧師共進晚餐時,我向他表達極深的感謝,若沒有他,我們的事工也許無法帶出如此大的轉化。   這位牧師同工是一個禱告的人,他深知禱告的大能,並擁有為父的心。而我是一個有異象的人,我們經常一起禱告、一起策劃,彼此的關係像團隊也像家人,這樣的關係正在延伸傳遞出去!   我問他:「你是怎麼辦到讓大家都接納你呢?」他回答:「我成功的秘訣是,靠著與耶穌相交,學習成為『聖潔』。我這是向你學的,你總是告訴我:『如果要成功,首先要成為聖潔;另外就是,常彰顯出天父的愛。』因此,我致力在耶穌面前成為聖潔,並且抓住機會彰顯神的慈愛。   剛加入團隊時,人們不信任我,每個人來找我都是有求於我。但現在,他們看待我如同家裡的一份子。因為當他們要申請學校時,都遭到拒絕,理由是他們出身於受鄙棄的社區,各個都沒有父親。但我總是會去學校,代表他們的父親,幫忙簽署文件。因為這樣,所有老師、家庭和孩子們都接納我為他們的父親,我已成為他們家中的一員。而同時,孩子們現在也成為愛主的人,是神家中的一份子。」   好棒對嗎?我們都是神家中的人,不管出身為何,我們共同屬於上帝的「皇室家族」!   (文章授權/中華天父的心協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葛兆昕專欄】在「平凡日子」發展「真誠的關係」!

我們都活在「人際關係網絡」裡!   我們往往有幾家常去的早餐店、固定找的髮型設計師、喜歡逛的服飾店或專櫃、一兩個禮拜回去一次的小吃或餐廳......,我們或許只是去做「交易」,付錢、帶走商品、回家......   但我們也可以選擇為福音多做一點!試著將他們當作潛在的福音接觸者吧!   多一聲問候(今天好嗎?早啊!) 多給予關心(健康、生意、家庭、孩子) 多一句感謝(真好吃!辛苦了!非常謝謝!)   在許多人只是帶著口罩,東西拿了就走,唯一的話就是「多少錢?」之際,一句暖心的問候,會拉近彼此的距離!   一次一點,累積起來,就是關係的建立,人們向我們的敞開!   當人們向我們敞開,就有機會向耶穌敞開,因為我們是小基督(基督徒)。   許多世界上的人與教會(組織)毫無關係,卻與基督徒(我們)有關係,甚至可能有很深的關係!   當教會思考福音佈道的時候,往往容易想著在「特定節期」舉辦「大型佈道會」,而不是在「平凡日子」發展「真誠的關係」。   讓我告訴你:平凡日子有三百多天,特定節期卻沒幾個!   歌羅西書1:28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文章授權/葛兆昕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葛兆昕專欄】領袖不是一個位置,更不是一種獎賞!

成為屬靈領袖不是一個位置,更不是一種獎賞!   有些人對於屬靈領袖有著迷思,以為領袖是一個位置—我想爬到那個位置。   也有人以為是一種獎賞—這是對我努力的獎勵,因此我要好好享受。   也有人認為領袖是某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想像著一群人跟在我後面叫「哥/姐」。   一位屬靈領袖,就是一位致力於帶領人們走靈程,在過程中幫助他們、訓練他們,興起他們也成為領袖的人。   他的喜樂不是自己的地位,而是看見所帶領的人的成長   他的滿足不是跟隨他的人數多寡,而是他所興起的新領袖能持續不斷的興起下一代的領袖。   他所在意的不是自己有沒有被人稱羨,而是自己有沒有盡到責任。   那獎賞呢?   這是該做的,不是嗎?做一件該做的事,不要想著獎賞!   事實上,我們還沒有做之前,主自己已經成了我們的獎賞!   Shepherd the flock of God which is among you, serving as overseers, not by compulsion but willingly, not for dishonest gain but eagerly; nor as being lords over those entrusted to you, but being examples to the flock; and when the Chief Shepherd appears, you will receive the crown of glory that does not fade away.(1 Peter 5:2-4 - NKJV) 2你們應當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羊群,要按神的意思照顧他們,不是出於勉強,而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出於貪財,而是出於樂意;3也不要壓制所分配給你們的那些人,而要做羊群的榜樣。4這樣,在大牧者顯現的時候,你們將領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得前書 5:2-4)   (文章授權/葛兆昕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葛兆昕專欄】奉差遣去執行神的計畫是教會的天職!

對於主的計畫,我們常常說不。 「那太難了!」 「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哪有資源哪......」   然而,我們是否「很會算」、很會「評估」,卻失去了「單純信靠」的心呢?   我們是否在「勸」耶穌「打消計畫」,不相信祂能成就??   「這不容易,求主教導我??」 「這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我要倚靠神,邊信邊做,也邊做邊信!」 「我們沒有資源,我就連結資源??」   我們千萬不要用「耳朵」、用「腦子」來「聽聽」就覺得不可能,「想想」就覺得好難??   我們應該用「膝蓋」來禱告祈求那位大有能力的主,並用「雙手」來做做看!   初代教會在「不可能」中建立、奉差遣、前往外地、甚至向外邦人傳福音、在大逼迫、大患難中為神國開疆闢土??   奉差遣去執行神的計畫是教會的天職!   They answered Joshua: “All that you have commanded us we will do, and wherever you send us we will go.(Joshua 1:16 - NRSV) 原來從他的豐盛完美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約翰福音 1:16 )   不是不要算、不要評估,而是不要出於不信的算計! 當我們數算神所成就的,反而會使我們有信心,而說:我們起來建造吧!   (文章授權/葛兆昕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愛以色列之家專欄】以色列和德國的空軍在二戰結束75年後,聯手在前納粹集中營達豪舉行了歷史性的飛越紀錄

二戰解放75年後的飛越達豪(Dachau)集中營的歷史性行動,以色列空軍首長誓言“Never Again絕不重蹈覆轍”。 總理內塔尼亞胡說, “大屠殺的偉大教訓是,如果猶太人不捍衛自己,沒有人會保護猶太人。今天,我們為自己辯護。我向我們的飛行員致敬!”   以色列和德國的空軍在二戰結束75年後,於8/18日(周二)聯手在慕尼黑郊區的前納粹集中營達豪(Dachau)地點舉行了歷史性的飛越紀錄。   “今天,在大屠殺發生75年後,以色列空軍IAF和德國空軍Team_Luftwaffe的飛機在達豪集中營和Fürstenfeldbruck機場上空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越行動,以紀念在大屠殺中喪生的人和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被劫持為人質後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的11名運動員,”以色列空軍在演習後於推特上發出感言。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向星期二的飛越行動致敬,他說:“今天,我們的空軍飛行員飛越了德國的達豪集中營。” “在達豪,屠殺了猶太人民。大屠殺的偉大教訓是,如果猶太人不捍衛自己,沒有人會保護猶太人。今天,我們為自己辯護。我向我們的飛行員致敬!”   詩133:1-3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感謝主,「飛越行動,絕不再犯」,這代表精神上(屬靈上)的超越,人民完全得著釋放與自由,如同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一樣。以色列與德國的空軍併行飛翔在天空中,這次沒有煙硝味,只有和平相對待。這也值得台灣政府與人民來學習,放下228事件的傷痛,不同族群和睦同居在這一塊土地上,才是真正的平安。 Shalom 平安   (攝影/阿米特.阿格羅諾夫(Amit Agronov)     (攝影/德國空軍 史蒂芬.彼得森)     (攝影/阿米特.阿格羅諾夫(Amit Agronov)     (攝影/德國空軍 史蒂芬.彼得森)     (文章授權/卓健誠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開拓教會,為什麼不繼續巡迴講道就好,這樣不是更輕鬆、簡單嗎?   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問各位為什麼要結婚有孩子呢?沒有孩子的人生不是更輕省嗎?省下很多的辛苦、時間、金錢、心力啊!   確實如此,但同時也會無法經歷許多辛苦後看見生命成長的喜樂。   我想有人生歷練的人都知道,進入婚姻是一個當我們成長、成熟後,我們會很自然做出的決定之一(別誤會,我認為真的想清楚後選擇保持單身也是個同樣成熟的決定!婚姻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回到教會這一塊,我們傳福音給別人,或邀請別人進到教會,然後就期待有別的更成熟的人來牧養他,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健康也不成熟的。   一個基督徒就是在願意牧養別人的過程中,邁向更大的成熟的。你可以不會,但你不能一直不會。   別的人可以一起合力的跟你牧養他,在牧養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但別忘了,你在你所引進門的人的生命中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你是他的引路人,同時也是牧羊人之一。   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我們的責任自然的也會增多。這就是聖經中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的真理原則(林後8:12)。   如果你過往在與權柄人物的相處中受傷,因而對自己能夠去牧養人感到排斥與抗拒,我也覺得很難過,然而我也相信這部分的傷害經年累月一定可以慢慢的得醫治。我們切勿因噎廢食,而忽略了建造教會的根基—牧養。   能夠生養別人成為基督徒的基督徒,不只傳福音還能夠牧養,才是在屬靈上成熟的標記,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使命,能夠如此行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一點我非常確定。   正如你要怎麼知道一個女孩在「生理上」邁向成熟了?她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並且開始有孕育下一代的能力。   一個邁向成熟的基督徒必然的會敞開心、願意學習牧養,因為這就是天父的心意。   縱使神國翻轉教會只是個開拓四個月的教會,但我會不斷地、不斷地引導、鼓勵、成全每一個願意的人往牧養者的方向邁進。   這樣,我對呼召我建立教會的上帝,才不會有所虧欠。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基督徒與社會的關係

基督徒應該關懷社會嗎? 應該。我們相信每個基督徒應該在社會及生活上每個範疇「作鹽作光」(馬太福音5:13-14),運用神給予我們的時間、金錢、才幹、能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以及改善身邊的環境,藉此吸引未信主的人歸向基督。   主耶穌給教會的使命是甚麼?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這是主臨升天前給門徒的大使命,叫他們傳福音及造就信徒。大使命中有沒有明示或暗示基督徒要大規模組織起來推行社會服務,建立公義社會呢?   沒有。有些人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支持他們社會性的服務。可是當我們細心思想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們只看到主吩咐個別信徒要關心及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卻沒有看到主要求教會推行普遍性的社會服務。當然,教會是基督徒組成的,但教會在地上的身份及任務不完全等同個別的基督徒的身份及任務。   基督徒是天上的國民,可是我們確實也是生活在地上。作為一個地上政府的公民,我們可以在不抵觸真理的原則下盡我們在社會的責任。然而,教會的地位卻是在天上的,她的工作範圍主要是屬靈的,她所得的權柄也是屬天的:「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8-19)   主只吩咐教會去傳福音和建立信徒,因為主看傳福音及建立信徒為最重要和最寶貴的事情,主要教會專一及忠心的作好這兩件事。主在世時也有作社會性的服事,可是祂作這些事是高度選擇性的,而且從不帶有政治意圖,或想均分財富。再者祂的善行跟祂的神蹟一樣,都是證明祂是神的兒子,有救贖的能力。   那麼教會可否作社會性的服事? 可以。但我們要強調教會及基督徒作這些事時不要輕重不分,本末倒置。有些教會本著愛心去作一些社會服務工作,但卻忽略了傳福音。他們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各式各樣組織冗雜的服務事業,其實這些服務很多都不是必須的,政府及其他社會慈善團體也是作同一類型的事,為何教會要重複他們所作的呢?若說教會不力搞這些工作,世人會批評我們。但我們要世人的認同呢,還是要神的認同呢?社會性的服務不是完全沒有價值,不是一點都不可以做,但這些事的價值是短暫的,是會過去的,所以教會不應專注在這些事情上;教會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是別的團體不會亦不能擔當的。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克安通專欄】我們正在危急當中

我們的政府宣告:「我們已嘗試了所有的方法,但現在只有上帝能夠來拯救。」我們實在需要很多人為我們代禱!   我們所在的清奈地區,近日宣佈因疫情嚴重,將延長封鎖至六月底。這裡每天新增約兩千個確診人數,以致醫院和學校都擠滿了病患,這光景著實令人傷痛。   我們最早期的皇家孩童底帕,一個很棒的敬拜者,她的先生和孩子昨天因高燒開始隔離了。另一個是戴比,她的先生和孩子已確診,目前在醫院治療中。我們在念大專的皇家孩童曼竹,已經被關鎖在家中兩個月,因為她所住的公寓樓中有人確診。我們孩童之家的孩子們,現在被分散安置在四個不同的地方。   這地區有三個牧師於本週相繼去逝,我們一位同工的父親在昨晚過世,而我們的辦公室也關閉了。   許多醫生護士已被感染,有些甚至已經喪生。除了迫切呼求神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出路,我們必須投奔於祂、聆聽祂要對列國所說的話。   現在周遭的情況相當令人驚嚇,可是神對我們十分看顧。感謝神,我們已儲存了夠應付15天的糧食,但我們有許多孩童還很年幼,求神繼續看顧我們。   我們已再一次進行為期二十一天的禱告,請與我們一同站立。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馬可11:23)   許多時候,我們的禱告都是求神在我們的難處或需要上動工;但有些時候,我們卻要自己拿起權柄,直接對困境說話。   權柄的禱告,就是你要對那攔阻你的說:「離開我!」對你的疾病說:「離開我,我要靠著主復活的生命仍然起來!」甚至對山命令說:「你得挪開,投在海裡!」   權柄的禱告是信心的禱告,也是大有能力的禱告。   (文章授權/中華天父的心協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