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當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看到先生倒在跑步機旁,她整個人都慌了。她從小名列前茅、聰明又懂得照顧自己,但這些卻沒辦法讓她停止悲傷,其悲傷像毒氣一樣恣意蔓延在她生活各個領域,各種負面情緒纏繞她──「都是我的錯」、「每件事都變糟了」、「情況再也不會好起來」。
7年半前的一個夜晚,和公婆同住14年的我,精神狀況和情緒都非常糟糕,甚至有一個念頭,想用婆婆的安眠藥結束生命,但突然想起妹妹曾經跟我提過學園婦女小組,於是我立刻上網蒐尋,找到了馨香女人專欄。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跟青少年子女聊信仰,甚至不知道如何和青少年子女對話。」路恩哲博士一針見血道破這個世代的窘境。世代鴻溝不只在社會上日漸加深,同樣的問題亦發生在教會中。藉由德國神學家、青少年工作者潘霍華對於青少年事工的論述,路恩哲盼望為當代教會在青少年事工中,帶來一番省思與更新。
傳道書4章9-12節教導我們「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但現實生活的婚姻似乎不總是如此。
生病住院一點也不好玩,何況這位勇敢的女娃才4歲!
16日,美國太空人尤金安德魯塞爾南(Eugene Andrew Cernan,1934-2017)於伊利諾州過世。尤金是美國海軍上校,擁有電子和航空工程學位,為全世界唯3位「兩次飛往月球的太空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太空任務,莫過於1972年帶著阿波羅17號登月,並於陶拉斯-利特羅(Taurus-Li
學樂器所需的不是音樂恩賜,而是「盡全力」。因為,在還沒有盡全力回應上帝之前,根本還談不上「天份」問題,唯有當一個人盡全力時,「天賦的差異」才會出現;而一般人學樂器沒有成功,通常是因為連最基本的努力與練習都沒有做到。敬拜者若沒有享受在敬拜裡面,就只是在「表演」!撇開學習樂器、練團需投入的時間,身為「帶
他在戰場上救了超過75人,沒用一顆子彈。 他,是二戰英雄戴斯蒙‧杜斯(Desmond Doss),因信仰拒絕碰槍,以軍醫身分服役,成為唯一在二戰獲頒最高軍事頭銜「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的反戰人士。
自幼在大社部落土生土長的林季玲,在禱告中多次看到「很多雙手一直高舉,呼叫救我!救我!」的異象,並在她心中不斷盤旋,於是開始向神禱告,盼望拯救一百個年輕靈魂!最後神回應她,要成立「敬拜禱告中心」,讓青年人都來到祂的榮耀寶坐前敬拜讚美。
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愈強大,任何資訊愈發唾手可得。但在一切問題「Google大神」都有解的同時,人際關係似愈無解,許多人甚至專程「上課」學習人際關係。 不過,一名專家卻能不費吹灰之力、擄獲眾人的喜愛,每年吸引數十萬人特地飛去一起「自拍」,而方法就只是「帶著微笑」。
9年前(2006年)的一場意外,伊恩‧墨菲(Ian Murphy)頭部受到嚴重撞擊,腦部嚴重受損,無法言語長達2年。
2015年8月底在美國上映的基督教信仰電影-《爭戰室》(暫譯,War Room),因深深激勵人心,上映首週即打敗強片《不可能的任務》第5集,名列北美週末票房收入亞軍;上映4週後,仍蟬聯票房前十,觀眾佳評如潮。 該部電影由肯德里克兄弟(Alex and Stephen Kendrick)執導,劇情描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