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經濟

【張振華專欄】福音是對人的終極關懷

人有許多不同的需要。所以,幫助人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有人傷心難過,我們可以陪著他哭泣;有人肚子餓,我們可以請他吃飯;有人經濟困難,我們可以伸出援手給他金錢;有人心情低落,我們可以陪他走走。以憐憫的心去幫助、陪伴,甚至給他錢,這都是好的;但基督徒給人最大的愛與憐憫是把福音給他。因為耶穌基督是這苦難虛空的世界裡唯一的答案。如果,我們愛他、憐憫他,最終就必須把福音傳給他。   十月到十二月教會進入聖誕季。場佈小組的巧思與創意,讓聖誕氣氛充滿整個教會,期待每一位走進教會的新朋友,跟我們一起分享耶穌降生的喜樂。這時刻,也是我們最好傳福音的季節。所以,讓我們張開眼睛,看看在我們周遭,有沒有需要關懷的人,或許他正孤獨地走在人生的路上,需要朋友的關懷;或許他正經歷一個傷痛,需要有人安慰;或許他正面對一個危機,或是一個重大挫折;或許他是你最好的朋友,竟然還沒有信耶穌,邀請他來主日崇拜,邀請他參加你的小組福音餐會,邀請他來聖誕節的特別聚會,我們也可以去探訪他,可以約在咖啡廳,可以約在學校或是家門口,在表達愛與關懷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把福音給他!   我也要鼓勵每一個小組籌備福音餐會。因為,傳福音不需要特別的恩賜,而是耶穌給每一位門徒的使命。雖然教會有大型的聖誕節特別聚會,但更有影響力的是每一個小組的福音聚會;每一年藉著小組聖誕福音聚會所接觸的人,比教會的大聚會更多。當小組開始起來傳福音,小組長起來講道和呼召時,每一個小組都在回應耶穌的大使命,小組就會經歷福音的大能和收割的喜樂。   雖然,人有不同的需求,但福音是對人的終極關懷。耶穌,帶給人永生,不只是靈魂的救贖,也是今生的盼望。無論是金錢、美貌、權勢、科技、宗教、哲學,都不能拯救你的人生;在這個充滿苦難與絕望的世界裡,許多人正在尋找拯救,如果我們愛一個人,關懷一個人,就一定要把福音傳給他,這才是對人真正的關懷!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12   (文章授權/張振華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經濟風暴交響曲

第1樂章:沒有做完的事   這是在2010年5月號英文版《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五十四歲的卡文理(Lee Kravitz)被裁員了! 已是「過半山」(Over the hill)的年紀,再加上不景氣的市場,找工作的難度頗高,文理被「卡」住了,直到他讀到過去與親友的往來書信。於是,在太太的贊同之下,卡文理隻身雲遊四海,做他過去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拜訪許久不見的親戚朋友們。 首先,他去拜訪高中老師,那位老是投出問題球,挑戰他思考能力的「饅頭老師」(mentor)。老師對於他的造訪,驚訝又感動,三天的相處,「饅頭」一如以往,充滿智慧的言語,挑戰他對人生的思考。 數十年前,有位朋友借他600元美金,卡文理再次與他聯絡,親自把錢送還,表達謝意,即使他的朋友早已忘掉這事。 有位智障表姑,早已失去聯絡。他按?蛛絲馬跡的線索,找到這位獨自住在老人院的表姑,成為她十四年來惟一的訪客。 到修道院去拜訪當修道士的同學,與他促膝長談,兩人都再次確認自己的人生方向。 年老的阿姨,過去是認真的鋼琴家,與卡文理相處幾天後,又重新拾起多年不曾彈奏的鋼琴…… 這些拜訪旅程,一個個皆是學習過程,使他的人生更豐富美好。他也發現,過去因忙碌而「沒時間使用」的愛心、耐心與體貼又一一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失業一年沒有金錢收入,但所得到的比金錢更豐厚。卡文理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是囿限於自己與家人,對周遭感恩與關懷,使他生活更多彩多姿。 現在,卡文理需要找工作,不過也許不致太困難。他把過去這一年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沒有做完的事》(Unfinished Business),大獲好評,或許他已找到新事業。   第2樂章:不作逃兵   林哲明在某知名跨國銀行集團上班,感恩節前夕聽到同事間在流傳,公司出事了,營運可能有問題。聖誕節前,哲明抱?整理好的紙箱回家,銀行關門,全體員工「家裡蹲」。 他父母聽到失業的消息,滿臉愁容,倒是太太怡真露出笑臉鼓勵:「在家休息一陣也好,過去太忙了!」孩子也好興奮,因為每天都看得到爸爸。 原本想先在家休息思考一陣,但父母親見哲明在家就唉聲歎氣,要他認真找工作,也阻止小孩吵他,甚至抱怨怡真不夠積極,不為先生的前途著想。 三代同堂的日子,原是有福的安排,卻因父母對兒子的適度「關切」而帶來壓力。 「家裡蹲」的事實已是家中不能提起的話題,然而事事都跟失業有關,晚餐時父母親的歎息宛如低氣壓過境,黑雲跟著全家走動。 明哲受不了父母的壓力,草草接受一個外州的工作,把妻子孩子留在家中與父母同住。從此婆媳之間的關係,像齣正上演的韓劇,劇情錯綜複雜,明哲也變成裡外不是人的逃兵。 夫妻長期分開,婆媳不和,親子關係疏遠,難唸的經越來越多本。 哲明為家為妻為父母,終於決定勇敢面對。他先跟父母懇談,父母親終於了解對兒子有時會「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現實,決定暫時回臺灣享清福,讓他自己做決定。 同時,他也向妻子道歉,願意作個有擔當的丈夫,請妻子再度全力支持他。 明哲目前在銀行上班,但若是再度被裁,一定會慢慢思考,不作沒有計劃的逃兵。   第3樂章:化妝的祝福   何士傑是位年輕優秀有為的年輕人。名校畢業,娶得美麗賢慧的妻子,兩個兒子活潑可愛,而他一畢業就被有名的「李曼兄弟」證卷公司網羅,成為高薪的華爾街菁英。 2008年底「李曼兄弟」倒閉成為全球頭條新聞,何士傑與同事們都成無業菁英人士。 那陣子華爾街風聲鶴唳,倒閉與被收購,有工作的人緊張,沒工作的人心慌。世傑這時反倒非常慶幸自己是無產人士,同事中有人住豪宅開名車,面對龐大的貸款欲哭無淚。 士傑與太太一同做數字管理,發現沒有收入,少數的存款只能暫度幾個月。於是先把一部份存款分別出來,那是停損點的數字,無論如何要守住底線。為了節省開支,把租用的公寓退掉,搬到郊區與父母同住。 郊區的小房子內,住著已退休的父母、年邁的祖母,如今再加上士傑一家四口。原本念私立小學的大兒子,轉到郊區念公立小學,教育經費減至最低。 八個月後,士傑終於找到工作,雖然薪資大不如前,但總算可以再自立,也搬出父母親家。七口人同住,每天大家面對面,總有磨擦誤會,但回顧過去八個月,士傑滿心感恩。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盲目追隨同事,也去買棟豪宅來把自己綁在貸款中。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發瘋買名車代步,否則就成為開名車無屋的待業菁英! 感謝上帝,與父母同住的日子,更深體會他們全心的愛與支持,使他與父親常有機會談心,兩個孫子也與爺爺奶奶建立美好的關係。 感謝上帝,四代同堂,何等福氣,祖母在士傑搬出後不久過世,士傑永遠記得祖母晚年含飴弄孫的喜樂笑容,這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這次的經歷,士傑從中學習腳踏實地的重要、家人支持的祝福、面對環境的必須,及未雨綢繆的好處。   第4樂章:迎接曙光   麗琴是所謂的「內在美」,獨自一人帶兒女在美國求學生活。先生周擎天原是台灣某外商公司經理,麗琴在家相夫教子,是快樂的「英英美代子」(台語:意指在家閒閒沒事幹的妻子)。來美國後住在華人眾多的城市,每月靠著擎天匯過來的家用,在這城裡過小康生活。 擎天離開外商公司與朋友一同創業,麗琴從「美代子」變成「周董夫人」,麗琴為擎天感到驕傲與欣慰,感謝上天賜她一位有能力的丈夫。 好景不常,擎天打電話說投資失敗,沒有收入可以匯款,就此斷了音訊。麗琴的生活從此變天。 首先,她與孩子搬出高級公寓,找棟小公寓棲身。朋友帶她申請救濟金、領糧食券。開車只會開直路的她,因為人生的臨時大轉彎,現也只能開車經過九彎十八拐到倉庫去當鐘點工。 麗琴堅持一個信念,希望孩子的世界安穩幸福,所以沒把父親無法支持他們的情況,照實透露給兒女知道。麗勤辛苦工作,兒女卻不明白家境已不如往昔,手機、書籍、衣物一樣都沒少。不曾理財的麗琴,慣性刷卡消費,債台高築。 臺灣的母親萬里迢迢來美國探望寶貝女兒,見她這番狼狽光景,傷心又憐惜。兩母女在廚房烹飪談心時,心靈閃出一道曙光;麗琴擅烘焙,蛋糕餅乾都做得精緻可口,何不在家烘焙賣到華人超市去?! 母親溫柔地把家境困難的真相告訴孫兒女,要他們與麗琴站在同一陣線上,當她最大的幫手,同時也帶他們禱告,祈求上帝的引領,大家同心攜手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擎天終於又與麗琴連絡,長期在外成為流浪商人,創業夢醒、身心俱疲的他,倦鳥知返,要與家人團聚了。 如今麗琴的手工烘焙生意已做出口碑,擎天幫她備料送貨。糕點甜品,小兵立大功,成為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長路漫漫,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都極需要修補與重新建立,但漸行漸親近,全家正往蒙福的方向進行。   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55期(2010年10月) 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https://www.familykeeperss.org/untitled-c1fie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作者/吳信惠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馨香女人專欄】我的職業是家庭主婦

以前,我的夢想是要去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做市場行銷,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絕對不能依靠男人!」我也有不做家庭主婦的條件,我是獨生女,爸媽在我結婚前已經做好幫我帶孩子的準備了。   現在,我在家當上了家庭主婦,每天圍著一堆家務和孩子轉,很多人對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瘋了!」但我做家庭主婦做得很幸福很滿足,我人生中做得最對的選擇之一就是做了家庭主婦。   我為什麼要做家庭主婦?   白安德·亨特是《選擇在家》的作者,有一次被問到:「博士,誰抱孩子真的很重要嗎?」白安德回答:「我經過詳細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誰抱孩子的確很重要,研究顯示,三個月到四歲大的孩子,由媽媽以外的任何人照料的時間愈長,進了幼稚園不聽話的程度愈高,攻擊性愈強。 媽媽親自帶孩子,為孩子奠定了一生最重要的基礎:安全感、健全的自我形象、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與神美好的關係,媽媽辭職回家照顧孩子,這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孩子需要媽媽大量時間的陪伴,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越常看到媽媽,就越覺得有安全感。臺灣婚戀專家馮志梅講過一個比喻,對我觸動很深,她說:「在家帶孩子就像米飯,每天都需要,優質時間就像一塊五星級酒店精心烹飪的小牛排,如果孩子很餓了,你給他一塊牛排,他是很興奮很開心地吃了,但吃完之後,他還是餓的,你需要先解決他的餓,這樣他才能真實地享受到美食。」 我決定自己帶孩子除了心理學的理由之外,還有就是,媽媽親自帶孩子是神的旨意。 申命記6:6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聖經沒有把這個教導兒女的權利給祖父母,也沒有給保姆。亞伯拉罕沒有幫以撒帶小孩,以撒也沒有幫雅各帶小孩,耶穌也不是祖父母,或者傭人帶大的,父母親自帶小孩是貫穿聖經的文化。 為了夫妻的親密合一,人要離開父母,這是神清楚的命令。若是我把孩子給爸媽帶,那我怎麼能確定順服了聖經上的「離開父母」這個命令了呢?   憑信心離開父母,自己帶孩子   大女兒快出生時,媽媽就說:「我來幫助你們帶孩子,你們不會帶,你們連怎麼抱寶寶都不會,你們還要工作,也沒時間。」 我很堅定地告訴媽媽:「帶孩子是我和先生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我們要自己帶小孩,我要當家庭主婦。」媽媽不屑一顧地說:「在家都不會做家務,你還當家庭主婦呢?」 離寶寶出生還有一個多月時,媽媽說了一套方案:「孩子出生了,我們幫你們帶,當然你們自己也要管,白天你們就去上班,晚上回來你們帶。」 我說:「媽,謝謝你,你照顧外公外婆已經很辛苦了,寶寶我們自己帶。」媽媽說:「你連自己都管不好,還要帶一個小孩。」 媽媽見我態度堅決,就不勸了,有一次,姨婆問她:「他們真的自己帶小孩?」媽媽說:「哎呀,等孩子出來了,帶不了還不是要拿回來。」 大女兒快出生時,媽媽又再次提出幫我們帶,我還是婉拒了,最後她說:「是你們自己帶,我只是說幫忙。」我說:「好的,謝謝媽媽,如果我們有不懂的地方,一定會請教你。」 我和先生商量了,為了尊敬父母,也允許他們參與一些事,就請他們幫助我坐月子,做完月子後,我們就搬回了自己家。   確認自己在基督裡的價值   一個妻子在家忙了一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先生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家都幹啥啦?整天閑著!」他感覺家裡的事都不是有價值的事。 女權運動之後,女人就開始離開家,到外面工作去尋求肯定,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當家庭主婦沒有任何價值,我以前也覺得只有瘋了,才會當家庭主婦。但神改變了我的眼光,我知道每個女人在耶穌基督裡都是獨特的無價之寶,「我看你為寶貴為尊貴(賽43:4)」,我的價值不是由外在的表現決定的,而是耶穌的寶血重價買來的,是無價的,如果我是一顆鑽石,就沒有必要用外在的東西去證明自己是鑽石了。 大女兒出生後,我的主要生活就是餵奶、擠奶、換尿布、做飯、洗衣服、整理房間、陪她玩,沒有任何人的肯定,看不見任何的果效,有時還會弄得一團糟。有次給大女兒洗完澡,我抱大女兒去床上的時候,不小心讓大女兒撞到了門上,大女兒哇哇大哭,先生就說了我一兩句,我當時真的快崩潰了,心裡想:「我做了這麼多,這麼累,你都看不到,沒有一句肯定,我覺得做這一切太不值得了,沒有任何的價值。」 但神很快安慰了我,我一直不斷去思考真理:「我在基督裡是獨特的無價之寶,我只需要神的肯定就可以了,人的肯定一點兒都不重要,我做在大女兒的身上就是做在神的身上。」很快,我的情緒就穩定了。   神供應我一切的需要   在我生大女兒的前一個月,我們身上也就只有少許的生活費,大概1000多人民幣。 一個姐妹關心地問:「你們生產的錢預備好了嗎?」我說:「還沒有呢,但我相信神一定會預備的。」那個姐妹就和我一起禱告,求神看顧我們的需要。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們並沒有與任何人分享我們的缺乏,但就有幾個弟兄姐妹相繼打電話聯繫我們,說神感動他們要奉獻給我們錢,一周內,我們收到了約10000人民幣的奉獻。 我們下定決心順產,但後來生產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沒有順產下來又剖腹產,結果花了順產加剖腹產的錢9700人民幣,神的預備真是太即時太剛好了。 有一個姐妹,她的工作可以說是金飯碗,在一個外企做財務,當她有小孩時,她決定辭職,周圍的人都擔心他們家的經濟,她自己其實也有一些擔心,但最後,她憑信心順服了神,辭職回家全職帶小孩,結果神使她先生的工資漲了很多,她在照顧孩子和做家務之餘,兼職為幾家小公司做財務,她說:「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和我以前上班時差不多啊,神真的好信實,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   家庭主婦,也是有呼召的人   華理克在《標杆人生》上說:「神創造的每個人都是有著特殊使命的」,家庭主婦除了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孩子身上,也要有自己的呼召,即使每天只能拿出極少的時間。儒家文化下的家庭主婦,之所以一生都抓住孩子不放手,就是她們沒有一生的呼召,孩子就是她們的使命。 神對每一個人,無論男女,都有一個具體的呼召,有的人可能是在教育領域為神發光做鹽,有的人可能是通過藝術創作來榮耀神,有的人可能是在職場上為神爭戰……。 女人的生命是有季節性的,做家庭主婦是一個季節,不管處於哪個季節,我們都可以與神給我們的呼召相連。假設我們放在呼召上充足的時間是每天10小時,那麼單身時,你就可以放10小時;結婚沒有孩子時,你可以放9小時;有了第一個孩子之後,你可以放5小時;有了第二個孩子,你可能只有2小時了……但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獨立,你放在呼召上的時間也在不斷增加,當你的孩子都去上學了,你可能就有5小時了;孩子讀大學了,你可能有8小時了;等孩子離家時,你就可以把充足時間放在呼召上了。 神給我的呼召是在家庭事工,就是幫助每個家庭活出聖經中關於婚姻家庭的真理,協助完成大使命。現在我們是兩個孩子,我用在呼召上的時間差不多平均每天3個小時。我的先生特別愛我,支持我的呼召,每週二下午,他都會在家幫忙看孩子,我就可以去參加姐妹小組,和姐妹們一起分享真理,一起去改變家庭文化,協助完成大使命。平時,寶寶睡覺時,我可以寫文章、看書、網路上輔導姐妹,我覺得我的生命因著與大使命相連而倍感充實。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