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2020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50週年慶,11月9-11日舉辦三天系列講座,邀請前美國聯合衛理公會會督、現美國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基督教職事實踐教授威廉.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以「講道神學」?主題,分享四個要素:講道、講道的人、聖經文本,以及神的話之間的關係。
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將於9月23-25日舉辦「周聯華牧師百歲誕辰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預計發表14篇論文,紀念周聯華牧師對於學界、教會、社會的貢獻。
聖經上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未信主的家人經常是第一代基督徒心中的負擔,我們緊抓著上帝的應許,不斷為家人禱告、等待結出福音果子的那一天。這個過程相當難受,有時候我們會想要放棄,甚至不知道該怎麼禱告或者該做什麼,他們才會接受我們所信仰的上帝。
當下他不記得自己喊了多少次「耶穌救我!耶穌救我!耶穌救我!……」,本來想要用左手把觸電的右手從枝幹上拉回來,但腦中馬上浮出一個畫面:如果左手再上去,電流就會通過心臟,再回到手上。他看著左手差一點就快要碰到被電的右手,瞬間,他白眼一翻,人從高梯上掉下來……
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擴散,越來越多台灣人從國外回台、自主隔離,有些公司也改為在家上班,到了假日人們也不敢出門。在家防疫該怎麼過才不無聊?讓這10首詩歌陪你度過防疫期吧!
喬許與艾胥莉兩人各自都有一段穩定的感情,但是總是感覺「哪裡不對」。在尋求神禱告的過程中,神安慰他們,已為他們預備了最好的,萬萬想不到,原來就是她/他!
成為基督徒之後,你已開啟了你的新生活嗎?從現在起,你的生命將要不一樣!把你的恩賜、能力與熱情放入你命定的呼召中,在工作與生活中實踐出來。
1907年1月11日,他寫給母親這封家書,此時,他已在遠離英國家鄉的中國溫州生活了24年。身後,是他如孩子般疼愛的溫州和福音事工;身前,是剛經歷過宣教士被屠殺的山西,以及教育事工。
在媒體或網絡的渲染下,老成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代溝似乎愈來愈加劇。「代溝」一詞源自與1960年代〈Look〉雜誌編輯人所提出。當今,隔代之間對於政治、時尚、科技…領域的鴻溝似乎日益擴大;在某些教會的發展模式中似乎也看到了這種趨勢。
5日中午,哈利路亞家教會第261次福音餐會邀請古緯勝弟兄分享。自小沒見過生父,兩位同母異父的哥哥在他成長過程中相繼離世;10歲時就想自殺,對他而言仇恨是活下去唯一的動力;對父愛的渴望轉化為愛情,卻在交往7年後分手;他獨自拉著一卡皮箱,踏上了異鄉的療傷之旅…
世界上只有少數人在政治事務管理上擁有相當的智慧。有口才的人、勇敢的人、學識淵博的人通常完全不適宜在患難時期治理國家和帝國。 我們有最高的權威說:「尊貴的不都有智慧。」(伯32:9)國家事務是如此複雜,所涉及的利益是如此衝突,人的感情是如此動盪,而渡過困難的正確途徑常常是如此狹窄和錯綜複雜,以致
我們救主所說的話有絕頂的智慧:「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13:7) 在這世上,沒有一件護理之工是全部完成了的。 當藝術家或工匠的作品僅僅完成了一半,人便按照它們的外表作出判斷時,他們沒有一個可以忍受如此不公平的檢驗。 彼得大力反對基督去受死。 當祂死後,門徒變得不知所措。 但是,由
為何氣候寒冷的北海道,會出現生長在熱帶氣候的水稻?甚至發展畜牧業,發展成現今出名的北海道牛奶?這地更成為日本福音復興的重要地區之一。這一切影響,全是因一位在日本待了8個月的美國老師……
女兒是父親的心頭肉,父親甚至願意獻上自己所有給女兒,這份愛常常讓旁人羨慕不已,一位退伍陸軍爸爸也沒有例外。但他卻料想不到自己被診斷出罹患癌末,所剩時日不多,但他最擔心的是無法陪伴家中7個女兒,走過人生紅毯的另一端,於是全家想出「妙招」…
梅爾.沃克(Mel Walker)為美國賓州懷俄明谷教會的青年牧師,也是國際青年事工網絡的聯合創始人,他提到我們並不完全,在耶穌基督的愛裡,我們不斷學習透過與肢體之間真實的互動來幫助自己和他人共同成長。
在薇絲頓‧威廉姆斯(Wisdom Williams)的記憶中,小時候家裡只有酒與毒品,桌上與食物櫃經常空無一物,她清楚記得有一次餓到沒辦法,只好去教會垃圾桶找食物。母親在12歲生下她,在她5歲時,母親遞給他一瓶啤酒和香菸。14歲,她生下第一個孩子,最後她有6個父親都不同的小孩。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