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天堂的敬拜是什麼樣子?2024年原客漢同心合一讚美祭,如同「預演」了一場天堂的敬拜,不同族群起來、於六堆客家文化區,代表屏東這塊土地齊將讚美聲合一獻給神!在來勢洶洶山陀兒颱風襲台前,眾人同心合一為屏東這塊土地祈福!
根據土耳其憲法,國家保障人民擁有宗教自由之權利,而根據益普索調查公司數據顯示,土耳其人民絕大多數為穆斯林(83%),伊斯蘭教於該國擁有影響力;其次有13%表達自己沒有宗教信仰,2%人口表示自己是基督徒。在如此處境中,仍有新的基督教會堂竣工!且教堂建造是由國家經費挹注而成。為此,眾人於10月中旬齊聚一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彼此相愛,眾人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3C氾濫的時代,許多孩子和手機黏在一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容易失控,也無法好好閱讀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父母該怎麼辦?周曉蕾師母帶領家長們了解箇中原因,並說:「好消息是,大腦也有可塑性,透過活化,人可以被改變!」
2月27日基督教研究智庫(基研智庫)在FB直播,由眾牧者一同探討21世紀的宣教策略,期待眾教會能夠不斷堅守「讓宣教成為宣教」,並提出常見的迷思,以及時代趨勢的提醒。
在這一波疫情下,打開所有媒體除了搶口罩外,幾乎都是「哪些人感染」、「哪些人發病」、「接觸哪些人」、「哪些人需要隔離」..看到媒體上不斷在追「誰感染」,然後將之視為洪水猛獸,然後有各樣的攻擊謾罵都出來我在想,如果我是那個感染者,到底做錯了什麼,大家把我視為不潔,如果是我會做什麼想法..。 這讓我
在這一波疫情下,打開所有媒體除了搶口罩外,幾乎都是「哪些人感染」、「哪些人發病」、「接觸哪些人」、「哪些人需要隔離」……..看到媒體上不斷在追「誰感染」,然後將之視為洪水猛獸,然後有各樣的攻擊謾罵都出來……我在想,如果我是那個感染者,到底做錯了什麼,大家把我視為不潔,如果是我會做什麼想法……..。 這讓我想到聖經裡的「大麻瘋」,這是由痲瘋桿菌等引起的傳染病,它不但會感染人,還會在衣服和房子裡出現,這些病患隨著病情的惡化,患者的顏面五官和四肢會逐漸腐爛,對於痲瘋病會有隔離,甚至若在路上,還要自己大喊「我是不潔的」,好讓大家能趨避。 我想在這樣的狀況下,這大麻瘋病患一定很無奈,因為又不是他自己願意得病,但他卻需要忍受這種生命不斷被蠶食腐爛,一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也要面對被人指點,甚至不斷被議論「你一定是xxx,所以才會這樣」,並且他們需要被隔離,但與其說是隔離,不如果是隔絕,在這樣的生命,是一個萬分痛苦。 面對大麻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對他們排斥嫌惡,但在聖經裡,有一個大麻瘋患者在絕望之下,竟然來求耶穌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此時的耶穌非但不像其他人一樣的躲避或嫌棄,反而動了慈心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而這大麻瘋就得潔淨(也就是痊癒了) 每次我在讀這故事,我一直在思想,究竟是什麼樣的愛,能不害怕也不嫌惡,願意接納以及服事這樣有需要卻是高風險的人呢,想必一定是憐憫,因為他知道在這其中的痛苦感受,因著憐憫而接納,就能讓人感受這份恩慈的愛。 因此,在這次疫情拉警報的時刻,媒體不斷報導,而我們對於這些被感染者,究竟是視為「活該,誰叫你….」,還是「你不要靠近我們喔,你不要害我們喔!」,還是「我知道你此刻的辛苦,我會為你禱告」……. 防患疫情,我們的確需要自我防護,甚至不得已需要隔離,但我們的心不能因疫情而彼此隔閡,當各樣疫情的報導,讓我們焦慮恐慌,或許我們的心也就越來越彼此築上高牆,當人與人築起高牆,就越來越冷漠,也越來越無法愛。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是最能愛與關懷的一群,在此時常常兩三人一起為疫情禱告,這時好像身體穿上防護衣,但心裡卻不對人隔絕,反而在這樣動盪的時刻,更想去關心人,很喜歡聖經裡的一段文字「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或許讓我們在疫情時期,隔離不隔閡的關鍵,在於耶穌基督的愛,因為這份愛裡滿了憐憫接納和恩慈,身為小基督的我們,就能透過關心,透過禱告,透過加油打氣,讓彼此沒有隔閡。 親愛的,讓我們在疫情時期,雖然需要做各樣防護,但我們不封閉自我,雖然有時需要隔離,但彼此卻沒隔閡,也不自我隔絕,因為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 幸福,就是不管環境如何,我們知道愛我們的神,與我們同在,這份愛就是在耶穌基督裡。 (文章授權/吳孟玲律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是一間教會的師母、三個孩子的媽。我雖然從小在教會長大,但青少年的時候因為課業成績不好而十分自卑,於是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班上邊緣化、在教會也坐邊邊,我不希望被人看見。後來,當我因緣際會開始對畫畫有興趣且往美術領域發展時,我從自卑轉成驕傲,表面上是乖乖牌,但其實心中和父母常常唱反調,父母以為用激將法和責打可以管教我的悖逆,但是反而不斷增加我對父母的厭煩和憤怒,於是在我上大學那年,我決定不回家、不去教會,也不跟父母聯絡。現在回想,那真是非常讓上帝和父母傷心的舉動! 我想證明自己的存在 大一的我,想要追求世界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當時唯一想到的就是錢,於是陸陸續續我兼了四五個打工,來增加我的人生經驗,我期待這些經驗可以豐富我的藝術創作。但是更多的金錢換得的是身體的疲憊和情感的空虛,於是我開始去夜店,我透過複雜的感情生活、成癮的物質慾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升大二的那年暑假,我出了一場車禍,晚上我因為玩得太累,騎車睡著了。車禍的地點正好發生在醫院外面,摔車的當下我整個不醒人事,陷入昏迷,立刻就被送進急診室。父母聞訊後火速從宜蘭趕到醫院來,看到一個臉部、手臂嚴重挫傷,牙齒和鎖骨都斷裂,幾乎面目全非的孩子,心裡十分傷痛,看著他們擔心的臉龐,我也很難過自責,但我還是不斷地問我自己:「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證明自己?才能達到他們的期待呢?」 原來上帝找我找了好久 於是我繼續自我放逐,直到有一位學長邀請我參加學校的基督徒團契,我不好意思拒絕,就去了,我記得那天分享的經文是:「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我聽到這段話,心中很不甘心、流下眼淚~我不明白為何上帝要創造我?我追求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有什麼不對?如果說這些都會過去,我也跟著過去,那麼為何上帝要創造我?於是我當下向上帝作了一個禱告,我問神:「若要遵行神的旨意,才能常存。那麼請?告訴我,我要如何遵行?的旨意?」 很奇妙的,從那天起,我居然可以靜下來讀聖經,而且越讀越覺得聖經好有智慧,能解答我對生命的疑惑。我主動去找學校附近的教會,就在我回到教會的第一次主日站起來自我介紹的時候,我一說出自己的名字,牧師馬上就在台上說:「麥子萱,我找妳好久~妳終於出現了!」原來我父母在我離家之後就拜託學校附近的教會牧師尋找我,要把我帶回上帝的家。牧師曾經多次到學校宿舍找我都找不到。 我找回了自我的價值 重新回到上帝的家,我找回了自我的價值。神也一步一步帶領我饒恕我的父母在過去管教當中因為缺乏正確的溝通而惹動青少年的怒氣,我也因為越來越認識神賦予我的價值和使命,知道我不需要迎合父母的期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現在若是父母不認同我的決定,我會儘量和他們溝通,我知道他們的擔心和焦慮都是因為愛的緣故,所以我會用溫柔、幽默的方式,幫助他們瞭解我的計劃和上帝的帶領。我也禱告神,在父母年邁的歲月中,能經歷神更多的恩典和慈愛。漸漸的,父母雖然仍會擔心,但也會給我適當的尊重和支持。 學習接納和饒恕 有時候,他們還會偷偷地從宜蘭跑來我和先生牧會的教會聚會,給我們驚喜,或是和我分享他們對於信仰生活的觀點,我們彼此之間的交流比以前更多也更深了!我實在深深地感謝神,讓我明白父母對我的愛,並且在學習接納和饒恕的功課中,知道如何尊榮父母,現在我和父母的關係是前所未有的美好。我所經驗的正如聖經所說:「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垃基書四章6節) 按著真理來教養孩子 我的大女兒正值青春期,因著過去我自己所經?的,我知道我要按著真理來教養孩子。孩子是屬神的,他們的天賦能力都是從上帝而來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要比較。當孩子對我的管教有情緒的時候,我知道我需要給孩子成長和領悟的時間,並且反省自己需要對孩子更多的接納和等候。 有一次,已經半夜12點了,但大女兒的英文作業還沒完成,我請她坐到我旁邊,我要陪她一起做功課,但她的反應卻是很不情願,她帶著憤怒的情緒,還一邊掉眼淚,我告訴她:「我陪妳,即使要寫到凌晨兩點都沒有關係,媽媽都可以陪妳。」沒想到,她反而更生氣的不斷哭吼,好不容易吐出一句話說:「我不喜歡妳太忙碌,不能好好陪我,每天只會問我讀書進度~」原來她的憤怒是在責怪我對她的陪伴太少。 神的愛打破一切隔閡 其實過去在她小三和小四的時候,我有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她自學的課業,但自從小五她學習的主動性出來之後,我就開始接很多教會的服事,的確有好一陣子,我只告訴她讀書進度,卻沒有足夠的陪伴。經女兒這麼提醒,我立刻跟她道歉說:「對不起!我錯了,媽媽不應該這麼忙而忽略了妳。」於是她哭的更傷心,說:「我最難過的是自己做的不好,媽媽還那麼信任我。」我察覺到女兒好需要我幫助她確認自我的價值,於是我擁抱女兒、告訴她:「妳當然讓我信任啊!因為妳是上帝的女兒,無論妳表現如何,我都愛妳、相信妳。」當晚,我們彼此饒恕,雖然第二天腫了雙眼,但神的愛打破一切隔閡,我承認自己的錯誤,上帝愛的工作就毫無攔阻的在孩子身上運行。我並沒有什麼教養的本事,只要從神看我的眼光,去體會神也是同樣地在看待我的孩子。很感恩能如此陪伴孩子成長,不僅幫助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建全的自我形象,孩子還成為我的信仰同伴,常常一起讀聖經和禱告。 活出神的榮耀呼召 我雖然知道真理,但常常是知道卻無法行出來,在學園婦女小組我看見很多雲彩般的見證,以家庭為優先,做好妻子的本份,愛丈夫愛孩子,真實活出上帝所教導的真理,一群姊妹一同尋求恢復身份和自我價值是一件十分興奮也美好的事!感謝神把我從世界的泥沼中拉出來,回到祂的家,並且透過婚姻家庭使我活出祂的榮耀呼召! <http://women.cru.tw/?attachment_id=5027>文/麥子萱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是一間教會的師母、三個孩子的媽。我雖然從小在教會長大,但青少年的時候因為課業成績不好而十分自卑,於是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班上邊緣化、在教會也坐邊邊,我不希望被人看見。後來,當我因緣際會開始對畫畫有興趣且往美術領域發展時,我從自卑轉成驕傲,表面上是乖乖牌,但其實心中和父母常常唱反調,父母以為用激將
與家人有美好的關係並非必然,香港還是有不少男性不習慣表達真實情感,也不常傾聽旁人說話,往往造成隔閡。劉漢榮的父親(下稱劉父)即是這個類型,從未改變,直到上(7)月參加611靈糧堂舉辦的海上福音營會,奇蹟經歷關係修復,劉父更在此營會中信主。 劉漢榮與妻子林汝均接受採訪,分享劉父的改變。他們一家
吳純芳認為,以聖經經文為敬拜歌曲的詩歌,能快速領人進入聖經,她因而開始嘗試投入詩歌創作的事工。一開始因為對台語一竅不通,先是以「國語」創作為主,後來漸漸採用「台語」創作,希望更貼近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