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我是否有說善意謊言的習慣?買東西時,若店員少收了我的錢,我會告訴他嗎?「誠實」反映我們內在的生命品格,而這個世界又充滿許多引誘我們不誠實的試探,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領袖的生命中,很少有連續兩天是沒有問題要解決的。多數領袖要不就是「剛進入」一個危機,或「在危機當中」,要不就是「剛解決」一個危機。面對問題而不放棄,繼續做對的事情,就算一開始沒處理好,這些經驗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更好的領袖...
擁有優秀的品格並不保證你的人生或領導就能成功,但是拙劣的品格最終一定會使你的生活和工作出軌。為何優秀品格值得追求的三大理由...
各國青少年自殺率普遍上升,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英美衛生單位也提出警訊。數據顯示台灣2019年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比前一年度增長26.8%,位居青少年死因第二位。衛福部表示家庭正向支持將有助降低自殺率。
暑假最後強檔活動 ── 夢想品格藝術營,在上周由3位專業藝術老師、帶領57位學員,完成57本手繪繪本、57座彩繪水泥盆器以及超過一百多張的素描作品,從紙上素描、物品彩繪到場景佈置,都由孩子們與老師共同完成。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4
我們都希望能享受在充滿愛的關係中,但人一生往往會遭遇許多的挫敗,甚至最後窮途末路,即使信主也無法改善。讓人不禁反思:到底人生發生了什麼事?問題的關鍵,其實往往在「性格」上...
經文:【路6:37】……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是釋放);
年幼好動的買啟信,在夜市看到露天佈道會,精采程度竟不遜於「叫賣哥」,令他十分震撼!高中因趕鬼而出名,但長期必須靠強效止痛藥抑制腳痛,讓他幾度撐不下去...
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好興奮! 那時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唸了這麼多書,終於可以進入大學一顯身手!一轉眼,四年匆匆過去,畢業之前我卻慌張無比,因為發現自己知之甚少,好像什麼都不懂竟然就要畢業了! 知道得越多,卻發現未知的更多;知道得越多,才明白知道得很少。似乎,這也是最近全世界都在練習的功課
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好興奮! 那時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唸了這麼多書,終於可以進入大學一顯身手!一轉眼,四年匆匆過去,畢業之前我卻慌張無比,因為發現自己知之甚少,好像什麼都不懂竟然就要畢業了! 知道得越多,卻發現未知的更多;知道得越多,才明白知道得很少。似乎,這也是最近全世界都在練習的功課。 一個多月前,醫學先進國家滿有自信地隔岸觀火在亞洲氾濫的疫情,卻不知道自然力量不分國界開始越洋流竄;之前被譏為佛系防疫的英國,如今在歐洲的表現卻出奇地好;曾被預測失控慘況將僅次於中國的臺灣,如今的守護則跌破各國眼鏡。我們到底知道什麼?而不知道的又有多少? 正如,沒有人可以回答疫情何時減緩,更也無人知道臺灣是否能繼續撐下去。 在發現自己所知甚少的時候,怎麼辦呢?多讀書當然很重要,但我指的是在面對那種第一次的前所未見與眾所不知。 恐慌擔心是很自然的反應,就像當年大學畢業時,前途茫茫充滿不確定的我; 謹慎保守也是個聰明的作法,既然未知甚多,那就先緩步前行避免冒進;而最近流行的「超前佈署」也很有智慧,按著已知做出合理推測,然後進行準備及防範,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然而,各種戒慎恐懼與小心翼翼,或許可以使人問心無愧,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心懷盼望。 盼望不是樂觀,樂觀是相信壞事一定會過去或者明天會更好,但盼望則是在不見曙光的陰鬱中,仍有不會被現實苦難所消滅的力量。西方有一位強國領袖,曾說到了復活節(4/12)就可以經濟復甦開心復工,如今證明那只是不切實際的樂觀;人們若是帶著盼望,意味著即使在復活節死氣沈沈,卻仍有喜樂迎向明天,因為復活的基督,是生與死的主宰。 新的一週,願你在重重的未知與不樂觀的疫情中,體會「盼望」是一種靈魂的品格,驅使我們望見與倚靠創造生命的主。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傳染性疾病使得人心惶惶,許多營會、活動也因疫情關係紛紛喊停,延後開學、在家辦公等政策,更是使得許多家庭雞飛狗跳。想帶孩子出門放電卻害怕疫情,關在家又好像已經招數用盡,孩子喊無聊、爸媽也頭痛,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