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曾照顧中風倒下的前夫長達9年時間,葉宓章在照顧歷程中最難的時刻,選擇將心情寫下,投搞至文化部「文薈獎」徵文,獲得第22屆文薈獎「心情故事類第二名」殊榮。面對獎項肯定,她期待,有更多人一同關注「長期擔任照顧者的身心健康」,也期許與眾人分享,困境中因信、因主耶穌而得的盼望!
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當好賭成性,竟會葬送自己的婚姻與人生!今年76歲的黃好款,原生家庭坎坷、輾轉進入婚姻,卻迷上了賭博,幾十年來賠光夫家「上億家產」。她被離婚、被趕出家門,卻在最空氣清幽的療養院,認識最愛她的天父,勝過撒但化身的「大蟒蛇」攪擾,幽暗生命彷彿照進一束曙光:「主耶穌,祢『真敖』(台
「我無法承受自己眼中所看見的真實情況,自己一個人匆匆搭著公車回到輔大神學院,內心非常難過,而腦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怎麼辦才好。」谷寒松神父記得自己情緒激動的在輔仁大學神學院聖堂跪下,流淚對上帝吶喊:「我不贊成!一個人有痲瘋病(漢生病)已經夠厲害了,還有精神病!太過份,不應該發生,我沒有辦法接受,怎麼可能?」爾後,內心深處響起一個聲音...
踏上台東高山及海岸,遍訪白冷會在台東的佳美足跡,五年間將86間天主教堂,一一幻化為圖中的美麗建築,台東馬偕潘稀祺牧師說:畫每一間教堂,都感受宣教士在台灣犧牲奉獻的精神,更激勵自己為了基督的緣故要將愛再傳出去。
晚期病患需要全人關懷,包括身體、心靈、社交和靈性等多方面。若是住在家裡,家人未必能夠提供全面的照顧。在坊間有療養院提供有關的服務,像是位於香港的基督教靈實協會所屬的司務道寧養院(簡稱寧養院),日前其副院長黃建成醫生,以及主任院牧溫艷華接受專訪,分享他們照顧晚期病患的事工,當中病患(院友)和家人的感人
花蓮縣玉里鎮上,有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慈善家。 他行善,不是因為擁有多餘的錢,而是天父的愛。他看見每個生命的價值,甘願離開法國來台深耕近50年,靠著「收酒矸」-資源回收照顧當地弱勢,更想盡辦法給社會邊緣人重新站立的機會。 直至今日,他的愛心縱使被辜負、欺騙,但他仍不放棄為軟弱、身體殘缺,連親人
曾經聽聞美國加州一家療養院的創辦過程,當中滿有奇蹟與恩典。 當時一位女士單純地因為看到當地的需要,而決定開辦一家療養院。她看中一塊地,然而,她只有獨自一人,也沒有足夠的資本,但身為基督徒的她深信這是上帝要自己做的事,所以上帝定會施行幫助。於是她便自己湊錢付了訂金,賣方並要求她要在期限內付清餘額的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