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被丈夫縱火,以致上半身遭二、三度燒傷,面目全非的女人,生命還有希望嗎?這是南非凱蒂的故事,結婚兩年以為幸福美滿,但誰知所嫁非人,人生瞬間變奏。為了孩子與生活,她隱忍丈夫的暴力,息事寧人的縱容,卻是邁向毀滅的單向道。她埋怨神、爆發厭食症、女兒得不到該有的母親之愛…
賓克(A.W. Pink)指出了一個關於靠恩典而活的極重要問題:「大多數神的子民所犯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希望在自己裡面發現那唯獨在基督裡才會找到的東西。」 所有基督徒都認識到,我們稱義被宣告為義完全是基於基督的義,這義是神透過信心歸於我們的(羅3:21-25)。但我們很少有人充分認識到,我們也
賓克(A.W. Pink)指出了一個關於靠恩典而活的極重要問題:「大多數神的子民所犯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希望在自己裡面發現那唯獨在基督裡才會找到的東西。」 所有基督徒都認識到,我們稱義——被宣告為義——完全是基於基督的義,這義是神透過信心歸於我們的(羅3:21-25)。但我們很少有人充分認識到,我們也是透過對基督的信而成聖。成聖,或聖潔(這兩個詞實際上是可以互換的),本質上是指符合神的道德品格。我們通常認為成聖是漸進(或逐步)的,是我們品格的內在變化,使我們越來越像基督的模樣。這當然是成聖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 聖經既提到我們在基督裡已經擁有在神面前的聖潔(地位上的成聖),也提到我們在成長中要越來越變得聖潔(生活上的成聖)。前者是基督為我們所做的工作的結果;後者是聖靈在我們身上所做的工作的結果。前者是完美和完全的,在我們相信基督的一刻就是我們的了;後者在我們今生中是漸進的和不完全的。 我們在基督裡所擁有的客觀聖潔和聖靈所產生的主觀聖潔,都是神的恩賜,都是藉著信心據為己有。即使當我們最好的善行都被玷污和污染了的時候,我們每天仍能出現在完全聖潔的神面前,這是因為我們在基督裡所擁有的完全聖潔。 譯自“Holiness Day by Day”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畢哲思(Jerry Bridges)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身為炎黃子孫,曾聽過有句話如此說「中華文化五千年」在還不是基督徒時聽過耶穌的故事,知道耶穌的降生是從西元一年開始計算,當時不知道聖經有新、舊約,很自然的將耶穌等同於基督教。基督教信仰二千多年,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春秋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中,除了佛家,沒有哪一個學派能比儒家和道家能夠更深刻的影響中華文化了。 因此,這三家的鼻祖,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長久受到後人的景仰和崇拜。巧合的是,這三位的出生年月前後不超過二十年。從歷史的長遠眼光來看,他們是屬於同一時代的人。公元前571年二月十五,老子出生於楚國苦縣曲仁裡(今河南鹿邑縣)。五年之後,公元前566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又過了十五年,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於山東曲阜。 三位聖者出生於同一時代,但為何基督教會堅稱真神只有一位呢?在一些場合曾看到耶穌的圖像很洋味,也正因為如此,我對於基督教信仰一直抱持著,這是外國人的神與我肯定毫無關係! 打從有記憶以來拜過傳統信仰的各種神明,還有家裡祖先、月亮(嫦娥)及大自然中的樹木、石頭都曾祭拜過,每到某個神的誕辰長輩們會忙進忙出張羅祭拜之物,小時候家裡是做生意的,也不知道是誰下的規定每個月就必須拜門口二次,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改成拜一次也可以。在傳統信仰思想中,沒拜怕會遭來厄運,導致有一種心情,寧願多拜不敢不拜,有拜有保庇,在祭拜這檔事上持續三十多年不間斷。當有機會來到教會認識基督教信仰,也真實經歷了耶穌,心裡唯一的感受是有著無限自由,也湧出說不上來的平安,至少我不需三天二頭的跑到各廟祭拜,或是掏腰包參加某個法會等等,開始讀聖經,參加小組以及教會門訓課程,慢慢的明白,我所信是唯一的真神,創世記1:1記載「起初,神創造天地」,而天父差派耶穌成為我們每一位的贖罪祭,免了所有的獻祭,拆毀了隔絕我們與天父當中的牆,成為我們生命得救重生得以進入永恆的寶貴救贖主,所以基督徒不需祭拜是因為耶穌已成了贖價,一次獻上就永遠獻上了,而我們只要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可以免去一切祭拜的事。 現今還是有許多不認識基督教信仰的對於以下幾點仍然存著不了解而誤解: •基督教不能拿香」-基督信仰不崇拜人手所刻的偶像。 •基督教不敬重祖先(不拜祖先)-基督信仰最敬重長輩及祖先,只是不拜人手所刻的牌位。 •基督教是外來教-基督信仰是全人類的信仰,聖經說「神愛世人」是所有的人(包含所有不信基督的人)。 •基督教不自由規定很多-其實基督信仰是最講求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事務給捆綁,禱告不具形式,聖經上也寫著「萬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每周需到教會是基督徒喜歡親近神敬拜神。 •基督教不重家人-基督信仰最看重愛,神就是愛的源頭,聖經上第一個祝福的就是家,在基督化的家庭裡可看到家人彼此的互動是親密的。 •基督教只為自己上天堂-基督信仰最常為國家、親人、朋友禱告,禱告的目的是希望神祝福這些被禱告的對象,期待看到神在基督徒所發出的禱告看見神的作為更幫助我們看見所信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 蔡姈燕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身為炎黃子孫,曾聽過有句話如此說「中華文化五千年」在還不是基督徒時聽過耶穌的故事,知道耶穌的降生是從西元一年開始計算,當時不知道聖經有新、舊約,很自然的將耶穌等同於基督教。基督教信仰二千多年,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春秋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中,除了佛家,沒有哪一個學派能比儒家和道家能夠更深刻的影響
你曾經想過練瑜珈嗎?擁有10年瑜珈經驗的莊雅麟分享,過去曾經練瑜珈練到決定皈依、出家,甚至成立瑜珈公司開班授課,隨著心靈變得敏感之餘,漸漸地受到攪擾,直到她遇見耶穌,才進入讓生命自由的那扇門。
所謂在基督裡,就是把自己交給基督,學基督的樣式。基督為我捨棄自己的生命,而我願為別人捨棄嗎?如果願意,人就容易改變,因為已經捨棄了,還有甚麼在乎的。能改變,就能從水變化成雲,能改變,才能再從雲轉變成水。雲知道水,水也認識雲,但沒有改變的能力,水永遠是水,雲永遠是雲,兩者間沒有交集。 因此水遇到
「在龍潭女監曾有五位受刑人出獄後成為傳道人;一位台北監獄的受刑人在獄中聽見福音,18年後成為傳道人、在教會裡面講道。」過去多年參與監獄福音事工的溫媽媽如此提到關懷監所福音事工的重要性。
當我們接受耶穌做我們生命的救主,我們就被賦予了新的身份和使命。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提摩太後書 1:9) 我們是重生得救的人,上帝的呼召就是我們的使命。你要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屬於誰。 重生得救意味著你的生命不再與上帝隔絕,而是與祂建立永恆的連
台灣近年全民瘋運動,運動場館與運動中心如雨後春筍,其中,兒童運動課程也隨著運動場館林立逐漸成為主流課程之一,父母親也期待幼兒從小建立運動觀念以增進身體強健,可見運動永遠是拉近親子關係的重要橋樑,滿足爸媽對生育養育的責任;然而親子關係中寶貴重要的教育,卻一直是為人父母者困擾的問題。
(照片來源/本報圖庫) 經文
「直播」、「網紅」、「雲端」,可謂時下新媒體時代傳播產物的超夯名詞,今(3日)早「第五屆話語論壇」開幕演講上,「靈糧宣教教牧神學院」副院長喬美倫以此開場,用這個世代的語言,來詮釋永活上帝及耶穌的角色,立即使信仰傳播「立體」了起來。
(編輯中心製圖) 朋友乃時常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哥林多後書10章4至6節。 事工遍及美加及歐洲各國,自1971
26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的「德罕郡監獄」(Durham County jail),首次為囚犯舉行「浸水洗禮」,當天一共39位囚犯受洗。當中有強暴的、殺人的、強盜或其他罪行,但在這一天,他們都將成為神國的孩子。 身穿紅色衣褲,30男9女接連從水中出來,許多人濕淋淋
潘劉玉霞牧師。 (攝影/記者張嘉慧)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