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我們常常「用力」拉人,卻不是「用心」吸引人。我們常常用話術「說服」人,卻不是用生命「感動」人。我們常常希望人先成為我們的「會友」,卻不是我們先成為他們的「朋友」...

我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聽到有人一直問我:「阿國傳道,我的孩子不想去教會了,到底該怎麼叫他去呢?」(我驚...

 

「你可以幫我拉我的孩子去教會嗎?他以前都很乖啊,為什麼長大後就....你來講應該比較有用。」(我暈...

 

更甚的還有:「你看看他啦傳道(指了一下旁邊低著頭一臉倔強的孩子),在家裡都在打電動,今天也是我要求了老半天才來教會的...你可不可以為他禱告,斷開那個...電動玩具的捆綁(同時把孩子推到我面前)」(啊啊啊啊,我...快吐血...了...

 

等等...我怎麼可能當著大家的面為孩子做這種禱告?如果我真的做了,是在羞辱與定罪孩子,而不是在理解他過往被忽略以及不被看重的傷害吧...

 

孩子不會想去教會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家庭沒有活出見證

父母越要孩子去教會,他們就越不想去。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以前你們反對他們,現在換他們反對你們。

 

第二,父母親對孩子信仰的成長操之過急,花招過多反而弄巧成拙

父母親照顧好自己的婚姻是最重要的, 當你們夫妻有良好的關係,你們親子間的互動才會穩定。最好是有夫妻祭壇,才可能推動家庭祭壇。

 

第三,兒童主日學變成只是一種保母型態的安親班

他們可能有一些是從小在兒童主日學長大的第二代,然而有些兒主卻只是在吃、在玩、亂跳亂叫,或者是聽一些重複的聖經故事,然後結束。有時候兒主老師流動量過大,每週都是不同人,需要穩定關係的孩子會很沒有安全感...

 

兒童主日學變成只是一種保母型態的安親班,卻不是一個完整的事工,更不用講有週間的關懷探訪了!這樣的孩子就算在兒童主日學五年六年,到青少階段後會不想再來教會真的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再錯愕了。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屬靈父母,不是安親班老師。

 

第四,青年領袖不吸引孩子、小圈圈文化過於嚴重

教會青少領袖的能力還不夠到足以吸引孩子的心,我看到的絕大部分是教會青少契小圈圈文化過於嚴重。請問哪個青少年會想加入一個根本連跟他打招呼都不會的團體?誰會想要尷尬整場?如果是我被拉過去一個有小圈圈的聚會,我一定立馬第一個走人。

 

第五,教會的活動過於形式化卻不生活化。

簡單來說,就是活動導向卻不是關係導向。領袖會帶活動,卻不會帶門徒;有檯面上講道的功力,卻沒有檯面下陪談的生命。在教堂活動時間很活躍,其它時間完全不見人影。

 

最後還是想說一下,就是「去教會」的概念害我們太深,而不是「成為教會」。

 

我們常常「用力」拉人,卻不是「用心」吸引人。我們常常用話術「說服」人,卻不是用生命「感動」人。我們常常希望人先成為我們的「會友」,卻不是我們先成為他們的「朋友」。

 

孩子如果不想去到教堂參加某個特定的活動,那就不要強求,那也只代表他沒有被教會任何人在關係的建立中所吸引。

 

找對的人探訪他、真實的關心他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簡單來說,把教會帶給他。

 

還有,不是教會青少年多就代表真的有人可以關心他。

 

有一些只是因為成人堂的人數多,所以爸媽把孩子帶過來,所以青少年會多,並不是因為他們可以自己傳福音帶人進來,僅僅是被父母親帶來的而已,甚至這樣的教會小圈圈文化是更嚴重的 。

 

(因為從小一起長大的人一堆,很難容下新來的人...你知道的,人心中都會有害怕失去朋友的被威脅感跟不安全感。好啦,除非新來的人很match他們的style~)

 

所以,好好的經營你們的家庭祭壇,當信仰生活化,生活才能信仰化。

 

請不要擔心!孩子並不是真的討厭教會跟耶穌,他只是受不了再參加週而復始卻沒有真實關係建立的教堂活動~

 

他們只是聽厭了一大堆試著說服他們的話術,當然還有一次又一次半推半就、連拖帶拉、威脅利誘叫他去教堂活動的父母親....

 

他們並沒有拒絕信仰,他們只是還沒遇見真實的信仰;他們沒有討厭大家,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跟大家互動而已。

 

如果建立教會不能同時建立到人的家庭,那麼這樣的教會就一定是教堂文化。

 

「只有建造家庭的教會,才能夠看見建造教會的家庭被興起。」by阿國

 

(文章授權/陳思國)

author

陳思國

基督教書房暢銷書作家,著有《被翻轉的男孩》、《醉在聖靈裡》、《內室禱告手冊》,致力於各處巡迴講道,同時推廣內室禱告與聖靈權能事奉的操練,現為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