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昔日,賣主的猶大,意圖已敗露,還是沒有認罪悔改,繼續他賣主徇私的詭計...

回頭是岸

「耶穌對猶大說:『你所做的,快做吧!』 …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約翰福音13: 27、30)

 

昔日,賣主的猶大,意圖已敗露,還是沒有認罪悔改,繼續他賣主徇私的詭計。

 

不久前,某政策會執行長,吹破牛皮,不小心洩漏了天機,他還是不認罪悔改,竟呦說該天機是用膝蓋想出來的。

 

政治人物的心性、意識形態,是心理學家、認知科學研究者,很有興趣的議題。

 

台灣鄉土文學家陳映真第一本小說集《我的弟弟康雄》,內有一篇《加略人猶大的故事》,說道:耶穌的學生猶大出賣老師,是希望藉著有好聲望的耶穌被殺,來激起公憤暴動,藉以推翻羅馬政權,建立新而獨立的以色列國-像不像「青鳥運動」?當時,耶穌蘸了一塊餅給猶大,以示知道他的邪惡計謀,猶大仍堅持自己的政治意圖,不認錯回頭、蠻幹下去,丟了自己生命。

 

2005年,約翰·亞爾芙(John Alford)領銜的研究團隊,以美澳兩國大量的孿生兄弟,做標準行為遺傳分析,探討他們的政黨傾向、意識形態、行為等項目,與遺傳(基因)及環境之相關性。2010年,聖地雅歌加州大學的賈姆·瑟德(Jaime Settle)等人,鑑定出多巴胺接受蛋白-4基因、與不同社群(環境),會影響案主的政治傾向、意識形態與行為。

 

2011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劉塔·卡耐(Ryota Kanai)實驗室,利用核磁共振電腦造影技術,觀察保守黨與自由黨意識形態與行為差異性,及大腦受影響的部位。他們發現:政治意識形態與大腦結構有關;自由主義者的大腦額葉前扣帶皮層內之左腦島與右內嗅皮質,其灰質體積較大。左腦島主掌:獎賞、成癮、渴望,並將渴望轉化為取得滿足的行為;右內嗅皮質則與記憶、空間定位、時間感知等能力,緊密相關。自由派因而善於處理衝突、不確定性的事務。另一方面,保守派之大腦右側杏仁核則相對顯得較大。右側杏仁核主控負面情緒,尤其是恐懼和悲傷。

 

建立模式後,卡耐的團隊就隨機選了一些路人甲,來觀察他們的腦部,並預測他們的政治傾向。結果相當符合卡耐的期望。只是卡耐團隊無法證明:究竟是大腦變化才產生不同政治傾向?還是政治傾向的選擇,造成大腦的差異性?

 

已知大腦具有「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可以因環境而改變其結構與功能。大腦,也因此可以從事認罪、悔改,並使人得以重生(參本專欄2023/10/05期)。

 

賣主的猶大,空有建立新而獨立以色列國之遠大理想,卻無法「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迦書6:8),來改變自己的腦袋 。最後徒惹一生臭名,以悲劇收場,令人唏噓。

 

政治,在台灣已成全民運動。熱衷政治的人,不能再用膝蓋亂想,只有用心接納耶穌為救主、尊主為大,才能擁有一顆正常、睿智的大腦,服事這個世代。

 

「神經神學」指出:有耶穌的形象(「基因」)、最好「環境」的教會,才是台灣唯一出路。

 

(文章授權/潘榮隆)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