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多少牧師真的去開會,叫同工和會眾誠實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又有多少牧師召開會議,卻花大部分時間只會抱怨現在的年輕人或是基督徒不肯委身,卻不敢探討「這些會友到底是誰在牧養」?

相關閱讀:【迺哥專欄】牧師最大的12個問題(一)牧者活在屬靈同溫層裡?講道深又長不接地氣?

 

「基督教牧師最大的12個問題」第二篇 (影片轉文字)

 

我先問你,如果你做生意,結果做了五年之後,不但客人沒有增加,還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老顧客,你會怎麼辦?

 

我的話,我一定會召開一個緊急會議,問員工說:「我們到底怎麼了?拜託大家趕快誠實說出來。如果是我身為老闆的問題,也請你們直講,不然這樣下去我們就倒店了。」

 

同樣地,根據統計數據指出,臺灣在2022年的平均教會聚會人數,相較2017年,下降了 32.6%。問題就來了—有多少牧師真的去開會,叫同工和會眾誠實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又有多少牧師召開會議,卻花大部分時間只會抱怨現在的年輕人或是基督徒不肯委身,卻不敢探討「這些會友到底是誰在牧養」?

 

問題四:掌控的靈

所謂「掌控的靈」,就是用聖經或上帝的名義,要求別人聽話,從而謀求自己好處的一種屬靈情緒勒索。

 

發生的原因其實也蠻簡單的:牧師也有壓力。壓力一大,就容易促使牧師做出一些看似合情合理,卻存在很大問題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經營一間教會不可能只靠少數幾位牧師或傳道人,因此教會很需要有人願意投入服事崗位。於是,有些牧師就會用「聖經真理」或「上帝旨意」來要求大家多投入、多順服,還真的蠻有效果的。

 

掌控的靈最常在邪教組織出現,聽說身心靈課程也是這樣,因為那些領袖的壓力也很大,只能用屬靈的情緒勒索來掌控人。但可惜的是,正常的教會有時也會看到這種現象。

 

比如說:新的教會事工開始,或你想要退出某個服事崗位時,就很容易看出你們教會是聖靈在運行,還是掌控的靈在作祟。有的牧師會說:「奉獻越多,神就回報你更多財富。」又或者:「你多花時間參與服事,上帝就會更祝福你的生命。」這兩種說法,本質上並非全錯,但很可能被有心的牧師拿來謀求自己的好處。

 

問題五:謊言的靈

「謊言的靈」,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話來取代真理。有時,它跟掌控的靈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但發生的原因就非常多。

 

我個人的觀察裡,在華人教會中比較常見的原因可能是:

1.為了保住面子、走捷徑,於是跟世界妥協。

2.事情鬧大了,怕真相曝光會害別人跌倒,於是乾脆隱瞞真相,甚至用看似屬靈的言辭來扭曲事實。

 

常見的例子,就是當教會或牧師出現負面新聞時,我們可以觀察牧師、傳道人、領袖們是好好認錯、道歉,還是用屬靈術語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掃進床底下的就全部掃乾淨。

 

這些都是「謊言的靈」的一種呈現方式。另外,在臺灣相當常見的「便宜行事」,例如使用盜版軟體。明明在講臺上跟弟兄姊妹說:「不什一奉獻就是偷上帝的錢」,可是一轉身,就自己公然犯違法偷竊的行為。這也顯示其實牧師們自己某種程度上也是「謊言的靈」的受害者,因為有時候大家都被騙了,只是全然沒意識到。

 

問題六:宗教的靈

「宗教的靈」,強調外在表面行為,死守宗教規範,卻充滿驕傲的那種狀況,也就是所謂的法利賽人。

 

原因在上一篇(提到「我比較屬靈」)其實也講過一部分,但不只如此,我想在這裡特別強調「宗教的靈」所帶來的論斷文化。

 

根據聖經,除了耶穌之外,沒有任何人能靠自己行為達到100分;也就是說,教會裡如果大家都被宗教的靈影響,就會變成一群「五十步笑百步」的人,互相笑得很開心,明明就一點都不好笑。

 

宗教的靈特別容易從牧師身上,傳染給教會裡的弟兄姊妹。甚至,它跟其他問題不太一樣的是,沒有權柄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如果牧師中招了,整個教會都可能「染疫」;反之,如果牧師本身免疫,那宗教的靈想在會眾間流竄也不容易。

 

常見的例子像:

1.你沒有天天靈修、讀經,就覺得對不起小組長。

2.不顧身體健康,硬要死守在某個服事崗位。

3.看不起那些常常請假的小組員。

 

這些都很可能是宗教的靈在作祟。

 

其實,YouTube有一個超有名的影片,已累積三千五百萬次觀看,叫做Why I Hate Religion, But Love Jesus(為何我痛恨宗教,卻愛慕耶穌)是一部2012年的影片。裡面用了「spoken word」的方式,痛罵宗教的靈和教會裡虛偽的行為與表現,提醒大家什麼才是真正的跟隨耶穌。如果你還沒看過,強烈建議去看一下。

 

首先,不要誤會我的原意。我身為教會傳道人,非常愛自己的教會,也愛整個世界的教會。我當然希望,我能在網路上做一些內容,讓更多人聽見福音、關心教會。若教會真的有問題,希望能因此得到改進,而不是我單純想潑髒水、散播負面訊息。

 

我已經上傳了好幾百個影片,絕大多數都是在分享信仰、生活,也很正面。但你也會注意到,那些正面題材,觀看數往往不高。

 

人性就是如此,比較容易被刺激或爭議性話題所吸引,所以我只是在少數影片中,用比較聳動的方式,讓信息能被更多人看見。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操作手段,但別誤會我的初衷,我希望的是真正的改變。

 

如果我的文章冒犯到你,先問問自己是因為我講錯了,還是因為我講對了。如果我講錯了,我會道歉,也會改正,但若是因為我講對了而冒犯到你,我很鼓勵你跟我一起改變、一起成長。

 

畢竟,教會裡這些問題,並不是我不講,大家就不知道;社會大眾早有耳聞。只是我們一般教會人自己會刻意回避而已。我認為,如果我們更多地開放對話空間,教會就能更健康。

 

待續~

 

(文章授權/莊迺民)

author

莊迺民

基隆教會全職傳道人。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現為基督教網紅,拍攝多部超過萬人觀看的影片,打破教會圍牆,與主內弟兄姊妹及非基督徒對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