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3/8(日)iM教會第一次舉辦全教會線上主日聚會演習。(圖/記者黃睿慈)

「不在教會聚會很難投入」、「看直播沒感覺」,因應防疫措施,不少教會陸續將實體聚會轉為線上直播模式,一時間讓有些習慣「上教會」的基督徒難以適應,到底網路和實體聚會有何不同?iM教會於上周日(3/8)舉行第一次線上主日聚會演習,現場除了牧者、敬拜團和影音同工之外,會友一律在家觀看參與直播聚會,現在就來聽聽會友們真實的心聲!

線上主日聚會演習現場。(攝影、剪輯/記者黃睿慈)

 

以下採問答方式記述,記者黃睿慈撰文

 

第一次線上主日聚會感想如何?與實體聚會有哪些不同之處?

方姿涵(帶領單身小組):

畢竟不是在現場,整個氛圍和環境會覺得是「螢幕」,難免會沒有在教會聚會的感覺,跟直接面對牧師講道、敬拜的感覺很不一樣,不過牧師很常對著螢幕互動,比較不像是在「看影片」。這次我是開放自己的家,邀請小組員和住在附近的弟兄姊妹一起聚會,我們總共5個人,敬拜、回應信息時都很投入。

 

王緯世、陳逸(帶領夫妻小組):

(線上)好像多了溫馨感,這次因著疫情我們必須分開聚會,但透過網路連結有種同心合一的感覺。這次有6個人來我們家裡聚會,當天其實有一次訊息中斷,可能是家裡網路不穩,我太太反應能力很好,她立刻用手機連接音響播音,然後電視放映聚會影像,隨機應變。

 

黃郁錚(帶領單身小組):

我覺得(線上)有比較貼近,平常(實體)主日結束沒有太多聚集時間,聚會中也只是「個人」專注於講台,這次在家聚會反而更能觀察到彼此情緒、敬拜氛圍,讚美時可以很自由地歌唱跳舞,可以帶動氣氛。這次我們邀請3人來家裡,結束後還多聊了5個小時,慢慢地把信息、主題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中,整體氛圍非常融洽。

視訊圖左上至右下依序為松慕強牧師、王緯世與陳逸夫婦、黃郁錚、方姿涵,分享第一次在家線上主日聚會、孹餅的心得。(圖/Zoom視訊畫面截圖、iM教會提供)

除牧者、敬拜團和影音同工之外,所有會友一律在家看直播參與主日聚會。(圖/記者黃睿慈)

關於這次線上主日聚會的一些建議?

方姿涵:

因為(iM)教會不是第一次用網路,本來牧師講道就是用直播聚會,只是這次全教會的人都不在現場、改成在家看直播而已,技巧上也比較純熟,當然在家裡聚會也要考量硬體設備、網路的問題。

 

我們會後會再由各小組開設Zoom(視訊會議軟體)一起擘餅,教會花了很長時間宣導網路聚會,也有是先演習,所以很順利。另外,我覺得開放家庭很好的一點是,原先不想或沒去教會的家人或慕道友,都有一起來家裡聚會,這也是另一種傳福音的方式。

 

王緯世、陳逸:

對於要「盡快融入聚會」這件事情,我想下次可能會先提早30、40分鐘邀請他們,帶他們介紹環境、聊聊天,讓他們覺得這地方是安全舒服的,先建立關係後,慢慢地預備器材,可能會提到網路聚會的話題,最後再開始看直播聚會。重點在於,不論當下發生什麼突發狀況,都要很機靈地解決。

 

黃郁錚:

我常常邀請家人陪我去教會聚會,他們都拒絕,沒想到這次聚會地點就在家裡,他們也比較願意敞開心參與、彼此分享,也更了解我的信仰。

儘管台下只有少數影音同工,牧者和敬拜團依然為了線上其他會友,全心地投入聚會服事。(圖/記者黃睿慈)

少數在現場服事的影音同工。(圖/記者黃睿慈)

主任牧師回應》講道沒人回應不尷尬?怎麼專注?

松慕強牧師:

通常講道時台下有人回應,會有些新的感動或啟發,我覺得(線上)一樣是認真把道講完,因為我們是神話語的出口,所以不應該被人數、空間所限制住,這也提醒我:當台下沒有觀眾時,能不能用同樣的強度去完成服事?對著線上會友講道,你要如何隨機應變?

 

其實我沒有適應的問題,因為我們教會本來光線就比較暗,也很習慣看不見會友的感覺,其實講信息他們都是單向接收者,重點在於後面的牧養。我們會後總共設立超過20個小組,一同透過Zoom雙向的線上恭守聖餐,我們會先一起清唱詩歌,再邀請現場領袖祝禱,最後彼此祝福。

 

上週(3/8)線上主日演習過後,我們目前都會採取這種方式主日聚會,就是只有牧師、敬拜團和服事同工需要來到現場,其他人都在家2、3人或小組一起聚會。我想,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在「講道之後」,而不是「線上講道」,如何透過網路依然讓弟兄姊妹穩定參與團契、小組,這才是接下來的挑戰。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您的行動可以支援今日報堅定走下去!點我奉獻

今日報開新平臺了!跟我們一起加入Telegram


精選要聞》

小心「心型」冠狀病毒! 廖文華牧師提6點省思 我們的「心」是否已被感染

警醒! 仇敵撒但最愛使用的5個伎倆

曾是學霸、事業輝煌 眼見事業下滑無能為力、疾病纏身煎熬 領受異象跨界重生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