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丈夫罹患大腸癌末期的噩耗,夫妻倆陷入憂愁恐慌;他們來到已經很陌生的教會竟莫名淚流滿面,在牧師和弟兄姐妹很「不一樣」的陪伴之下,虔誠信奉異教20年的丈夫竟毫不猶豫受洗歸主,最後在教會弟兄的擁抱中安詳返天家...
萬分之一奇蹟
李菊芬兒時因家附近有教會可領麵粉,故父母與牧師有不錯的交情;當她三歲得小兒麻痺症,醫生認為截肢是較好的處理方式,心疼的母親告訴牧師後,這位老牧師不僅建議要找大醫院複診,還為此大清早起床,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從桃園遠赴台北榮總,特地去為李菊芬掛號,十分熱心擺上。
此時李菊芬的踝關節骨頭已萎縮變形,台北榮總的醫生診斷後表示:「這是萬分之一的奇蹟,只需要接受物理治療即能恢復,不必截肢。」之後便在教會弟兄姐妹的代禱中,以物理治療了許多年,獲得了痊愈,如今她走路和跑步都正常。
因為這件事,他們全家開始上教會、成為基督徒,但僅將此視為「宗教」,未在真理上下功夫,照舊有的習性生活;因此李菊芬雖參加主日學課程,仍對此信仰無感。她回憶,當時家人遭倒債和投資失利,生活慘澹辛苦,且每天處在打罵吵鬧的緊張狀態,又對兒女格外掌控,讓她深感壓抑,也開始將婚姻視為解脫的方式之一。
追尋人生答案,遭逢人生劇變
為了解決生命的問題,李菊芬投入研讀教育、接受生命線和心理治療師訓練等,四處尋尋覓覓。後來在職場上認識藝術家丈夫李裕源,初識時從對方的打扮、談吐和家庭背景,推測此人是一個有別於她、擁有很「自由」的作風,因而被吸引並接受他熱烈的追求。「那時先生篤信佛教、長年吃素,還想過出家,我當時則認為只要有信仰都很好。」
婚後李菊芬主要教兒童美術,無怨無悔支持丈夫的藝術創作;而丈夫也很努力且有天分,作品很快便獲眾人讚賞,並陸續擔任藝術協會總幹事和會長。不過李菊芬也慢慢發現,丈夫內心深處並沒有自己原本想像的「自由」;從前因走藝術之路遭到身邊親友的否定,使他內心受綑綁的程度甚至高於妻子。
為了抓住旁人的認同,他格外賣力工作,作息飲食越來越不正常,晝夜顛倒,2015年發現罹患大腸癌時已是末期。那時身邊親友們基於關愛,紛紛獻計指點,有人說:必須速速做法會、消業障還債冤親債主;有人説搬家改風水才是上策,還有人可以隔空醫病。此時已處於低潮的夫婦倆,聽到這些話彷彿又得面對另一個無底深淵的未知世界,更加憂愁恐慌。
不過李菊芬仍徵詢當時正要進行手術的先生,若上述這些方式能使他內心感到平安,那麼她願意配合;先生靜默思考許久,最後回絕了,畢竟為了生計和醫療已經夠忙了,沒有餘裕再做額外的事。但他們心中都極需要有平安的確據,這時李菊芬突然很想去久違的教會,丈夫竟也同意一同前去。
李裕源弟兄和李菊芬姐妹夫婦,於李弟兄畫作前合影。(圖/李菊芬姐妹 提供)
獲得真正的平安
一進教會,夫妻倆都在敬拜中淚如雨下,用完身上所有的衛生紙;雖不明所以,但李菊芬安慰丈夫李裕源:「沒關係,前面也有其他人哭得很嚴重。」回家後兩人內心都很舒暢。當週民雄榮光堂的牧師、師母和幾位同工得知消息,來醫院探望準備接受治療的李裕源。
「我們夫妻其實很怕『行止如儀』的探訪,會讓彼此感覺更沉重;但這次會面與其他朋友的會面很不一樣。」牧師帶大家一起唱詩歌和分享,眾人又哭又笑,而這份溫馨是李裕源從未感受過的。
接著另一位原本想為他做「隔空治療」的朋友,突然表示「感應不到」李裕源,因為已經是與他們不同掛的人了。李菊芬聽了起雞皮疙瘩,疑惑:「他信佛教二、三十年了,如果不是佛教這一掛又是哪一掛?」
緊接著第二週夫婦倆再進教會,牧師知道李裕源即將手術,禮拜結束後特地留下他,詢問受洗意願,一旁還有幾位同工,其中一位姐妹不知為何淚流滿面。當下李菊芬心想:「他這麼剛硬固執、有個性,怎麼可能答應受洗?」沒想到丈夫竟一口答應:「好!」聽罷換李菊芬開始爆哭,牧師便召聚眾人,現場為李裕源一人舉辦洗禮儀式,正式歸於基督。
李菊芬與教會家人歡慶住棚節,表演以色列舞。(圖/李菊芬姐妹 提供)
在天父的擁抱中回到天家
接下來的手術一開始並不順利,夫妻倆內心難免有怨言,牧師教導他們有什麼話都可以對耶穌說,於是李裕源放膽向神發洩心中的情緒;當天下午居然有三組基督徒朋友,不約而同一起來探望並為他禱告,使他心情頓感釋放,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喜樂。
幾天後準備再進手術室前,醫生突然通知不必開刀,請他回病房,因原本身體的異常狀況奇蹟似停止了,還叫了許多學生和護士進來記錄觀摩。
李菊芬回憶,照顧丈夫期間的生活十分忙碌,有一次煮完飯算好時間,到醫院地下室準備上樓拿給丈夫後,再趕到工作室上課,卻突然接獲家中放轎車的地方失火,又被催促必須折返住家確認狀況。一下子太多資訊和未知進來,李菊芬一時間難以釐清、判斷和思考,陷入崩潰邊緣;正值下班時間交通複雜,她雙手顫抖地開車,深怕發生事故,只能禱告:「耶穌祢救我!」
說罷,腦中所有混亂的訊息突然被「關閉」,變成全然放空,連車外原本的吵雜聲也瞬間安靜下來,於是她恢復平靜開車,半路得知火災已熄滅,教會姐妹也來幫忙她把便當拿到醫院;抵達工作室的時間,就是原先約定好的時間。轉了一大圈,所有事情都順利解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只確定是耶穌保守了一切。
2017年李裕源的健康急速下滑,住進安寧病房時,陸續有教會弟兄姐妹來看望,氣氛愉快溫馨,有笑有淚。「這真是意料之外,原本我們不想要朋友來,是很不喜歡悲傷的情緒彼此影響而變得更悲傷。但這時我先生居然還能有幽默感,整個氛圍是很舒服的。」李菊芬分享,有一天先生突然指著天花板說:「那裡有一張好漂亮的椅子,妳要不要先去坐坐看?」當下她雖沒看到任何漂亮的椅子仍應和。
李裕源離世當天稍早,剛好許多親朋好友都來看他,包括原本關係有裂痕的親人;雙方彼此擁抱流淚,讓李裕源感到格外釋放和喜樂。當晚一位教會姐妹來陪伴夫妻倆讀經和唱詩歌,言談之間李裕源血壓突然快速降低,這位姐妹趕緊打電話請丈夫過來。他的丈夫過去曾擁抱李裕源,當時李裕源表示很像是天父的擁抱。
這位弟兄此時一趕來醫院,就立刻到病床旁抱著李裕源,說:「我為你帶來天父的擁抱。」接著為他禱告,結束時李裕源說了「阿們」便輕吐氣,平靜安詳地息了世上的勞苦、安息主懷。
出殯當天,李裕源兩位姐姐告訴李菊芬:「以後我們會是妳永遠的姐妹,因為我們要信主了!」這兩位姑姑受洗後,她們的孩子也一位接一位進入教會。「這段時間是我真正領受到身體處在苦難,但心中有平安的確據。」李菊芬身邊許多親友都見證了這份信仰的不一樣,尤其在面對病痛與死亡時,所展現的平安。
李菊芬姐妹的作品。上:一切破碎的過程將成為禮物、回到起初單純的心。左下:《千山鳥飛絕》。右下:《屎記》系列,由左至右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我以為這是使命,人眼中卻看為屎命。翻滾吧!袮是我的力量。※袮愛我,即使在黑夜,即使我是糞球,祢仍看我如同夜明珠。(圖/李菊芬姐妹 提供)
重拾畫筆
但人畢竟是血肉做的,之前為舒緩丈夫身體的不適,李菊芬每天為他按摩,也導致脊椎變形;身心疲憊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所以當丈夫離世,她換成盡心照顧年近百歲的父母時,因發生一件不愉快的事,李菊芬頓感崩潰,獨自開車時淚流不止且頭腦一片混亂。
就在她覺得自己快「爆炸」時,聽到一個清楚的聲音喚醒她:「菊芬!菊芬!」因聽不出是男是女,她直覺回:「你是誰?我又不認識你!」這聲音又說:「天也是我,地也是我,妳要畫什麼?」那時李菊芬覺得莫名其妙,自己當下根本沒在想畫畫的事,不過頭腦和情緒倒是瞬間安靜了下來。
丈夫留下了200多幅藝術創作,空白畫布和畫具也不少;李菊芬先前為堅守家計,鮮少創作,而此時丈夫離開已一年,她也開始打算重拾畫筆。原本有個念頭想畫柳宗元之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寂的意境反映了她的感受,但經過這件事,她進一步感受到,既然所有天地、風雪都是上帝,隨時與她同在,那自己一點都不孤單,於是最後創作的成品,傳達出相反的溫暖感受。
她開始以繪畫為工具,陪伴讀經的時光及身體的修護。好友嘉義大學謝其昌老師有一次帶大家創作「椅子」,原本李菊芬想做兒時夢想的椅子,做到一半想起丈夫曾於病床上提到的那張看不見的漂亮椅子;此時幾段聖經經文進入腦海,她便結合文字和影像,發表作品時備受老師讚許。
李菊芬姐妹的作品《煉淨》─高溫烈焰把金屬純化,把所有雜貭過濾進入純一。(圖/李菊芬姐妹 提供)
在謝其昌老師的鼓勵下,她捨棄重視觀者、設計性的創作方式,而讓繪畫經歷時間的堆疊,自由地以不同的媒材、色彩、筆觸來創作;有時釋放心中的窮乏與破碎,也可能是剝落著層層的記憶。透過每日的讀經禱告,使創作又增添自然流洩出的感受,一切水到渠成。
因著從神而來的啟示與感動,她做出「愛不止息」的文字影像作品、「萬事互相效力」系列創作,竟獲得留法藝評家陳奇相老師的由衷讚賞;陳老師還特別抄下並分享作品中的聖經經文,讓李菊芬感恩地說:「這真是上帝給我的獎賞」。
近期《屎記》系列創作,出自於詩篇113:7,「他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一開始李菊芬只是隨手做了一坨圓圓的物體,看著看著有點像糞還覺得好笑,但又思想到糞金龜用後腳收集糞便、推回家的過程,與自己的人生竟有如此多相似點!於是創作出6幅作品,講述這段過程、天父的看顧和煉淨後重新排序,展現出新樣貌。
「我深覺自己是糞堆中窮乏之人,但主仍看顧照料我、看我如珍寶,並煉淨更新我,然而這並非完結篇。」李菊芬進一步分享,「這些過程也許會再三出現,但我們很感恩能夠擁有盼望;因為上帝白白的恩典,我們得到祂的照顧。」
當李菊芬與前來觀賞的陌生人分享創作理念,其中年長者和年輕人都有人落淚,並回應:「妳所說的就是我的寫照!」
「似水-藝空間」餐點,以木鱉果為主打料理。(圖/李菊芬姐妹 提供)
老闆是耶穌基督
目前畫作展出於嘉義市「似水─藝空間」,這裡一開始是李菊芬與丈夫共同買下的工作室;丈夫回天家後,她除了繼續於此教兒童美術,並舉辦幸福小組,也希望能有更多功能,便禱告求主帶領。
後來她帶了兩位姐妹受洗,一位很會做餐點,一位擅長電腦文書,大家也都需要撥時間照顧家人,於是三人就決定一起經營複合式餐廳,也有共識這裡的老闆是耶穌基督。空檔時她們會一起讀經、禱告和敬拜,或與客人聊聊天、分享福音;餐點設計上,有時會搭配李菊芬的藝術品,或融入靈修領受。
現在李菊芬與母親同住,母女關係從過去的緊張、修復到融洽,讓她非常感恩。「這都是白白得來的恩典,不是因為我『修練』得多好,而是上帝看我為祂的女兒,所以我們可以將一切交託給神、與祂連結、得著平安。」
李菊芬一路走來更深體會哥林多後書4:17所述:「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雖然生命中有苦難,但願我們成為好的器皿為主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