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被癌者患者稱為「盼望醫師」的李羲大博士,也是抗癌鬥士。雖然他比病人更懂得診斷病況,卻用信心正面宣告神的應許。藉由感恩讚美,他感到病痛銳減,甚至還稱之為「特效藥」...
首先,我的確生病了,但是上帝的恩典不但夠用,而且超過所求所想,請大家放心!寇紹恩牧師於13日公布「家書」...
黃培堯曾從襁褓染病命危中救回,國小內分泌失調影響發育,大學又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輕則精神不濟,嚴重可能休克,生活和工作大受影響。「我很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的心志,讓他從不住禱告中,看見神早早為他預備道路,開始協助父親的養蜂事業,他更信靠主,即使糖尿病仍能帶職,善用有限的體力,期透過蜂蜜讓人嚐到主恩滋味
「如果媽媽不在了,相信都是神的決定,你不要難過,媽媽在天上會看顧你們...」2年前,在余苑綺給兒女的遺書中,寫著這一段文字。事隔2年,她不敵癌症病逝,享年39歲。此新聞令人不捨,同時反思到「癌末病人的身心需要」。「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范泉山指出,癌末患者的心理壓力,其實絕大部分是「照顧
2003年,台北和平醫院因SARS封院的半夜,陳秋信的恐慌症發病了。他突然感到呼吸困難,染疫恐懼及孤獨感不斷襲來,也將全家捲入風暴,甚至婚姻差點破碎。當時,社會對身心疾病不尚了解,對身為牧者的陳秋信而言,更是一大衝擊。在醫學治療和基督信仰支持下,才發現,上帝透過恐慌症修剪其生命,並藉這段經歷日後幫助
「憂鬱症就是大腦生病了,除了信仰,過程中也需要藥物的治療。」擁有多年輔導成癮個案經驗的王倩倩傳道,開宗明義說。昨(17)日上午,基督徒藝人艾成墜樓身亡,引起各界對憂鬱症患者的關注。今王倩倩受訪分享,傳統教會通常有「三招」應對方式,但不妨學習上帝的智慧面對憂鬱患者,此三步驟的次序不能改變。
「媽媽,我的耳朵沒有生病了!」阿巴貝旌旗藝術啟示性畫家劉純妤,兒子的天生語言遲緩問題,原因出在耳朵有一個頻率聽不到;然在一次教會敬拜中,劉純妤領受感動,要於當下執筆畫圖,立時繪出一幅耳朵內盛開花朵的畫作,花更是連接在聖潔十字架上。奇蹟的是,兒子看完該圖,回診後耳朵被診斷已達「正常」,此時劉純妤才知道
主啊,記念我們,我們雖有重症,願靠上帝,作生命的鬥士,預約下個佳美之處,慢慢邁進,那裡有?量給我們的醫治、喜樂與甘甜。感謝主,一路?用慈繩的引導...
因電視劇《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於36歲生日當天公開自己罹患乳癌,且正在治療中的消息,引起媒體關注。曾於同劇合作的女星胡小禎(本名胡盈禎)也在臉書發文,表明自己和朱芯儀的認識過程,並為其加油打氣。而朱芯儀也回應並感謝胡小禎:「第一時間知道了就邀請小組夥伴們迫切幫我們一家禱告,不僅安慰了我和老公
「主啊,為什麼不醫治我?」這是大多數久病不癒的病人共同的心聲。多渴望在一次醫治特會痊癒,多希望有人按手禱告後,病就得醫治。結果一次次期待,又一次次失望你,仍然相信主對你的計劃總是美好的嗎?ibelieve專欄作家珍妮弗.瓦德爾(Jennifer Waddle)分享神不回應「醫治禱告」的4個原因。
近期,有則感人影片再次被瘋傳,影片發生在台中市黎明國中,大隊接力常勝班級,決定將最後一棒交給罹患腦麻的楊侑穎,一圓和同學並肩作戰心願,網友紛紛感動留言。針對影片,本報專訪特殊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張玉奇,她將「特殊疾病」比喻為「傷疤」,若身邊有罹患特殊疾病的同學,以「尊重」取代「同情」,更能體現愛的真諦
2014年10月,胡志輝傳道診斷出胸腔惡性腫瘤淋巴癌,10天長大一倍,治療過程神奇妙的保守,不僅對藥和化療反應良好、胸腔腫脹消失,治療過程也沒有嚴重副作用,像一場感冒的症狀,只有發燒和疲倦,且食慾好變胖,比較像在醫院度假或上班。2015年5月,化療半年癌細胞消失到完全找不到,吃好睡好且繼續牧會、帶查
小小的李維,出生後很快便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一度失去呼吸、癲癇發作,奄奄一息的他全身插滿管子。母親痛苦地質問神:自己每天為孩子禱告,怎麼會這樣?此時上帝反問她,「妳相信我嗎?」夫妻倆憑信心的回應,讓事情迎來戲劇性的翻轉!
「爭戰是蛋白質,是使我強壯的『養分』!」林蕙敏和先生的事業經歷變動,正需用錢時,公公又被診斷罹患食道癌第四期,緊接著,先生出嚴重車禍,需再買一台車,全家頓時陷入愁雲慘霧。看似仇敵要使其陷入困境,甚至遠離神,但林蕙敏夫婦決定「更高聲的讚美上帝」!未料,神悄悄為其預備恩典,公公的病也經歷奇妙醫治。
「若不是妻子對神的信心,好幾次想結束生命…」單永信在青壯年時期,被醫生診斷出「肺腺癌末期」,頓時感到生命無望,擔心妻兒怎麼辦?甚至,輕生念頭盤旋心中有2年之久,但因妻子不斷宣告:「神必醫治你!」因而建立起信心。現在仍要做化療的他感激地說:「每天都是恩典,盼和愛妻度過許多個7年!」
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吃喝,而在於公義、和睦,以及聖靈裡的喜樂。這樣服事基督的人,必蒙神喜悅,又得眾人嘉許。 -羅馬書14:17-18
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吃喝,而在於公義、和睦,以及聖靈裡的喜樂。這樣服事基督的人,必蒙神喜悅,又得眾人嘉許。
-羅馬書1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