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講員保羅.史蒂文斯博士,幫助大家釐清信仰和職場的關聯。(圖/IMT官網、shutterstock)

一個星期頂多到教會聚會一兩次,但還想參加禱告會、查經班、各種服事...可是工作和家庭不允許,怎麼辦?神會覺得我不夠敬虔嗎?

 

史蒂文斯博士提醒,換一種思維,既然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教會」,要在各個角落作光和鹽,何不就在上帝差派我們的地方,就在職場、家庭或社區,忠心落實上帝的託付,用恩賜為祂「賺」得加倍的果實?

「2022職場與信仰講座─高雄場」8月27日於高雄榮耀豐收教會舉行,主辦單位為「IMT Taiwan台灣職場轉化發展協會」,盼協助整合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在職場中造就、鼓勵基督徒,從星期一到日,時時刻刻活出神國度的呼召

 

上午信息由IMT(Institute for Marketplace Transformation)創辦人暨現任主席、加拿大維真神學院—保羅.史蒂文斯博士(Dr. R. Paul Stevens)主講「教會與職場:如何裝備週一至週五的信徒」。

  • news-details
  • 講座現場,並同步於網路直播,參加者來自海內外。(圖/特約記者林子騫)

誤解對「教會」的定義?

史蒂文斯先問大家:為何「教會」似乎跟現實生活離這麼遠?無法將星期一到日連結起來,最根本的問題,是對「教會」有錯誤的定義

 

「教會」不只是在建築物的集合體,更是一群人「聚集後分散」,去到工作場所和家庭等各領域。他提醒,「你不能『去教會』,而是你本身就是一個教會;無論你去到哪裡,你都是教會。

 

「教會」是一種「聚集和散開」的所在,基督徒就如同血液,從心臟(教會)而出,過一段時間,在外累積各種不純淨的物質後,再回來心臟過濾、清潔。

 

許多人認為自己在教會時,要做「聖潔、神聖」的事情,較常運用神教導的話語,來解決教會內遇到的問題,但其實,「我們的職場,也應該要是聖潔的場所──至少對基督徒而言。

 

若將職場視作「不聖潔」,就很難連結到信仰。因此,在職場也需活出聖潔


羅馬書12:1說,要「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可見人「隨時隨地」都能敬拜神,包含職場

 

那為何還要到教會聚集?基督徒聚集的目的,不只是敬拜神,更是為了「一個人不能做的事」──像是與教會肢體互相幫助和鼓勵。

 

普世性的恩典」也在職場當中

耶穌在世界時也工作,先是木匠,同時是宣教士;祂還去到職場中服事,也用職場會發生的事情,來作為教導時的比喻。

 

史蒂文斯統計,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公開露面132次,其中122次在職場,且祂呼召12個普通職業的人(而非神職人員)來建立教會,當中有些人的職業還有爭議性,如稅吏和奮銳黨。

 

很明顯,神的恩典是普世性的,包括在職場的環境中。

 

從路加福音4:18-19也可看到,耶穌引用以賽亞書61章宣告的內容,包含了各類的人:「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 news-details
  • 每一個基督徒所到之處,都可以是一個教會,帶下神的國。(圖/shutterstock)

那麼,我們如何在職場與神同工,帶下神的國?

 

可以在平時的言語和行動中,為主做見證於「所處之地」成為鹽、光、天國的鑰匙、福音的種子、酵母和神國間碟,對周遭的人產生影響力。

 

此外,工作認真負責、發揮恩賜,在職場的崗位產生影響力。

 

神於世界各地、各領域,包含家庭和職場,放滿了祂的子民,且在人的心中賜下各種恩賜與夢想;由於神早已在我們的職場中,所以基督徒也可將工作本身,視為一種屬靈訓練

 

聖經的教導,能夠真實結合工作

馬太福音25:35-36等經文教導,跟隨耶穌的人,應當去:餵飽飢餓的人、給口渴的喝水、給需要的人穿衣、讓無家可歸的人有房住、探望病人、去贖回被擄的、埋葬死亡的人


以上這7種個人性的佈施愛的行動,其實皆能對應到商業領域,如:食品業、飲料、服裝設計、建築師、醫院、殯葬業......等。

 

根據湯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說法,信仰上還有7種屬靈佈施,亦可運用在職場上:

1.教導無知的人:正式或非正式地教導和授權給他人

2.勸告懷疑的人:鼓勵那些對自己所做之事缺乏信心的人

3.安慰悲傷的人:幫助人們應對失敗和損失

4.責備罪人:警告走錯路的人,幫助他們走上正軌

5.原諒傷害:原諒我們在職場所受的傷害

6.忍受那些給我們帶來麻煩和煩惱的人:不要與我們難以接受的人斷絕關係

7.為所有人禱告:為我們職場夥伴的工作和與神的關係,都向神禱告代求

史蒂文斯認為,將以上兩大項目結合,就是非常棒的神國事工!

 

在職場需務實發揮恩賜,否則將被拿走

路加福音19:11-17記載,一名貴冑把十錠銀子交給十個僕人,每人一錠,相當於三個月的工資,並吩咐,「你們去做生意,直等我回來(13節)。」原文意涵為,這主人要僕人們「務實」地去執行

 

過一段時間,主人回來聽成果,第一個僕人收穫了十倍,獲贈十座城,也就是在國度裡被賦予更多責任;第二個僕人收獲五倍,得五座城,可見,善用恩賜服事君王,能得到更多機會服事國度

 

第三個僕人存著錢,不務實執行故無收穫,遭責備後,連原本有的也被拿走。為什麼他不願意去投資這筆錢?可能因為對主人的錯誤認而害怕、恐懼,認為主人嚴厲,才不敢去冒可能會失敗的風險。

 

史蒂文斯提醒,神是慈愛的,能包容我們的失敗,所以要善用才能,才能領受倍增的收獲;若不去行,則會丟失恩賜

  • news-details
  • 在職場忠心為主發揮恩賜,能領受加倍的成果和託付。(圖/shutterstock)

接下來談談,教會該如何做職場事工?

 

史蒂文斯比喻,人體的「神經系統」佈滿全身,大腦是主要控制中心,如同教會的「頭」是耶穌基督,祂在天上掌權,每一個基督徒(神經)都要跟耶穌(頭腦)相連,將地上的問題反應給「頭」,再由天上賜下決策

 

請留意,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要跟耶穌相連,而非光由牧師或教會領袖代收旨意,再轉達信徒。

 

基督的身體也如「消化系統」,教會可擔當培養─教與學─的平台,教導有關呼召、職場、諮商、辨別...等知識,有時允許職場人在講台分享信息和見證;也能像耶穌一樣,用工作場所的術語,跟職場人交談等。

 

並且,善用「組織文化」的原理,營造教會重視職場的氛圍

 

史蒂文斯解釋,最外圍的外在文化通常是看得見的符號,例如,一個會場的椅子若朝同一個方向擺放,代表參加者大多是「聆聽者」;若椅子擺成圓圈狀,代表每一個人都需要發言。

 

文化再往內一層,是價值觀和原則,主宰這個組織怎麼決定其行動,但卻常與外在文化產生衝突。舉例來說,若椅子都朝同一方向,講員卻告訴大家:「每個人都可以說出想法。」這就是二者產生斷層。

 

文化最核心的部位,是「基本信念」,像是:平等對待每一個男女成員。若上述三層不相連,組織就不和諧。

 

史蒂文斯觀察,組織文化的「發言權」若能給越多人(不只是最高領袖的一言堂),影響力就能越大,亦即,若能真正包容每一個成員,組織影響力就大,包括教會和公司皆然。

 

改善的做法,可從「環境工程」──最外層的文化符號開始著手。

 

像是在史蒂文斯的教會,感恩節不是帶「農作物」來教會獻給神,因為沒有會友是農夫,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帶自己新出的書、程式設計員帶來其寫的程式、木工帶來作品或工具、家庭主婦獻上她們烤的麵包....等,將神所給的恩賜,化為具體的成果獻上,便是一種把信仰儀式(文化符號)與生活實況結合的方式

 

擁有領導位份的人,有責任優先在上述組織文化三方面(符號性的、價值觀,和最基本的信念)帶出轉變。

  • news-details
  • 組織文化的改變需要時間。(圖/shutterstock)

透過賦能,幫助信徒在平日生活做光和鹽

教會也像「骨骼-肌肉系統」,為整個身體提供「結構和模式」。每間教會的模式不同,需要整合各自的「團契、教導、使命、聖餐、敬拜、宣告」等方面,發揮優點並補足不足之處。

 

例如,大型教會常用小組的方式,加強弟兄姊妹在「團契」上的緊密關係。

 

此外,建議教會提供職場支援和禱告小組,並盡量減少教會內的結構,釋放弟兄姊妹的時間,能更多在家中和鄰里服事還沒信主的人

 

原因是,基督徒若一週7個晚上都花在教會建築物中,或跟基督徒一起團契、禱告,老是趕著參加聖經小組或禱告會,整個生活被教會包裹,反而無法去跟未信者培養關係,或好好投入職場表現。

 

他認為,好的教會是要「賦能」,使信徒在週一到五,在世上更好地做光和鹽;一週可以一兩次在教會見面聚會、禱告或參加聖經小組學習,但不是「每一天晚上」都要有這些活動。

 

我們對城市也有我們的責任,使徒行傳中,有信徒是城市的長官,同時也是教會的一員,對他而言,他在這兩方面都做得很好,都是聖潔的。」史蒂文斯表示。

 

有人擔心,信徒減少在教會的時間,容易被職場世俗的觀念所影響(如:功利主義),史蒂文斯則提醒,各種文化的改變都需要時間,包括:世界根深蒂固的觀念,和教會本身的積習問題;若想速成、大刀闊斧改革,往往很快就被踢出局。

 

最好的方式,是慢慢地影響,用鼓勵的方式來對待積極面,例如,職場雖存在許多不好的文化,可是老闆和主管可以稱讚員工做得好的部分、肯定其價值,消極的部分可能就會自然而然慢慢消失。

 

「但絕對別認為職場就是邪惡文化,教會是高尚文化,因為這二者都是一個『混和體』,混合了好與壞的元素。」

 

最後,史蒂文斯鼓勵,信仰即生活,盼基督徒與神同工,於所到之處將神的國度帶下,便能夠幸福在工作中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