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吸引眼球、引起議論的熱門新聞,隨著討論度、流傳度越廣,就可能致使更多事件細節被揭露,對當事人也恐造成越不可控的正反面影響。
本報以「阿美族青年曾聖光遠赴烏克蘭、戰死異鄉」的新聞為出發點,邀請曾有20多年記者資歷,目前轉任教職的王正慧教授,兼容理論與實務,帶領眾人反思「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面對當紅新聞,『閱聽人』該如何理解因應?」
認識當代傳播、分辨真偽
「閱聽人」白話地說,就是媒體傳播中的「受眾」,會藉由文字、圖片、影像等形式,接收媒體發布的各樣資訊。
過去,媒體受眾多處於較為被動的位置,幾乎是全然接受各樣映入眼簾的資訊,甚或覺得「眼見為憑」,看到的就等同於真相。
然而,隨著資訊科技蓬勃發展,「自媒體」成為顯學後,人人都有機會從接收者到製作者,自行發布各樣內容。
因傳播形式的改變,衍伸出的資訊內容,也開始出現良莠不齊、亦真亦假的現象。針對此問題,大葉大學EMBA暨人資公關系教授兼主任王正慧首先提醒,對照標題與內文,就能達到初步篩選的效果。
若是聳動、但毫無根據的「假新聞」,常會下引人點閱的「誇張標題」,但點入內文後卻發現內容「張冠李戴、言之無物」,甚或是剪貼拼湊而成內容農場。
同時,在圖片部分也會有「錯用」現象。因為求點閱而不顧事實,刻意把A事件配上B圖片,抑或使用年代久遠但有畫面的「歷史照片」,一切只為引發讀者共鳴,以獲得更好的點擊、轉傳次數。
王正慧表示,目前每天會流傳的新聞數量極多,很難全面性的對每日、每則新聞都進行內容檢閱,「可是,在改變錯謬新聞流傳的工作上,每個人也都能從自身做起,在閱讀與切身相關、特別有興趣的新聞報導前,做些基礎的事實查核工作。」
她進一步建議:
1.善用「關鍵字」搜尋
若是真人、真事新聞,可透過「關鍵字」於網路上查找,多半能看到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即便因著各媒體會選擇不同的報導「切入點」,但人事時地物這些基本資訊,應都是一樣的。
2.找尋「值得信賴」的媒介
同樣的新聞,隨著不同媒體、不同報導取徑,同樣的事物可能會有「天差地別」的描述。
例如,對於戰死烏克蘭的曾聖光弟兄,有媒體選擇將報導主軸聚焦於網友「爆料內容」,然基督教媒體在報導時,會選擇定調於內容查核、行動,以及與信仰相關教導的連結。
讀者在面對爆料內容時,閱讀心態較會趨向「湊熱鬧、看八卦」,而後者,則有正向積極的用意。
「在未全面且深入的查核前,有可能兩種報導的內容都是事實,因著『切入角度』不同,還是會影響人們對真相與當事人的認知。」
3.委託專門機構調查
有時,分辨消息真偽的查核工作,未必能單憑己力就可完成。
在台灣,目前有「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麥擱騙)」兩大機構,主要工作就是進行新聞真偽檢核。
若是民眾對於讀到的新聞有所懷疑,認為當中可能涉及造假、釣魚拐騙等意圖,皆能透過該機構的社群帳號聯繫,請其協助查證。
分辨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
進一步談到「假新聞的散布」,王正慧提醒「社群媒體」與「新聞媒體」是兩種不同媒介。
正規新聞媒體對於產出內容,都會讓受眾清楚看到「發布單位」、「發布與編修時間」、「撰稿人」等基礎資訊;而在社群媒體中的傳播內容,除了基本資訊有可能付之闕如,甚或可能會散布一些正規新聞媒體未曾報導的事件。
王正慧提醒,透過社群媒體的力量,除了假新聞可能因而四處散播,另一項也需注意的風險為:「拐騙訛詐的引誘」。
使用過社群媒體,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在平台中看到,有人假藉臨時要搬家、移民、或是感情生變等藉口,想用極低價格來大量拋售高價商品。
「例如,全新/極新iphone手機只要幾千元,亦或是,精品名牌包也是兩、三千塊就要脫手。如果點進貼文,還會看到下方有許多回覆,表示商品很快就收到、品項新、看不出來是二手拋售。」
以「社群行銷」的角度出發,大量圖文和回覆,都是在利用「三人成虎」的心態,使人誤以為很多人買過、買了都沒有問題,但在下單匯款後才驚覺被騙,而詐騙犯早已不知去向。
藉此,王正慧叮嚀,當今每天都有大量資訊會出現眼前,不只是要透過上述訣竅來分辨真偽,也要活用常理判斷。
「例如,像是婦人一口氣生了十胞胎、後天起政府宣布全國放假一個禮拜,這種沒有脈絡、不合邏輯的內容,多半是假的;高價新品再怎麼折扣總是有限,也不可能突然只剩10分之1不到的價錢」...等等。
只要能拿捏好日常該有的法度準則,即越不容易落入被不實資訊矇騙的窘境。
此外,若是使用者是對資訊科技不那麼熟悉、敏銳的高齡長輩,則建議兒孫多加關心、分享正確資訊,「藉著溝通說明,長輩聽懂後,就會知道要避開那些資訊陷阱。」
留心文字特性、謹慎評論
而在媒介與資訊眾多、自媒體發達的時代,王正慧也就內容產製的面向,作出提醒。
就自己過去常年跑新聞的經驗,深知除了假新聞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還有報導的切入角度、資訊揭露程度、甚或一句話,都有可能引起爭端或困擾,亟需有智慧拿捏。
有時從報導角度來看,記者與媒體可能掌握當事人詳盡的人身背景,但若毫無節制的悉數寫出,不只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事件相關人及其家族成員,亦會遭受輿論指點,甚至可能遭被霸凌的程度。
「這時不論是原本的加害者或受害人,都成為被鋪天蓋地的指謫傷害的對象。回顧曾被報導的新聞,不乏看到有人為此輕生或自殘,成為另一起遺憾的事件。」
王正慧認為,話語帶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特性,提醒眾人在發表評論前,應留意:
1.自身對事件的瞭解程度:在缺乏理解的情況下,不應貿然發言,甚或做出價值評判。
2.兼陳正反兩方觀點:在新聞領域中,會要求報導要做到表述正面與反面意見的「平衡報導」。雖每個言論的切入角度不同,但有正反兩方的表述,將會是較為中立溫和的意見,能避免「論斷」作用。
3.善用資源、自我保護:若是身陷輿論壓力,必要時仍可尋求既有法律機制來保護自己。不過,以法治途徑來解決問題時,需經過一段曠日廢時的歷程,應一併納入考量。
最後,王正慧總結,提升資訊能力將能避免落入被騙、誤傳不實訊息的圈套;發言前多想一下,將能降低論斷他人的風險,且不讓基督徒失去為公眾議題發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