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力源醫師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認知、情緒等重要項目發展的關鍵時刻,若過度沉溺於3C產品,將會為人生造成長遠影響。(圖/shutterstock)

數位時代的來臨,每個人日常頻繁的使用3C、人手一機已是最為尋常的生活面貌。

 

然而,長時間與3C產品為伍,雖然能夠時時刻刻接收大量的各式即時資訊,但對健康卻也帶來極大的危害,致使「手機失智症」這個名詞於近年來出現。

 

針對手機與各樣3C帶來的改變,彰基陳力源醫師提醒,受害的不只是成年的大人,青少年、兒童同樣為此產生影響,並為日後的處世與應對能力造成長遠變化,不可不慎。

什麼是「手機失智症」?

近年來,日本腦科學家發明了「手機失智症」這個名詞,用以形容因長時間使用手機來獲取各樣資訊,導致腦部認知機能下降的狀況。

 

目前「手機失智症」尚非正式診斷名稱,但就現有的相關研究指出,此種情形最常見於工作繁忙的商務人士,當這群可能30歲至50歲不等的業界精英,因為突發注意力不足、記憶力衰退的情況,會讓人擔心自己是否發生了失智症的問題,因此急忙掛號看診。

  • news-details
  • 目前「手機失智症」仍非正式診斷的病名。就此,陳力源醫師針對青少年族群,於專訪中說明影響因子與預防的方法。(圖/shutterstock(左)、彰化基督教醫院 提供(右))

對此,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陳力源醫師受訪說明,失智症多發生在50歲至70歲的中高齡族群,而且不只是手機過度使用會造成類似失智的問題,包括過度使用電腦、平板……等3C產品都會有影響認知與記憶的狀況,僅是因為「手機」帶來的衝擊最為顯著、容易觀察,才會先以「手機失智症」來命名。

 

過度使用3C產品帶來的長遠影響

此外,3C產品帶來的影響也不限於成年人,若是青少年、孩童過度沉迷,同樣也會挾制身心健康發展,造成更為長遠的傷害。

 

陳力源表示,未成年之前,腦部的認知功能都還在持續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腦區的連結速度變快,再加上此時正在建立「衝動控制」、「情緒調節」、「理智判斷」、「邏輯推衍」等較為複雜且抽象的功能。

 

皮亞傑(Jean Paul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來看,11歲至15歲的青少年進入「形式運思期」,思考不再受具體經驗或現實世界的限制,可以抽象的超越時、空、地,運用符號來進行純粹象徵性的、假設的、可能的思考。

 

另外,艾瑞克森(E.H.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則指出,青少年階段也是建立良好「社會情緒」的重要時刻,人們會在此時完成「自尊」、「自我感受」等關乎自我認同的資訊統整。

  • news-details
  • 青少年時期的重要課題之一為發展自我認同,若未能在此時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若日後面對生活困境,將只能已直觀、衝動的方式應對。(圖/shutterstock)

在過去,對於兒童的自我評價與認識多會從「主要照顧者」而來,到了青少年時期則是「同儕」會發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到了今日,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網友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甚或是很大的影響,若是在現實世界與網路上收到的評價截然不同,就會造成個人角色與定位混淆的狀況,產生自我認知不穩定的問題,致使人產生情緒調節的困擾

 

同時,若是過度使用3C產品,每日大量且快速的接收文字、聲音、影像的大量資訊,卻未曾真正理解與思考;再加上手機帶來「多工」的特性,可能會讓人一邊瀏覽網頁、一邊聽音樂、三不五時回個傳來的訊息,都會讓人無法發展出抽象與邏輯推衍能力,以至於長大後面對問題只能用衝動、好強的方式應對,變成「表面看來強勢,時則是低自尊、缺乏信心」的落差。

 

快速接收大量資訊的弊病

「會用『失智症』來形容過度使用3C產品的情況,正是因為大腦的運作和手機運作其實蠻像的。」陳力源進一步指出,當腦部負荷了過量資訊,就像是突然要手機同時讀取多個很吃效能的APP,運轉過度後,除了電池掉電速度快、機身發燙,反應速度也就變得卡卡的。

 

另外,針對「看似是接受大量資訊,為何會用未曾理解與思考來形容?」的疑惑,陳力源回應,雖然3C產品的優勢是乘載大量訊息,也幫助人能用更便捷、更不花力氣的方式來作資訊紀錄與蒐集,但這些都靠機器完成的過程,正是剝奪了大腦練習思考和運作的機會。

 

例如早年手機不普及,更遑論有手機電話簿、手機行事曆、Google 地圖的存在,我們會將熟人、常用的電話背起來,要撥給對方時需要想一下電話號碼;抑或需要手寫記錄行程與代辦事項,並在需要時手動查閱與增刪,這些都是讓腦部組織得以被訓練。

 

「用進退廢」的原則下,大腦的功能自是越來越差,也才會讓人自覺記憶力衰退、做事越來越無法專心,或是需要處理一件事情的時間拉長,但品質卻是越來越差。

  • news-details
  • 現實世界與網路世界都能為個人帶來自我評價,若兩造的評價有諸多差異,將會讓人產生混淆、無法清楚定義自己的角色與價值。(圖/shutterstock)

陳力源也分享,彰基曾做過一項研究,透過問卷與APP來調查受訪者的手機使用時間,但在對照後發現,受訪者在問捐中填答的每週使用時數,與APP紀錄到的時數相比,前者的時數都比實際使用還短。

 

對此現象,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究後發現,手機帶來的大量感官刺激,也影響了使用者對於時間感的判斷,很容易會有「原先想說用個半小時、放鬆一下就好,但在掉進手機的世界後,就忘了時間,用上一小時或更多才想到要停下來。」

 

過度的感官刺激造成「時間感遺失」的背後,也會讓人對於手機外的事物一概提不起興趣,長久累積下來不只是腦部功能減損,還常見肩頸痠痛、眼睛疲勞、情緒不穩的併發症。

 

警覺症狀、即早就醫

對於如何警覺手機失智症,甚或是3C失智症已經產生?陳力源說:

 

1.先判斷自己的日常行程是否受到3C干擾

意即需要隨時抓著手機查看資訊,對於社群媒體內的動態過分注意,也會非常在意發出去的信息是已讀/未讀,有多少人在看過後給出反饋。

 

2.過度仰賴3C的輔助。

認人、認路、日常安排若是沒了手機就變成看到人叫不出名字、只能靠導航才能抵達目的地,抑或忘記自己的行程安排,沒看手機就想不起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3.情緒起伏很受3C產品的影響。

只對在手機裡出現的事情產生感知,但對日常生活卻沒有感覺;當手機不在身邊,則會很明顯的有焦躁、發怒的感覺。

 

給青少年的網路使用建議

既然過度使用3C產品會未青少年帶來多樣化、長遠的影響,對此,陳力源提醒,「健康的生活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要過度沉迷於使用手機,才能為孩子立下良好的榜樣。

  • news-details
  • 忙碌的生活、工作型態的限制,很容易讓大人選擇「手機育兒法」,不知不覺也會讓親子間一同掉入3C產品的挾制。(圖/shutterstock)

目前,多數文獻建議,孩童每天使用手機來進行社交或娛樂的時長以1小時為限,且不應有平日與假日的分別,也要注意30分鐘需休息一次,不只是為了讓眼睛休息,還要讓大腦有機會訓練控制慾望和等待的能力,不要無時無刻的接收聲光刺激、時刻查看社群媒體的反饋或來訊。

 

另外,目前的學習風潮中,不免會有讓孩子線上上課,透過網路來查找資料的機會,也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在學習以外還同時進行娛樂,又或者上課、找資料都只是做做樣子,實則是藉機在網路中玩樂。

  • news-details
  • 臨床上另一個觀察到的現象,則是有些孩子對於3C產品高度依賴,當家長想要強制停止使用、沒收手機或電腦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失控、非常憤怒。(圖/shutterstock)

陳力源還建議,要建立一個生活模式,訂好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絕不使用手機。通常會希望睡前一小時就停止使用3C產品,讓腦部運作速度慢下來,不只能預備讓身體充分休息,有好的睡眠品質與深度。

 

在空間的建議上,陳力源叮嚀,讓臥室成為單純的休息空間,不要在床上用手機、更遑論是用到睡著的狀況,因為研究已經證實,手機螢幕所發出的藍光,會透過眼睛刺激影響全身神經生理活性,不只是對眼睛可能造成傷害,睡前的藍光刺激也會促使腦部高速運作,無法進入睡眠應有的狀態。

  • news-details
  • 建議睡前一小時,在寢室內停止使用手機,讓大腦運作速度慢下來,才能有好的休息品質。(圖/shutterstock)

「若是已陷入成癮的狀態,還是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陳力源表示,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師長、醫療的三方面合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陳力源認為,每個人的生命與生活都需要有很好的價值和信念來引導,當基督徒認識神、倚靠神過生活,就也能在當中找到好的支持與力量。

 

還有,也請記得「人一定有軟弱的時刻,很常因各種事務的干擾就無法活在當下,需要練習和學習去察覺自己不足的部分,也接受自己可能需要幫忙、允許別人成為幫助。」

 

當我們越能留心問題的出現、但不過度將疾病標籤化,並保持柔軟、敞開的心態,也讓信仰成為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份,就有更多的機會在需要時得著即時的引導與幫助。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