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剩食議題正夯。(圖 / shutterstock)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22年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被生產後未能妥善被吃完,浪費數量高達10億公噸之多。

 

為解決食物浪費,以及背後伴隨的碳足跡、環保議題,有愈多組織付諸行動,致力減少剩食數量,同時使缺乏者能受照顧、豐盛有餘。

  • news-details
  • 「中台神學院」進修推廣教育處邀請劉婉柔攝影師分享,對於「剩食問題」的關注與實踐。(圖 / 記者林稚雯)

地球三大危機之一:

大量食物浪費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10:31)

 

據最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年度報告指出,地球的生活環境變得越發艱難,在「氣候變化」、「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和廢棄物增加」的三重危機中,「環境永續」成了越加迫切須改善的問題。

 

加上不平等狀況加劇、俄烏戰爭,以及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面對不利生存條件,首當其衝的,仍是貧困人口與弱勢群體會受最大衝擊,因而,聯合國大會確認「享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是一項「普世人權」。

 

此一趨勢,讓曾在多家大型食物銀行服務,現為「人來就好工作室」負責人的劉婉柔,持續關注剩食議題

 

15日上午,劉婉柔應「中台神學院」進修推廣教育處之邀,舉辦「柏林與荷蘭公益旅行─追尋食物不浪費的實踐」講座,和眾人分享,自身對於「減低剩食」的實踐,以及個人出國參訪後的各樣見聞。

  • news-details
  • 講座中介紹「德國食物銀行聯合會」事工,當中,除藉此降低剩食浪費,也讓一群人在彼此合作中,實踐平等、合一、彼此相愛的教導。(圖 / 取自 Tafel Deutschland e.V. FB)

剩食伴隨高碳排量,加速地球暖化

自行開設攝影與活動企劃工作室、擔任特約攝影之前,劉婉柔長期投入食物銀行服務工作,曾協助紅十字會資源規劃,後於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任執行秘書,也曾為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食物銀行台中園區公關。

 

當時,劉婉柔就注意到,依照聯合國各組織數據,常年來浪費掉的食物量,皆高達生產量的三分之一這些品質沒問題,但可能因品相較差、不符規格,或未能即時食用的食物,被稱作「剩食」。

 

在地球高溫連年破表的現今,若將「浪費的食物」看做一個國家,「浪費的食物」所帶來的碳排放量,將高居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致使地球暖化問題越發嚴重

  • news-details
  • 劉婉柔指出,大量的剩食浪費,同時會加劇「地球暖化」現象。(圖 / 記者林稚雯)

隨職涯轉換,劉婉柔於2017年,為自己安排一場歐洲公益文化旅行,包括拜訪文化銀行、食物銀行、剩食餐廳、無包裝商店等機構,藉此更多認識「食物不浪費」、「體貼弱勢者需要」的實務做法。

 

一段用愛開始的旅程

劉婉柔表示,以「愛和分享」為目的的旅程,剛好就從「彼此相愛」的巧遇開始。

 

從食物銀行工作離職第三天,她就抵達了德國。這代表,劉婉柔是在卸下全職工作後的第二天,深夜隨即趕赴機場,在凌晨杳無人煙的時段,她卻在偌大機場,巧遇更早之前曾一起並肩努力、退休後移民美國的老同事。

 

倆人在機場相遇,免不了多聊兩句,劉婉柔因而得知,老同事前一天才剛抵台灣,只待了一天,就準備返美。此不尋常的安排,讓劉婉柔忍不住多問兩句,對方告知,因父親入住加護病房,所以趕回來看父親一面,但因老公在美是住療養院,也很需要自己趕快回去照顧。

 

看著這位老姊妹瘦弱身影,劉婉柔抱了對方,也一起禱告、互相鼓勵。雖許久沒見、相聚時間也不長,但劉婉柔深知,這是主耶穌的安排,也讓她成為需要者即時的安慰和幫助。

 

關顧弱者,身心同得飽足

歷經台灣飛阿姆斯特丹,再轉機到柏林的漫長旅程,劉婉柔抵德國後,先從觀察當地社會氛圍開始考察。

 

因德國曾在1933年,分裂為東德和西德,直至1990年才重新合一,柏林市內充滿各樣關於見證與反思歷史的文物,充分實踐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27條規定:「人人有權自由參加社會之文化生活,欣賞藝術,並共同襄享科學進步及其利益。」

 

這份維護人權的精神,落實到德國在「關顧弱者」的各樣社會福利中

 

德國是少數願意接納難民的國家,對於弱者的照顧,也不限於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在台灣,多半將被幫助者稱為「個案」,而在德國,提供服務者與受助者間,較趨近於朋友般的平等關係,物資只是被視為介入貧窮與弱勢家庭的工具,最終仍希望能藉此,幫助人們長出「自立力量」。

  • news-details
  • 剩食收取後,雖需經過人工逐一整理,卻能讓食物發揮最大效益,進一步幫助有需要者。(圖 / 取自 Tafel Deutschland e.V. FB)

     

同時,在關顧過程,也進一步思考降低社會排除、促進弱勢者的社會參與。

 

這讓德國在開始提供服務前,對受助者的了解,會細微到涵括「個人興趣、愛好」。在充分資訊下,除有食物銀行,能幫補人的生理需要,另有「文化銀行」,進行藝文資源統整與分配,使社會弱勢也有機會按照個人需求,進入藝文表演場所,欣賞高品質演出。

 

劉婉柔分享,這趟國外考察旅程,另一大重點,則放在「德國食物銀行聯合會」。不同於他國,德國食物銀行並不稱作「Food Bank」,而是用代表「餐桌或宴席」一詞的「Tafel」稱呼之。

 

第一家德國食物銀行,由Sabine Werth女士於1993年成立。起心動念為,Sabine曾聆聽一場關於遊民服務的演講,當場許多人在討論,還能為遊民做點什麼?這讓Sabine想到,吃飽是維生最基本需要,第一家德國食物銀行於焉誕生。

 

Tafel所展開的行動,也幫助到剩食數量的減低,因每天會派數十輛運輸車,前往超過600家合作超市,收取品質沒問題、但僅因新舊貨物替換,就被下架的蔬菜、水果、奶製品、麵包等食物。再經志工們、孩子們通力整理,後分送給數百家社福機構,或於定點發送給弱勢人口。

 

劉婉柔指出,來到Tafel服務的人,可能是單純想服務他人的志工,或是學生、難民、孩童等不同族群,大家在整理工作中,能學會彼此合一、互相配搭,完成工作後,眾人會一同享用「剩食」做成的午餐彼此交流的過程,也讓生而平等、互相接納的理念,有更好實踐。

 

此外,對於學生及孩子們來說,當代許多家長可能基於保護孩子、或過度關愛,憂心孩子在準備過程受傷,因而父母常會將日常所需一切仔細打理,使兒女享受成果就好。

 

然而,因著參與食物銀行工作,一則讓孩子們增加自理能力,同時助其認識更多食材,了解受造世界的完整面貌

 

柏林也有許多以「善用剩食為營運宗旨」的餐廳,在「一點不剩最快樂!」的口號下,積極將剩食,化為可口餐點,減低無謂浪費。

  • news-details
  • 讓孩子與學生參與「剩食整理」,將能助其增加自理能力,同時認識更多存在於日常中的蔬果樣貌。(圖 / 取自 Tafel Deutschland e.V. FB)

再思台灣:社區冰箱何去何從

借鑑國外經驗,來看台灣的食物援助,劉婉柔請與會者分享「心目中減低食物浪費的最佳做法」。

 

與會者多以「控制購買量」、「買多了就與人分享」做為回應。

 

此時,劉婉柔請眾人思考,為何曾經盛行的「社區冰箱」如今越發少見,就算器材未撤,也是關閉不使用的狀態?

 

「誠然,新冠疫情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而大家提到『願意分享』,也必是出於內心善念。」劉婉柔認為,樂於分享、募集食物非難事,但最大重點,是要有穩定「使用率」與「去化率」。

 

就其觀察,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有一座尚在運作的社區冰箱,可冰箱內多數時候卻「空著」,有時會突然出現一大堆單一品項水果,或是有人放入多罐飲料。

 

實際上,對身處弱勢、或流浪街頭的人們來說,生活環境「無法料理生食」,每個人也不可能只吃單一種食物、或是僅喝飲料維生。

 

因而,當需要者發現該設施無法滿足自身需要,碰壁多次後,自然傾向不再使用。

  • news-details
  • 會中,劉婉柔多次與黃臺珠主任交流意見,期能找到容易長期實踐「不浪費食物的做法」。(圖 / 記者林稚雯)

為此,劉婉柔希望透過該講座,與自身攝影專長,幫助人們更深思考,以教育與文化的面向,喚起眾人「減少剩食」的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

「從人的眼光來看,多餘、剩餘的食物,常常就是廢棄不用、不屑一顧。

 

但在神的眼中,再微小都是祂的創造、都有非凡價值。(盼望)我們所有人都能看見神所創造的美好與豐盛,積極把握與運用。劉婉柔共勉。

回應講者、「中台神學院」進修推廣教育處主任黃臺珠則倡議:「社區交流、交換資資,互相分享祝福。」

 

黃臺珠表示,如同劉婉柔於分享中所提,相較於食材在整理烹調時的自然耗損、或是餐廳廚餘,最大量的食物浪費源來自「家庭」。

 

每家戶都可能因各種不同理由,致使大量食物在購買後卻未食用;若能在發現食物將浪費之際,在仍可食用階段,按照他人需求,主動給出去,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除謹慎管理、避免過度購買,因著提摩太前書6:18教導:「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黃臺珠建議,不妨在這鄰里間幾乎零互動時代,實踐敦親睦鄰行動,同時減少剩食浪費。

  • news-details
  • 黃臺珠提醒,施比受更為有福,且有機會在分享過程,能認識鄰居,同時分享福音。(圖 / 記者林稚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