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從5/25「我愛我節」,引人思考什麼是合神心意的愛自己?又如何靠神恢復自我價值?(圖 / shutterstock)

5/25(諧音:我愛我)被某知名女力社群定為「我愛我節」,隨著近年對心理學、自我價值的討論,社會大眾對於「愛自己」的概念都不陌生。

 

「愛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與聖經中「捨己」的教導相悖?在忙碌、壓力大的現代,該如何從聖經和日常生活中練習愛自己?若有自卑、自我懷疑的困擾,如何從聖經中恢復自我價值?

 

本報邀請「祕謐心人安歇館」心人教練暨《心已自由》作者賴拓弟兄,以及同時具有諮商心理師及傳道身分的王如玉傳道,分享如何「從聖經學習愛自己」。

以神為滿足源頭,才有能力愛自己

曾經為重度憂鬱症所苦,一天要吃15顆藥的賴拓,將信仰的盼望結合心理學、放鬆技巧……等,創立「祕謐心人安歇館」,盼使忙碌壓力大的現代人,能在其中安頓身體、心靈得平靜安穩,好好和自己相處、也好好生活。

 

他指出,人會產生自卑和無價值感,是由過去經驗所造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餓了就哭,以自己需要為中心,漸漸長大後,才學會壓抑、看人的臉色。

 

自卑的人心中渴望被喜樂所滿足,但試了很多方法,仍無改善,因此可能對自身價值感低落,選擇不戀愛、不結婚生子,因為都不能將自己照顧好了,即使努力了也無法得到回饋,甚至可能感到受傷,因此,不如將焦點放到滿足自己,購物、吃美食、旅行等等,以這些方式「愛自己」,讓自己舒服一些。

 

約翰福音15:1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詩篇16:11,「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從以上兩處經文可見,神樂意將「滿足的喜樂」賜給我們,祂不僅知道人的需要,並願意給予供應。你我的生命需要連結於神,被神滿足,接著就有能力懷著感恩的心,好好吃飯、睡覺,好好工作、經營神所賜的人際關係,更享受於每一個當下及神所賜的大自然,實踐真正的愛自己。

 

賴拓分享,曾經在跟一位學員談話時,對方竟將「美好」誤聽為「沒好」,「被愛」誤解為「悲哀」。由此可見,人在自卑時,彷彿被戴上一個負面的濾鏡,即便發生了許多美好事、也為人所愛,但感受到的卻是悲哀。

 

因此,當倚靠神,扭轉自卑和無價值感,「主動」向神支取,對神說:「我要」滿足的喜樂。

  • news-details
  • 賴拓指出,神樂意賜給人滿足的喜樂,我們可以主動向神支取。(圖 / shutterstock)

每個肢體都有用且貴重

王如玉傳道指出,當我們看見羅馬書12:3「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許多人常會理解為,不要把自己看得過好,然而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在說「不要貶低自己」。

 

羅馬書12:4-5,「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神的兒女在基督裡互為肢體,沒有一個部位是沒有功用的,不在乎誰比較體面,而是神造我們都有目的,也都有不同功能,能發揮在不同之處。

 

她以盧雲神父為例,對方不僅是神學家、靈修家,從外表成就看來十分令人羨慕,他卻曾在著作中坦露內心陰暗面,面對心中掙扎時,聽從屬靈導師建議,到照顧身心障礙者的方舟團體服務,負責照顧一個智力缺陷孩子,並主持彌撒,完全參與該機構生活。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盧雲反而安定下來,讓有缺陷的孩子成全了看似光鮮亮麗的他從世人眼光,只看見這個孩子的缺陷,然而在神國的群體中,每一個人都是有用的。

 

神是按照著我們的「本相」來愛每個人,不是我們把自己變得比較可愛、祂才愛,乃是,祂完全的接納我們,這是我們能夠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基礎。

 

若明白到,我們是天父的兒女、且極有價值,還無法說服我們,即便有「我不夠好」的想法出現,仍要有更加「超越的眼光」,知道神已經完全接納了你我。

 

有時,魔鬼也會控告人:「你有什麼價值呢?」令人產生自我懷疑。王如玉提及,其實馬丁路德生前也常受良心譴責,面對這些控告,他清楚明白:「這些被指出的缺點都沒有錯,但是基督已經為我死,已經使我成為義。

 

看見自己在基督裡被接納、被愛,可以幫助人改變自身信念。

  • news-details
  • 神的兒女互為肢體,彼此功用不同,都為神所接納,並且神用「完全的愛」來愛我們。(圖 / shutterstock)

連結於神,「捨己」與「愛自己」能共存

談及「愛自己」是否與聖經中「捨己」的教導相悖?又,該如何合神心意的愛自己?

 

賴拓以約翰福音15:11-13說明,「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神供應人滿足的喜樂,因此,你我能達成「彼此相愛」的命令;祂同步給予了愛與命令,讓我們最終能超脫自身需要,為朋友捨命(捨己)。我們需要先被神滿足,而有能力以別人的需求為優先。

 

更進一步舉例,賴拓有一個鄰居抽菸抽很兇,菸味讓他很受不了,某天,他實在忍不住,就打開窗戶破口大罵,結果鄰居來敲門。

 

開門後,賴拓先是向鄰居致歉,接著以同理的心對鄰居說:「我罵了不好聽的話,你一定很不舒服,但是你抽菸我也很不舒服。大哥,我可以理解你賺錢養家,壓力一定很大,需要抽菸來紓壓,但我們可不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不僅同理對方處境,更接納對方難處,後來,兩人變成很好的朋友。以此說明,愛自己和捨己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愛自己要以屬靈操練為基礎

王如玉表示,人一定都是最愛自己,真正的愛人如己是:「我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對待人。」聖經中的「捨己」,的確是很大的挑戰。

 

捨己:是為了愛人的緣故,將自身權利放在對方的利益之下。而捨己跟愛自己,是兩個不同範疇,基督徒還是可以愛自己,但同時願意捨己,不需要因為愛別人,而犧牲自己不能被愛。其中會有犧牲,但並不衝突

 

愛自己可以先從追求更多靈性操練開始。例如:親近神、聆聽神的聲音(讀經),也跟神對話(禱告)、守安息日。

 

人的生活中,常是汲汲營營追求許多事物,聖經卻提醒神兒女,要分別時間守安息日。如近年流行的斷捨離、減法生活概念等等,基督徒的屬靈生活也當捨去干擾,專注在神,並學習享受其中。

  • news-details
  • 王如玉傳道鼓勵,用更多的屬靈操練與神對齊,分別時間守安息日,真正的讓身心休息。(圖 / shutterstock)

馬可福音2:27,「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若看重安息日,就能體會我們是「需要」安息日的,此能使人從快步調、資訊爆炸的生活中「reset」(重製),調整之後再出發。因此,人人都需要安息日

 

細看猶太人守安息日,是24小時不間斷,而現代人是否能抽出完整24小時安息呢?繁忙生活,讓人們即便在休假,仍然常在想著如何處理工作事,假日往往也累積許多待辦事項,如:做家事、採買……等,以致沒有真正的休息。

 

若要規劃一整天的安息日,並非什麼都不做,王如玉分享,首先會有敬拜時間,有縱向連結,接著「享受」與家人朋友同在,把握相聚時間時有品質相處,產生橫向連結。

 

除了工作之外,也會想吸收工作外的知識或品嚐美食,若喜歡下廚就可預先規劃試作,與親友一起品嚐,藉由這段時間享受生活各種面向,規律的屬靈操練也包含在其中。

 

傳道書5:18,「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其實,無論休息、玩樂、吃喝、與家人相處、結交朋友,都是「屬靈」的層面。

  • news-details
  • 王如玉傳道指出,吃喝玩樂、與人相處等生活各樣事情,都是「屬靈」的,連結於神就不會放縱得罪神。(圖 / 王如玉 提供)

合宜地愛自己是合情合理的,也合乎神的期望。

 

合神心意的愛自己,是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學習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外表、個性、優缺點……等等,拋棄自貶自責,並做使你喜歡自己的事。在付出愛的同時,也接受愛

 

愛自己,平衡神、人、己

人都有被愛的需求,但不可能隨時隨照自身期待來獲得,因此,需要培養愛自己的能力,好好看管聖靈的殿(身體),覺察自身狀態,思想聖靈在我的裡面是否住得舒服?是否裡面充滿怒氣讓聖靈想逃走?

 

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們需要常常對自己的心關心、問候,體察自身感受,問問自己:「我好嗎?」、「我快樂嗎?」,而非生氣就去吃火鍋,或認為男子漢有淚不輕彈,乃是,好好把情緒安頓後,給予自我肯定。

 

有人會說:「只靠自己來愛自己,時間久了就很無力、孤單。」而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想感到被愛,不僅要連於神,更要平衡被人所愛以及愛自己三方,避免自卑、無價值感再跑出來。

  • news-details
  • 賴拓表示,愛自己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好好覺察、照顧自己的身心,而能平衡的愛人愛己。(圖 / 賴拓 提供)

回到聖經,以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為例。

 

約翰福音4:15-18,「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婦人在情感上有很大需要,以致有許多情人,耶穌看見了婦人的需要,賜她生命活水的同時,將這些咒詛轉化為祝福。耶穌既沒有否定她、也沒有認可她,婦人因為遇見神而使生命得翻轉,獲得屬天的安慰,最終能用心靈、誠實敬拜神。

 

屬世的愛,在乎自己,不太考慮別人,但天父的愛帶著盼望與能力,讓我們得著滿足,還想分享給其他人

 

在這個缺乏自我肯定的時代,耶穌的捨命,肯定了我們的價值,祂並365次說:「不要怕!」,救人脫離懼怕所產生的抱怨與懷疑,並讓神的兒女在敬拜、禱告中不斷支取祂的愛。

 

有聖靈立界線,愛自己不放縱

王如玉提醒,愛自己的基礎是屬靈操練,我們與神親密連結,便不會放縱,而有聖靈節制的果子。

 

經上說:「凡事都可行。」但我們卻能不越界,因為聖靈會提醒。因為與神親近,良心也會告訴我們是與非。

 

我們首先會思想「這樣會不會得罪神?」,更進一步是「這樣能不能造就人?」這包括自己與他人。

 

當你我與神有親密關係,將安息日分別出來,仍然可以吃吃喝喝、玩樂,但「如何」吃喝玩樂,就是個人不同的選擇。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