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的日記,每一天都是從『感謝主』開始。」
「『好好做平信徒』是我從祖父身上學到的身教。」陳慈美說。
福音傳入台灣400年,神的新事不斷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台灣也有許多百年家族,傳承基督信仰。
75歲的陳慈美奶奶,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物理碩士和中國神學研究院(CGST)道學碩士,在物質與求學都困難的年代,陳慈美能到美國深造學習物理,還在取得物理碩士後,到香港讀神學院,都得益於她的家族是一個堅定基督信仰,且代代傳承的家族。
陳慈美家族信仰的故事,從她的爺爺陳烟泉開始。
一人信主全家得救,在陳烟泉生命改變的見證下,陳烟泉的父母、奶奶也受洗歸主。到現在,這個家族的信仰傳承已經延續了七代,展現基督信仰如何在台灣土地上紮根、成長,並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同時,他們的故事也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從迪化街的望族至家道中落,再到新一代的奮鬥與重建,見證了台灣近現代史的起起落落。
時年75歲、充滿活力的陳慈美,本身是第五代基督徒;她在中原大學教授「物理」和「人生哲學」,1992年成立台灣生態神學中心、1998年成立生態關懷者協會,鼓勵大家用「神學」的角度、做「好管家」的心態經營環保。(圖/記者高昕正)
信仰的起源:堅持與神蹟
陳慈美的祖父陳烟泉,是家族中第一位接受基督信仰的人。他對信仰的堅持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表示若有人阻止受洗,他就要去花街墮落。
這堅定不移的態度不僅展現了他對信仰的熱忱,也為整個家族的信仰之路奠定了基礎。
祖母的信仰經歷則更為戲劇性。
她在馬階醫院的前身診所學習護理時,曾患重病,甚至到生命垂危的地步、被送到類似安寧病房的地方等候死亡。然而,在一天夜裡,她夢見穿著長袍的天使,突然間,她奇蹟般地得到了醫治,病完全好了。
這次經歷成為她信心的「確據」!,從此她全心委身於信仰,並長期參與教會的婦女事工。
陳慈美說:「我們從小在家裡都要背聖經,以台語背誦詩篇。祖父母早上起來讀聖經和禱告。我常常看到他們跪著禱告,他們的敬虔和早禱讀經的模樣,是我真實的記憶。」
家族興衰:從迪化街望族到艱難重建
陳家的故事不僅是信仰傳承的見證,也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早年,陳家是迪化街的望族,在商界頗具聲望;祖父在迪化街經營著一家繁盛的商店,家族事業蒸蒸日上。除此之外,祖父還涉足遠洋漁業,為家族帶來可觀的收入。
然而,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和經濟形勢的波動,陳家的事業受到了嚴重打擊。政治因素導致祖父的遠洋漁業被迫停止,曾經繁榮的商店也難以為繼。這一系列變故,使得陳家從迪化街的望族逐漸走向家道中落。
面對家族事業的衰落,陳家的每一代人都在努力重建家業,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父親的轉型嘗試
陳慈美的父親陳進德為了家計,轉而投身養雞業;他先在蘆洲經營養雞場,後來又搬到新店的青潭開墾新的養雞場。在最盛時期,養雞場規模可觀,飼養了多達十幾萬隻雞。
這不僅為家族提供了新的經濟來源,還為當地原住民創造了就業機會,「我們聘請了許多工人,大多是原住民的孩子。我們的家族一直關心原住民,所以給了他們工作機會。因為原住民是屬靈的弟兄姊妹。」
在原住民被稱為「山地人」、「番仔」備受歧視的時代,陳家用「愛弟兄」的心,以實際行動愛原住民。
母親的堅韌與智慧
後來,父親陳進德身體健康出問題、養雞場經營不善,在家族面臨困境時,陳慈美的母親陳張雪華,也展現出非凡的堅韌和智慧。
陳張雪華從小在金山教會長大,是「認真型的天才」,在日本時代考進女師專。她對信仰也很認真。
儘管曾是富裕家庭的大媳婦,她毫不猶豫地和親戚一起在萬里賣烤魷魚,為家庭擺上一切。
當時,陳慈美已完成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物理碩士的學位,打算回應神的呼召前往香港讀神學院、再回台灣服事;許多人期待陳慈美能先回台工作,因美歸物理碩士收入理當可觀,足以供應家裡大部份的需要。
但為獻上初熟的果子歸給神,媽媽陳張雪華鼓勵陳慈美先去讀神學院,要追隨耶穌而非單純追求物質利益,由自己一肩扛下家庭所有開支。
叔叔與姑姑們的海外發展
面對台灣的經濟困境,陳家的一些成員選擇移民海外尋求新的機會。
陳慈美的叔叔與姑姑們,分別在美國洛杉磯和加拿大多倫多等地發展,希望能在海外重建家族的繁榮。他們的努力不僅為自己開闢了新天地,也為留在台灣的家人提供了支持和幫助。
因著信仰的原故,陳家和馬階的家族為世交。1997年時,在多倫多的二姑帶著陳慈美去拜訪馬偕的三位孫女。(圖/陳慈美 提供)
陳慈美的抉擇:逆流而上的信仰
陳慈美的個人經歷,則生動展現了家族信仰傳承的力量,以及面對現代社會挑戰時的堅持。
作為物理系的高材生,陳慈美在學術界本就有光明的前途;她在南加州大學物理系攻讀時表現優異,是拿全額獎學金的優秀學生,卻在全職服事者社會地位普遍偏低的年代,感受到一個不同尋常的呼召—去讀神學院。
這個決定讓許多人感到困惑。畢竟,以她的學術背景,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然而,陳慈美領受神給她更大的計劃:要回到台灣,為建設台灣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家是一個在台灣歷史上有著深刻烙印的家族,作為228事件的受難家族,他們經歷過政治動盪帶來的創傷和苦難;這段歷史背景使得陳家許多成員,特別是陳慈美的叔叔與姑姑們,選擇移民美國、加拿大,以尋求更安穩的生活環境。
陳慈美的叔叔,基於自身經歷和對台灣政治環境的擔憂,強烈希望全家族都移民美國,認為離開台灣是為家族謀求更好未來的唯一途徑;因此,當他得知陳慈美不僅要去讀神學院,還打算回台灣服務時,感到既驚訝又難以接受。
叔叔用盡一切努力,好不容易離開迫害家族的台灣,而在其眼中,原本品學兼優的孩子,突然打算放下一切去讀神學院,最後還打算回台灣,雖說沒有當「牧師」的打算,但陳慈美的決定無異於放棄美好的前程,重返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極高的環境。
就像現在肥皂劇裡會出現的劇情,為了說服陳慈美留在美國,她的叔叔召開家庭會議,卻不像戲劇演的,長輩們沒有用「倚老賣老」、「斷絕金錢供應」、「斷絕親屬關係」、「三堂會審」、「情緒勒索」等家庭會議的老招,叔叔反而用「祝福」的心提出了一個令人心動的提議:他願意送給陳慈美一套房子,只要她同意留在美國發展。
這個提議體現了叔叔對陳慈美的關心,也反映了他們對台灣前景的擔憂。然而,對陳慈美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個人發展的決定,更是一個關乎信仰與呼召的抉擇。
儘管家人不解,但陳慈美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她深信,神正是在這樣的時刻,呼召她、預備她、裝備她,好能服事台灣。
對陳慈美來說,去讀神學院不是為了成為一名傳統意義上的牧師,而是為了更好地裝備自己,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服務台灣。
後來,陳慈美在中原大學教授「物理」和「人生哲學」,在1992年成立台灣生態神學中心,四處演講散播環保理念、持續在教會發表文章。1998年成立生態關懷者協會,她鼓勵大家用「神學」的角度、做「好管家」的心態經營環保。
她用行動證明:信仰可以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積極力量。
最終,陳慈美的決定不僅影響了個人的人生軌跡,也為台灣的教育和信仰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
平信徒的力量:家族成員的多元服事
「我們家族牧師不多,但卻培養了許多積極服事的平信徒。」陳慈美說。
從祖父陳烟泉開始,「好好做平信徒」的精神,透過身教、言教,成為了陳家信仰傳承的另一个重要特徵。
「陳長老很『疼』傳道人!」這是多年後,教會牧師的後代對陳慈美轉述「長輩對祖父陳烟泉的印象」,感謝陳烟泉每次都用心接待每一位服事主的傳道人。
現在,陳氏家族的成員們,也通過不同方式在各自的崗位上服事教會和社會,經營「好好做平信徒」的精神。
他們有的在教會長期委身服事、有的擔任副總幹事、有的委身投入建堂奉獻、更新教會信徒靈命,也有的接受神學裝備,全時間服事,前往東南亞宣教、成為建立教會的牧師。
他們的服事不僅限於教會內部,更延伸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展現了基督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信仰的持續與影響
陳氏家族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家族的信仰傳記,更是台灣基督教發展的縮影。
從第一代信徒的堅持,到後代在現代社會中的選擇,我們看到信仰如何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中得以延續和發展。
陳烟泉身體力行,經營、傳承信仰,陳氏一家無論是牧師還是平信徒,都好好經營自己的信仰生活。讓基督不僅成為個人生命的主,也成為整個家族的中心。
「好好做平信徒」,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和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仰的見證者,影響周圍的人,甚至影響幾代人的生命。
他們的經歷不僅是個人奮鬥的故事,更體現信仰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給予力量和指引。從迪化街的望族到艱難的重建,陳家始終堅持用行動活出基督信仰的價值,展示一個家族如何在面對逆境時依靠信仰、用堅韌和智慧來度過難關。
基督信仰不是建立在牧師、傳道人身上的,盼以「好好做平信徒」一言,祝福每位在基督裡的弟兄姊妹,在生活中每個大小事上都活出基督,讓信仰在家族中傳承三代、五代,直到千代、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