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多數人都相信饒恕是件好事,那為何只有少數人能做到「真正的饒恕」?
《當我們饒恕時:一段讓耶穌參與的旅程》一書由「天恩出版社」出版,作者查爾斯.F.芬克三世(Charles F. Finck III)分析,饒恕很簡單,但不容易。身為基督徒,當我們決定饒恕時,只要「倚靠神的幫助」且「做到神所定義的饒恕」,就能找到神想要賜給我們的醫治,而為其內心帶來醫治與釋放。
「面對痛苦」唯有選擇放下論斷與怨恨
人類的痛苦不僅來自重大或特定事件,也來自其日常與家庭生活。因著自私、背叛和言語造成的創傷,裂痕每天都可能出現在我們最親近的關係中,使父母與孩子、丈夫與妻子、朋友與鄰居間產生隔閡。
「苦毒」和「論斷」會在這樣的沃土中,滋長「數年」甚至「數個世代」。惟有選擇放下論斷和怨恨,才是解方。
只是,饒恕很簡單,但不容易。因當我們責怪那些與我們對立的人、攻擊我們脆弱之處的人,我們反而讓「論斷」和「怨恨」影響我們的生命。
既然,我們無法防止或減輕世上的痛苦和苦難,但卻可以決定自己要如何回應這些情緒上的冒犯,也可以學習不光是饒恕發生在世上的各種暴行,也饒恕在日常生活中刺痛內心的傷害與創傷。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神所定義的饒恕」
多數人真的相信饒恕是件好事,但只有少數人真的饒恕,即使我們嘴上說自己已經饒恕,但其實不盡然是如此。
實際上,我們用很多的「想法」或「行為」來取代饒恕,但這些方式其實正在阻礙我們找到神想要賜給我們的醫治。
進一步來看,想要了解自己或別人生命中發生的事,在本質上並不有害或有錯,而且,這也有助於得醫治的過程。能意識到哪些情況和因素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這自然是恰當的。
「理解」常常作為一個方便的手段,使我們能避免和迴避對傷害和創傷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其實會使饒恕更有果效)。
但除非我們承認冒犯對自己所造成的真實傷害,以及這些傷害確實需要被饒恕,否則我們無法真正饒恕。因爲,當「理解」取代「饒恕」,甚至替代「情緒表達」時,真正的醫治無法發生。
缺乏「饒恕」帶來的醫治,我們的生活會過得絕望和徒勞,注定重複毀滅性的模式。
聖經中記載,在十字架上,當耶穌說:「父啊,赦免(饒恕)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耶穌示範了「理解」是「饒恕過程」的一部分,但要注意,耶穌說的是「父啊,赦免(饒恕)他們!」而非「父啊,放過他們!」
耶穌來,是要「更新人的心思意念」並「醫治人的心」,以及「幫助人改變如何思考」,並且「教導人如何饒恕」。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神所定義的饒恕」。
不要用「錯誤的恩典」來取代「饒恕」
當人尋求別人饒恕時,常見的回答會是:「喔,沒關係,沒事啦。」
但這其實是我們在給人「錯誤的恩典」,彷彿這個人做的事(或沒做的事)對我們一點影響也沒有。
即使,對方造成的痛苦令人難以承受,我們也「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我們壓抑痛苦的訊息,甚至為自己的堅強感到自豪。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們已經深信,當別人傷害我們時,這就是我們該做的。這甚至也是我們在請求他人饒恕時,期待聽到的回應。
但不幸的是,這種更能被社會接受的痛苦和冒犯處理方法,並不能達成神所計畫的饒恕效果——為內心帶來醫治。
實際上,「真正的饒恕」是承認錯誤的舉動確實發生過,而且這是不對的。在許多情況下,這能證實傷害真實存在,以及傷人的冒犯確實發生過。最後,這讓我們能「自由地饒恕」。
我們可以選擇饒恕,但這不代表我們認為對方的行為是正確的。
不要用「錯誤的忠心」來取代「饒恕」
聖經中提到:「要孝敬父母,孩子要順服他們的家長。」
這導致,當基督徒需要辨認或表達來自父母的傷害和創傷時,就會遲疑或不敢論斷他們,因這讓我們覺得自己「叛逆」或「不忠心」。
但其實,承認父母有時不夠關心我們,這不是不忠心。澄清父母的行為,以及說出他們所做(或沒有做)的事,並不是在論斷他們。
如果,我們「譴責」和「論斷」父母不愛我們,這才是不忠心。但是,當我們提出並接受現實,則是另一回事。
為了「保護他人的形象而否認事實」是「錯誤的忠心」,也會成為饒恕和得醫治過程的阻礙。
「辨認」和「接受事實」是得醫治的重要成分。除非能辨認出「什麼需要被饒恕」,否則我們無法饒恕。
不願饒恕,是為避免「重溫過去」
人們會想要避免「重溫」甚至「回想起」過去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
人在經歷極大的創傷時,可能會「忘記」或「遠離實際情況」,這是神所造讓人用來應對創傷和痛苦經歷的機制。
以生理上來說,當人的身體受傷時,有時可能要到隔天才會完全感受到生理性疼痛。
「情緒創傷」和「生理性疼痛」很像,一開始可能會因為震驚、否認、解離而感到麻木,並以此作為應對痛苦的方式。但這種應對方式,無法去除創傷的長期影響。
當人決定饒恕時,正是違背人本性地同意,勇敢進入迴避多年的領域。
回想,作為孩子時,你可能會被教導要忽略或不理會痛苦(如:你已經長大了別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彷彿只要簡單地忽略自己痛苦經歷,就永遠不用處理它們。
但事實上,許多被你放逐到過去的事件,並沒有真的留在過去——它們仍持續影響你的關係和日常生活。
這類的情況,被稱為「壓抑與釋放」,意思是說,不論你如何壓抑自己的情緒或感受,最後仍會在生活中出現,而且常常會發生在不恰當的對象、時間或地點上。在希伯來書中,以「毒根」的形象,來描述這種循環。
「毒根」指的不是發生在你身上的傷害,而是當周圍有人傷害、玷污或給你造成創傷時,你所給出的「罪性回應」。
請注意,你「要謹慎」毒根是否已被除去,不讓它帶來破壞。你能選擇和決定自己該如何「回應傷害」。
我們活在「否認中」,而非「饒恕」
「否認」最簡單的樣式:察覺不到、想逃避、不願意承認某些事。
「否認的範圍」很廣:小到不願意相信某些情況會帶來痛苦;忘記自己曾經做過的選擇;甚至是公然用謊言包裝自己的情況,同時說服自己謊言才是真實。
「否認」很像是,別人都知道,只有自己不知道。也就是,我們的內心正在欺騙自己,自認為隱藏得很好,但對其他人來說通常都很明顯。
人們使用否認來保護自己的形象,或是逃避難堪的真相與舉動。
許多人寧願選擇否認——這個錯誤的避難所,也不願選擇「饒恕的自由」;他們寧願「躲避痛苦」,也不願相信如果「面對現實」,生活會變得更好。
否認,並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錯的。
事實上,當人面對難以承受的考驗時,否認是「神給予人的暫時支撐機制」。但是,若「持續」逃避現實,就是「在否認神允許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最終我們將繼續承擔痛苦。
若要選擇饒恕,就必須先意識到我們需要饒恕。如果「察覺不到創傷」,神要我們饒恕的命令就變得沒有意義。
選擇承認自己的創傷,可能是困難的。這代表,我們意識或感受到某人曾經傷害我們,並且讓我們感受痛苦。
有時候,痛苦大到讓我們必須選擇隱藏,壓抑到甚至自己都不記得的深處。只有當我們意識到,毒根正在以「論斷」和「罪的方式」滋長時,我們才會知道自己心中有論斷。
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的創傷,才能打破否認的習慣,接受饒恕的責任,並且得著醫治。
當我們決定饒恕,就能倚靠那位全知且愛我們的神。當我們饒恕時,就是一段讓耶穌參與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