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獲得預言而能分辨時候與季節的先知型人物有很多,但是知道如何「知行合一」的人卻很少,而若知道該怎麼做,就叫「有智慧」。(圖 / shutterstock)

你可知,每一位跟隨耶穌的人,都領受了「啟示的禮物」和「分辨力的恩賜」,這些並非僅是那些有先知恩賜的人獨有,而是每一位基督徒都需要運用這些恩賜…

《成為分辨者:從神來的洞見與察驗之道》一書由「天恩出版社」出版,作者吉姆‧歌珥(James W. Goll)提醒,不管個人的背景如何,或在基督身體裡發揮什麼恩賜或功能,每一個基督徒都要需要成為「分辨者

 

基督徒要刻意獻上「你的感官」給神

人類具備這五種自然感官,以及第六感(意會)。如何開始「與神交通」的第一步?就是先刻意把感官都獻給祂。

 

透過刻意把自己獻給祂,我們才能藉此知道祂想要我們知道什麼,進而去順從祂的帶領靈命漸漸地成長,而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當將感官全部交給創造主後,只要練習得好、常與祂連結,神就能提升感官變得更銳利,「屬天的輸入」也不會再像從前「下載」如牛步。

 

這種「感官的啟動」,沒有辦法靠人自己去做,必須靠創造它們的主來啟動;所以將感官獻給創造的主,求祂膏抹並啟動它們,在愛中為祂旨意所用。

 

而當感官被啟動後,就可開始用「心靈的眼睛」看見「異象快照」,可進而感受神憤怒或憐憫的情感,會有字眼或話語浮現在腦海…。

 

其中,我們要釐清神所傳達的信息,乃是一個「不斷嘗試、從錯誤中學習」的過程,就像學騎腳踏車。練習運用感官來分辨善惡,必會經歷跌倒個幾次,而不會每一次都全對。

 

但要記得:神喜悅其兒女每次勇於跨出去練習,且練習必定收穫值得!

 

我們要將自己「整個人」都獻給神

每個人都有一個、一個、一個身體,是作為人類不可分割的三部分,而這三方面是互相融合的。所以,我們不但要把「感官」都獻給神,更要把「整個人」都獻給神。

 

當將身體獻給神時,也同時要把「感官」、「認知力(頭腦)」及「靈性直覺」都交了出去。

 

需注意,有什麼「仍保留不獻給神」的?那部分就仍臣服於其他對象。意即若讓感官仍舊對任何事物上癮(例如:性、藥物、酒、毒品等),那麼這感官就仍難被聖靈所用,結果是分辨力受阻礙或被關閉

 

若你可以將那「被奴役的肢體」交出來獻給神,就可經歷神無比豐盛的生命湧流充滿所有感官。

 

當能宣告自己的身體、魂與靈,都得自由時——

 

・你「肉耳的聽覺」將升級為兼具「屬靈的聽覺」,而將開始聽見屬天領域的事,開啟前所未有的經驗。

 

・你「平常的視覺」將變成富含「屬靈視力」在內,隨著神的指引而看見肉眼可見範圍以外的事物

 

・視你獨特的恩賜能力組合而定,其他感官也將甦醒過來,開始注意到以前無法感知的信息,一個全新的世界即在眼前展開。

 

・你的心不再信得遲鈍,「被升級的感官」已經活化,就像被插入鑰匙啟動分辨力一樣,正踏進活潑信心的鮮活色彩中。

  • news-details
  • 當能宣告自己的身體、魂與靈,都得自由時——・你我「肉耳的聽覺」將升級為兼具「屬靈的聽覺」,而將開始聽見屬天領域的事,開啟前所未有的經驗。(圖 / shutterstock)

看見:用心中的眼睛看

以弗所書1章18節,保羅提到:「照亮你們心中的眼睛……。

 

心中的眼睛」也可譯作「悟性的眼睛」。顯然,「心中」的意思並非指「心臟」,而是指「內在的人(靈)」

 

因此,保羅所說的「眼睛」指得是「靈眼」,你我可用「心靈的眼睛」瞥見並領悟天國深奧的事。

 

你的屬靈視力狀況如何呢?就像肉眼,會因各種障礙而無法有完美的視野,心靈的眼睛亦然,屬靈視力的受損程度不一。

 

聖靈當然不希望你我對於心中的眼睛視力受損而置之不理,神希望我們清楚看見「屬靈的事實」。而當越多禱告,同時與其他禱告的信徒連結時,就越能清楚地看見「屬天的領域」。

 

聽見: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翰福音16:13)

 

「聖靈的事奉」是——祂賜下屬靈恩賜、使人知罪、在人的生命中培養品格和聖靈的果子,並說出真理及釋放安慰…聖靈所做的事情很多,然而,我們多半不會把聖靈視為「聆聽者」。

 

我們可能認為自己需要聆聽聖靈的聲音,但顯然,假若沒有聖靈「先聆聽」天父的聲音,我們也就沒有可聽的旨意,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聖靈說任何話之前必先聆聽祂所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引導我們更充分明白天父的啟示。照樣,我們也需要「先聆聽」聖靈要說什麼,然後才能傳達神的話語。

  • news-details
  • 人的「感覺」有如「情緒的/靈性的點字顯示器」,能收集其他感官可能錯失掉的訊號,例如:許多先知或代禱者,都有一顆比別人敏感的心,他們有時可看出「聖靈正在做什麼」,乃出於能實際感到「身體疼痛」或獲得「其他感官知覺」。(圖 / shutterstock)

感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發出(箴言4:23)

 

身體觸覺的屬靈感官」就是「感覺」,亦即對周遭環境的感受或情緒反應。

 

「感覺」如何幫助我們收集「屬靈的資訊」?

 

「盲眼」或「耳聾」的人,通常都非常依賴僅剩的感官,例如:不能看見的人,善於藉助「點字版」和「朗讀版」來閱讀訊息。

 

類似的道理,不妨把「你的感覺」想成一種「情緒的靈性的點字顯示器」,它能讓人收集其他感官可能錯失掉的訊號

 

其實,神所指派作先知代禱者的人,許多都有一顆比別人敏感的心,他們有時可看出「聖靈正在做什麼」,不只是因為能偵測到屬靈氣氛的微妙轉變,更因他們能實際感到「身體疼痛」或獲得「其他感官知覺」。

 

例如:聚會中,講臺呼召某人起來為「得醫治」禱告,就是因有某一代禱勇士留意到「自己身體某部位」異樣的疼痛或麻痺、刺痛。

 

嘗一嘗、聞一聞,以及其他引導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篇34:8)

 

」是「分辨力」的另一種說法,有時我們嘗到(或分辨出)神的美善,有時則看出是惡者,彷彿味覺就是我們的眼睛耳朵而往往,我們不但覺察神所指示的,也會把信息傳出去。

 

當你透過「嘗」在辨別食物時,有些事嘗起來覺得很棒,像是完全成熟的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與「」緊密相連,運用這兩種感官時,同時從「味道」或「香氣」得知其象徵意義

 

聖經記載,以西結和約翰,都接到命令寫了神的話語的書卷吃到肚子裡,那些書卷讓他們嘗起來覺得甘甜

 

但若嘗到有些東西,似乎在嘴裡留下難吃的味道,一下子想不出那是什麼,但能分辨出有什麼「停止作用」了、有某樣東西腐敗了。你幾乎「嘗到」也「聞到,這就是身體感官被聖靈膏抹,因而對事物轉入超自然領域裡

 

基督徒需要盡量可能從各種角度看事情,當到果子壞掉的味道時,其來源或許是「累代的咒詛」或是「黑暗的邪靈」。

 

在處理主觀性質的啟示時,首先應該有的兩種反應是:

(1)以禱告將你所察覺到的啟示,回報給神,並請求印證。

(2)求神賜下智慧,好叫你分辨如何與何時應用這啟示。

 

請特別注意——神所「吸入的東西」,就是祂接下來「呼出去的」。

 

以「挪亞獻上燔祭」為例,當神「聞(吸入)」那煙的味道,說那是「馨香之氣」後,神就「呼出」一個祝福,一個應許。

 

人也是這樣「」,無論吸入的是好或壞的東西,總一定會把剛才吸入空氣中的味道再呼出去。有時候是香氣,有時候氣味不佳,但必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對周圍的屬靈環境」多加注意。

  • news-details
  • 在處理主觀性質的啟示時,首先應該有的兩種反應是:(1)以禱告將你所察覺到的啟示,回報給神,並請求印證。(2)求神賜下智慧,好叫你分辨如何與何時應用這啟示。(圖 / shutterstock)

意會:第六感

「誰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導祂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哥林多前書2:16)

 

意會,並不是透過觸覺、味覺、嗅覺,也不是看到聽到什麼,但你就是知道,這叫「意會」,就像是「第六感」。

 

「意會」會以「預感」或「引導」的形式出現,例如:明白自己在對的時機、來到對的地方,或透過似曾見過的即視感:「嘿,我見過這個!」、「我曾聽過經歷過」、「我想我真的知道這個」。

 

「突然間就是知道了」,這是神把那意念放進腦中、造出「從神來的信心」,但在此之前,你並不曉得自己缺乏這種信心。

 

要分辨神所賜下的屬靈意會,不同於人「過度活躍的想像力所引發的偶然念頭」,建議要跟神求印證印證形式可能相當活潑多元,例如:相同的字句、被重複提起等。

 

歌珥表示「意會」常一閃而逝,是從無限的神心中發出的一個小小念頭,並不是一大段話、一篇論述,也不是一本書,因而只要記住「關鍵字」或「大概念」,可能就會多記得一些細節,然而神也可能所讓人知道的有限,因為其他更多資訊與其無關。

 

獲得預言而能分辨時候與季節的先知型人物有很多,但是知道如何「知行合一」的人卻很少,而若知道該怎麼做,就叫「有智慧」

 

觀察聖經所記載的耶穌,就可以更清楚如何用「基督的心」來作效法的目標。我們需要緊緊跟隨祂,尋求祂的指引、平安、恩典或智慧。

 

吉姆‧歌珥強調,你若將所有感官知覺完全交給創造的主,那麼這些感官知覺將會被啟動,因那位創造你的神,希望你能用「更高層次的屬靈敏感度」來認知周遭的世界。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