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不願意愛我,愛到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愛耶穌的人?」
聖經中拿細耳人的約,意味著願意用世界的享樂,與神交換一個更深更滿足的喜樂。
有感於神啟示「訓練的時候到了」,台北靈糧堂與烽火行動,首度於靈糧山莊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要讓年輕人實際活出拿細耳人之約來。
美國ContendGlobal禱告殿David牧師分享,在台灣有一個隱藏的軍隊,神正在預備年輕人投入拿細耳人呼召,而跨世代的同行,是讓熱火持續燃燒的關鍵,未來願興起十萬個拿細耳人。
興起瘋狂愛主的拿細耳世代
2月4-7日,台北靈糧堂與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首度於靈糧山莊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716位來自台灣各地的青年、青年牧者,及對青年世代有負擔的基督徒報名,以及海外,包含香港、澳洲、緬甸、薩爾瓦多、美國等地的肢體參與。
去(2024)三月,「台灣甦醒過來!21天為國禁食禱告」,凝聚台灣眾教會、海外代禱團在台北靈糧堂集結,期間許多人領受,台灣正在一個關鍵時刻,要預備拿細耳世代和宣教運動的興起。
此次《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從歷史脈絡對照神的心意,期望培訓出能夠為神分別為聖、瘋狂愛主的年輕人,回應拿細耳人的呼召,走入校園、年輕人禾場,帶出禱告的大能,推動台灣進入命定!
課程包含《拿細耳人》、《但以理書10章 / 以西結14章》、《世界觀》、《起初的愛》、《台灣的命定》、《爭戰的武器 /禁食禱告》、《宣教運動》、《宣教與犧牲》、《校園運動》和《跨代的拿細耳人運動》等環節,有兩天操練禁食禱告,集訓期間採小隊制,有隊輔帶領討論。
一個齒輪帶動一個齒輪,轉出全國性的運動
南台灣烽火行動發起人、台南活水教會陳培恩牧師分享,去年在南台灣舉辦的小型拿細耳人集訓,全台各教會共有50人參加,五天中有許多醫治發生,很多人的眼界被打開了,特別是關於「我個人的命定跟台灣、全世界的關係」,更知道神呼召該站立的位置。
青年的關鍵是學校,集訓則強調神呼召我們要「得著校園」,這50位年輕人很多已有校園禱告,高雄、台北、台南、花蓮等地都有青年彼此委身,至少一週一小時固定聚集,為校園復興代禱,並主動禁食禱告,實際生活運用集訓中所學。此次他們也邀約這50名年輕「種子學員」,於這次台北7百多人的集訓中擔任領袖,成為關鍵影響力。
「我們在禱告中看到,一個齒輪帶動一個齒輪,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訓練台灣「隱藏的軍隊」
4日上午開幕場,美國The Call禱告運動創始牧師盧安格(Lou Engle)的屬靈兒子,美國ContendGlobal禱告殿David牧師分享:「去年神就啟示訓練的時候到了,要讓年輕人實際活出拿細耳人的約。」
2024年在台南開啟50人的小型訓練,今年,再來到台北擴大舉辦,原在信心中向神求至少300人參與,沒想到這次竟有超過700多人報名,現場滿滿872人,真的看見上帝正在這國家動工!
美國達拉斯於去年一次領袖聚集中,有位瓜地馬拉的領袖為團隊發預言:「在台灣有一個隱藏的軍隊,神要興起他們,下個階段就是訓練」,也成為從神而來的印證。
接著,陳培恩分享拿細耳人的約,其實出自民數記6章1-8節,這是神的渴望和心意:
1.任何人都能許下拿細耳人的願、親近神
「無論男女許了特別的願,就是拿細耳人的願(拿細耳就是歸主的意思),要離俗歸耶和華。」(民數記6:2)
在舊約時代,唯有大祭司可以進到至聖所服事神,也就是約櫃所在之地,但現在「無論男女」,意味著任何人,不論背景、國籍或信主多久,都能來到神面前許下此願,與神建立直接親密的關係。
在這時刻,神在發出一個邀請,祂不要我們活在宗教儀式裡面,保持著身處「外院」的距離,而是任何人都可以靠著耶穌寶血,來親近神。
2. 放下世界的享樂,單單追求神的同在
「他就要遠離清酒濃酒,也不可喝什麼清酒濃酒做的醋;不可喝什麼葡萄汁,也不可吃鮮葡萄和乾葡萄。」(民數記6:3)
舊約時代的享樂多環繞在「葡萄」,慶祝時喝酒、吃葡萄乾,這是神所賜的祝福。但是拿細耳人的約,意味著願意用世界的享樂,與神交換一個更深更滿足的喜樂。
許多世界的享樂雖不是罪,但你是否願意自願性交託給神?我們要進入更深更真實的關係裡面,不是問如何不冒犯祂,而是如何更深認識祂。
神在說:「我想要把自己給你,你可以用這些時間跟我交換。」如同詩篇16篇所述,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祂渴望我們住在祂甜美的同在裡面;拿細耳人的約是一個應許:「神說你要有信心,你所給我的,我會給你更多。」
3.不順從世代潮流,大膽愛神
「在他一切許願離俗的日子,不可用剃頭刀剃頭,要由髮綹長長了。」(民數記6:5)
舊約時代蓄留長髮並不常見,因此「留長髮」意味著「與眾不同」,拿細耳人的身分是很明顯的,甚至無須介紹,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瘋狂把自己獻給神的人。
現今青年世代都很努力要順著當代的潮流,但是神問的是:「你願不願意愛我,愛到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愛耶穌的人?」基督徒太多時候害怕被貼上「標籤」,而刻意包裝我們的信仰,傳福音可有策略,但絕不是陷入羞愧和恐懼。
神興起的拿細耳人,渴望神的肯定勝過任何人的肯定,放下名聲和人的眼光,完全獻上給神,大膽表明愛耶穌的身分。
4.激進的愛,除去生命中一切的不潔
「在他離俗歸耶和華的一切日子,不可挨近死屍。」(民數記6:6)
神呼召拿細耳人世代,有清楚的界線,若是不潔淨的,連靠近都不靠近,因唯有清心的人得以見神,如同聖經中說「倘若一隻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這般激進的愛。
我們不可能在世界表現得很酷、很受歡迎,同時又是屬耶穌的人。
太多基督徒對於「神的同在」可有可無,滿足於如同以色列人在「外院」的信仰,但耶穌死在十字架上,領我們回家成為兒女,是能與祂建立親密關係,激進地「潔除」生命中一切不潔,並下定決心不再回頭!
許多人正在尋找命定,但你不會透過呼召找到神,而是透過神找到呼召,神賜下呼召,是讓我們跟祂走在一起,完成祂的計畫,拿細耳人的約,是一個很實際的呼召。
拿細耳人運動是關乎「心志」,年輕世代的挑戰是「專心跟隨」
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受訪時分享,神正在台灣眾教會推動「拿細耳人運動」,年輕族群可藉著禱告,將自己獻給神。
今年報名人數超乎預期,相信是聖靈工作親自在吸引,年輕人與年長者比例各半,正是一場跨世代的拿細耳人運動!
去年21天禁食禱告,將延續至今年,相信禱告運動、拿細耳人聚集,皆是神對台灣眾教會更深的呼喚,要為台灣命定守望禱告。
拿細耳人運動,談到的是「心志」,而非關乎年齡和地區,因此我們需要拿細耳年輕人,也需要拿細耳的父母、祖父母,是跨世代進入到分別為聖,讓神使用,走進神對國家的心意。聖經中的拿細耳人榜樣:參孫、撒母耳和施洗約翰,他們的父母都是禱告的人,孕育出拿細耳的下一代,帶來翻轉與改變。
關於兩代面臨的挑戰,上一代需放手,不要害怕讓孩子吃苦,回想起年輕時的禱告,也回到起初拿細耳人的呼召,將自己、孩子都獻上給神,而年輕人容易被挑旺,卻也容易被世界分心、攪擾,因此「專心跟隨」將是最大的挑戰。
要擁有拿細耳的心志,「渴慕」是關鍵,這不是關於多願意犧牲擺上,不是想著要為神做什麼,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神先熱切地追求我們。「我先被神的愛擄去,以致我才能專心地來跟隨祂。」
周巽正觀察到,經過去年的為國禁禱,弟兄姊妹對神的工作越發渴慕和敏銳,例如早上講道前,聖靈就介入動工,隨即帶來醫治釋放,現代年輕人不需太多時間「暖場」,他們對於聖靈工作很敏銳。
這次參與美國代禱團隊中許多大學生,就在自身校園帶領禱告聚集,接下來團隊也會討論實際做法,在校園裡面建立禱告團隊、禱告會等等。「這不只是一場聚會的熱情,而是讓這熱火不斷發酵,感染到其他大學生!」
神親自點燃,持續燃燒關鍵在「兩代同行」
國家級別的聚集將要發生
美國ContendGlobal禱告殿David牧師受訪時分享,這段期間,在台灣看見前所未有,對拿細耳人運動的回應,未來目標是興起十萬個拿細耳人年輕人!
路加福音1章80節中提到,施洗約翰在公開服事前,被神隱藏起來,當我們在隱藏裡面,神動工,時候到了,自然就能夠來回應。
過去兩年,團隊有八次來台,人數從10人到70人不等,為興起年輕人的禱告運動,持續走訪台灣各地。每次來台,都感覺到「爭戰的時候臨近了!」神正在預備台灣的年輕人,如同詩篇110篇所描述,在爭戰的日子,人民都樂意投身其中,真的感受到台灣的年輕人,已預備好投入拿細耳人呼召,運動將從台灣延燒到其他國家。
「我們相信這整個運動,是神親自點燃了這把火,既是神開始的,就不會輕易熄掉,火越燒越旺,就需要不斷加添(柴火)進去。」這不只是一個年輕人的運動,在瑪拉基書4:6經文,父親的心要轉向兒女,兒女也回頭來尊榮上一代,相信跨世代的同行,是讓火越燒越旺的關鍵。
當一個國家的百姓呼求到一個地步,人們就會起來回應,在約珥書第二章提到,要在錫安吹角,呼召全國百姓用禁食來回應。
因此,在領受中對台灣發出預言,許多國家級的聚集要發生,體育館將會坐滿了人,全國同心站立來回應神,近期3/29青年節的聚集,就將是一個標誌和印記!